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4篇
  免费   1164篇
  国内免费   1813篇
测绘学   783篇
大气科学   968篇
地球物理   1285篇
地质学   3467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518篇
自然地理   637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429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11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68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00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地理科学》2017,37(11):1712-1719
基于吉林省2003~2015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以市域、县域两个尺度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13 a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探讨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① 吉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市域差异、县域差异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通过差异贡献率显示:县域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主导力量,长春市域的内部差异远高于其他市域,但有逐年减小的趋势,长吉两地的二元结构仍然突出,是全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主导着全省区域经济差异走向;③ 从2003~2015年来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还是集中在“三核一带”;吉林省经济差异主要是由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极化效应和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2.
余亮  孟晓丽 《地理科学进展》2016,35(11):1388-1396
中国传统村落真实地记录了建筑、民俗民风和较原始的民居空间形态,是千百年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的存续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对其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尤为重要,除了微观层面的具体保护措施外,还应加强宏观层面的空间分布研究。地理格网是表达复杂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数据、模拟地理系统功能与行为的基本方法。本文从百度影像地图提取村落坐标,并截取遥感影像作为村落点数据的判断补充,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格网的分级法,对国家公布的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555个)数据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村落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如落在一级格网Ⅰ18、Ⅰ19就分别有586、781个村落,占三批传统村落总数的96.6%。通过对二级和三级格网的村落分布离散性进行分析,使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数据结构更加系统和清晰有序,为合理构建其数据库提供了框架基础。  相似文献   
143.
梁流涛  翟彬  樊鹏飞 《地理科学》2016,36(10):1522-1530
在农户土地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果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只考虑“好”产出,而忽略“非意欲”的环境产出,可能造成测度结果不准确。因此,将“非意欲”产出引入农户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利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测度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并探讨其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调查区域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平均值仅为0.612,效率值总体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规模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大,二者呈现“U型”变化趋势。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农户生计方式兼业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种植结构调整虽然能够增加农户农业收入,但不利于环境因素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农地经营规模扩大对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产生正面影响,但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小规模化经营和土地细碎化消减了正面影响。土地产权的稳定性能够提升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但无论是集体土地产权还是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户间非正式的土地流转产权关系稳定性较差,不利于环境约束下的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4.
一种基于面积紧凑度的二维空间形状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形状指数是重要的空间形态分析指标,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基于边界紧凑度的一维空间形状指数在参照形状选择及一维测度应用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针对一维空间形状指数的缺陷,定义一种基于面积紧凑度的二维空间形状指数,并以矩形为参照形状,讨论其计算方法。结合浙江省桐庐县标准农田立地条件评价的实例,比较分析两种维度空间形状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二维空间形状指数能够更精确地描述地物图斑相对于非紧凑参照形状的偏离程度,且在标准农田规划、建设等应用中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5.
地理主题式教学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情境设置四个关键维度来架构。利用重组性迁移可以提高学生在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的水平。高中地理主题式教学应着力整合地理知识的联系,促进地理知识运演结构化的重组性迁移;构建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与区域之间有效的思维主题结构,实现区域性的地理思维模式的重组性迁移;厘清地理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逻辑关系,凸显地理综合思维的重组性迁移;建立生活经验与地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能力活性化的重组性迁移;建立跨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整合性的逻辑思维的重组性迁移。  相似文献   
146.
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探讨了当前长江三角洲与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特征,研究了两大城市群空间经济差异,基于产业空间联系视野对"大都市阴影区"的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产业联系强度越高,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越好;②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与其他各城市产业联系强度越高,城市群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就越好、越趋于均衡;③从产业空间联系来看,中心城市与其邻近的外围地区的产业联系强度弱化是造成"大都市阴影区"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7.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湖北永兴洞为期3年(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的地表降水δ18O观测,发现该地点降水δ18O在2015夏季显著偏正。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方法对永兴洞降水水汽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2015年夏季来自远源印度洋的水汽显著减少,而近源太平洋水汽相对增多,即降水δ18O因"环流效应"而偏正。本研究提供的观测证据表明永兴洞石笋δ18O记录在重建ENSO主导下的亚洲季风大气环流方面具有重要潜力。

  相似文献   
149.
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临沂市高度重视通过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自2003年以来,共实施国家和省、市、县四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35个,累计投入11.12亿元,项目总规模14.4万hm^,新增耕地2.2万hm^2。通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建灌溉渠系1930km,排水沟2315km,新上泵站313个,农用井661眼,新上输变电线路287km,  相似文献   
150.
In the seismic event classification,determining the seismic features of rockfall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for th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of seismic events because of the huge amount of raw data recorded by seismic stations in continuous monito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ockfall seismic features are still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rockfall frequency content, amplitude(ground velocity), seismic waveform and duration analysis, of an artificial rockfall test at Torgiovannetto(a former quarry in Central Italy). A total of 90 blocks were released in the test, and their seismic signals and moving trajectories were recorded by four tri-axial seismic stations and four cameras, respectively. In the analysis processing,all the artificial rockfall signal traces were cut separately and the seismic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individually and automatically.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frequency content and impacted materials, b) frequency content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block releasing position and seismic station(source-receiver distance) were discussed. As a result, we found that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rockfall focuses on 10-60 Hz and 80-90 Hz within a source-receiver distance of 200 m, and it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impacted material and source-receiver distanc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rthquake and rockfall, 23 clear earthquake signals recorded in a seven month-long continuous seismic monitoring, carried out with the four seismic stations, were picked out, according to the Italian national earthquakes database(INGV). On these traces we performed the same analysis as in the artificial rockfall traces, and two parameters were defined to separate rockfall events from earthquake noise. The first one, the amplitude ratio, is related to the amplitude variation of rockfall between two stations and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earthquakes, because of the higher attenuation occurring for rockfall events, which consists in high frequencies whereas for earthquakes it consists in low frequencies. The other parameter, the shape of waveform of signal trace,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ockfall and earthquake and that could be a complementary feature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both. This analysis of artificial rockfall is a first step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of rockfall, and useful for rockfall seismic events classification in seismic monitoring of slo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