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43篇 |
免费 | 19695篇 |
国内免费 | 1043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376篇 |
大气科学 | 5672篇 |
地球物理 | 7946篇 |
地质学 | 29452篇 |
海洋学 | 8421篇 |
天文学 | 477篇 |
综合类 | 3430篇 |
自然地理 | 599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4篇 |
2024年 | 1620篇 |
2023年 | 1749篇 |
2022年 | 2918篇 |
2021年 | 3421篇 |
2020年 | 2834篇 |
2019年 | 3276篇 |
2018年 | 2769篇 |
2017年 | 2589篇 |
2016年 | 2680篇 |
2015年 | 3124篇 |
2014年 | 2895篇 |
2013年 | 3533篇 |
2012年 | 3986篇 |
2011年 | 3838篇 |
2010年 | 3880篇 |
2009年 | 3631篇 |
2008年 | 3482篇 |
2007年 | 3236篇 |
2006年 | 3171篇 |
2005年 | 2584篇 |
2004年 | 1915篇 |
2003年 | 1356篇 |
2002年 | 1416篇 |
2001年 | 1283篇 |
2000年 | 1022篇 |
1999年 | 446篇 |
1998年 | 157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7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30篇 |
1984年 | 45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0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13篇 |
1975年 | 8篇 |
1957年 | 16篇 |
1954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微地震信号的采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混合非平稳随机噪声,传统的线性滤波和频谱分析方法对这种混合信号的去噪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降噪方法.首先对含噪声的微地震信号执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EEMD),获取一系列不同频率成分的本征模态函数(IMF);为了区分这些IMF分量中的信号和噪声,文中通过计算各个IMF分量的样本熵,根据所设置的样本熵阈值来提取符合微地震信号特征的IMF分量,并对这些IMF分量进行信号重构,由此达到抑制随机噪声的目的.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模拟数据和实测微地震数据,均表明该方法具有理想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242.
地下介质受到多期构造运动的作用,裂缝以多组形式存在的现象比较普遍,多组裂隙之间的连通性会影响介质的弹性参数.计算含两组交错裂缝饱和岩石弹性模量时,对于裂隙连通的情况,先计算干燥岩石的弹性参数,再通过各向异性流体替换获得含流体裂隙介质的弹性参数.对于不相交裂隙的情况,先对两组裂隙分别计算其饱和裂纹韧度,再计算饱和裂隙岩石的总体弹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油水饱和条件下,当裂隙连通时,剪切波分裂参数随着油饱和度的增加变化较小;当裂隙不连通时,剪切波分裂参数随着油饱和度的增加变化较大;②随着裂隙倾角θ的增大,剪切波分裂参数减小;③在油饱和条件下,当裂隙连通时,剪切波分裂参数随着孔隙度的增加稍稍增加;当裂隙不连通情况时,剪切波分裂参数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减小,减小程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43.
244.
近些年,海上OBC-OBN技术取得飞速发展,不管是海底电缆采集,还是海底节点采集,新装备、新方法层出不穷.笔者以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为基础,总结了海上OBC-OBN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综述了有关海上四分量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及装备,以及处理与解释技术,认为:海底多分量地震相对于海上拖缆地震,具有多分量数据、宽方位、宽频等优势,是海上地震发展趋势;资料处理、转换波使用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海上油气田勘探进入复杂构造、岩性油气藏勘探阶段,随着海底地震施工成本降低,处理技术的进步,其应用范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245.
新疆巴里坤望洋台一带发育晚古生代火山岩建造,NW、NWW向构造破碎带发育,孔雀石化、硅化等矿化蚀变强烈,具备寻找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铜矿的找矿前景.为进一步指导区内铜矿找矿工作,通过对该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采集和测试成果数据资料综合处理,圈定了Au、Ag、Cu等16种单元素异常范围,依据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相关性及在评价区的共生组合关系划分出亲铜亲铁、低温、亲硫、高场强、金元素组合五类.根据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出14处综合异常,按其找矿意义大小对其进行了分类评序,对其中具有较大找矿意义的重要综合异常进行了评价与异常查证;依据异常查证结果、异常分布规律及成矿地质背景,优选出HS-5综合异常为最佳铜找矿靶区,为该区今后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46.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区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通过岩石学和古生物组合特征研究,认为该区珠江组下部属于典型的深水扇沉积,可划分为早期盆地扇和晚期斜坡扇两种类型,两类深水扇都以发育颗粒流、砂质碎屑流及低密度浊流等顺坡重力流沉积为主,同时夹有少量内波和等深流等深水牵引流改造沉积。砂质碎屑流为两类深水扇水道砂体的主要沉积类型,发育有逆-正粒序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粒序层内可见各种丰富的液化变形和生物逃逸构造,而水平层内发育有更多的生物钻孔和扰动现象。两类深水扇的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有明显差异,其中盆地扇水道砂岩中普遍含硅质小砾石,水道间泥岩中含有较多保存完好的抱球虫化石,斜坡扇水道砂岩以富含炭泥屑为典型特征,水道间泥岩含有更丰富的颗石藻和抱球虫化石,其中部分抱球虫和颗石具有遭受海底溶蚀作用的现象,指示斜坡扇相对盆地扇有更大的水体深度。平面上两类深水扇具有相似的重力流沉积的分带性,都具有自陆架坡折向盆地方向由颗粒流沉积逐渐向砂质碎屑流和近源高密度浊流、远源低密度浊流等单向演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47.
248.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249.
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隧洞总长占线路总长的80%。为了分析隧洞施工及运营中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地质调查、地应力测量和岩石力学参数测试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引水工程北部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圆形隧洞、城门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围岩的应力分布结果。利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得到了隧洞围岩的强度/应力比值,进而对不同深度、不同截面形态的隧洞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隧洞埋深小于1000m时,应优先考虑圆形隧洞和马蹄形隧洞;埋深大于1000m时,应优先考虑城门形隧洞。这项研究成果为引水工程深埋隧洞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0.
龙羊峡水电站左岸坝肩尾工4个孔径130 mm、孔深80 m超深倾斜定向排水孔工程,从坝肩EL2610全部钻通至EL2530排水廊道(2 m×2.5 m)理论设计终孔点。采用瑞典Atlas-A32型潜孔钻机施工。针对该钻机钻具偏垂度3%的困难(同时也验证了其偏垂度3%的科学性),从技术参数控制和施工工艺控制上克服了潜孔钻施工超深定向孔偏垂度过大的技术“瓶颈”,总结出了瑞典进口Atlas系列潜孔钻机冲击回转钻具施工超深定向孔的技术成果,为国内不同行业同系列Atlas系列钻机施工超深定向孔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