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1篇 |
免费 | 494篇 |
国内免费 | 7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0篇 |
大气科学 | 265篇 |
地球物理 | 386篇 |
地质学 | 1289篇 |
海洋学 | 328篇 |
天文学 | 21篇 |
综合类 | 126篇 |
自然地理 | 2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137篇 |
2021年 | 137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39篇 |
2015年 | 123篇 |
2014年 | 140篇 |
2013年 | 174篇 |
2012年 | 178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64篇 |
2007年 | 127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02篇 |
2004年 | 60篇 |
2003年 | 53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9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中地幔橄榄岩的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报道了西藏西南部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中橄榄岩的矿物化学资料.橄榄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表明,该区橄榄岩为残余地幔成因,但它们不是地幔简单熔化的残余物.尖晶石中Cr#及辉石中Ti的广泛变化表明它们具有复杂的熔融历史及地幔交代作用的印记,其形成过程可能经历了两种构造环境的转变.早期在MORB环境下形成低Cr#(尖晶石)橄榄岩;其后由于洋内俯冲作用,早先形成的低熔橄榄岩被消减到岛弧之下再度发生熔融形成高Cr#(尖晶石)橄榄岩.从而,在古大洋消失之后形成的碰撞带上同时保存了MORB型和SSZ型两类蛇绿岩. 相似文献
112.
113.
歧深地区双超压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钻井实测储层压力(DST)、计算泥岩压力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歧深地区超压体系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成藏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歧深地区具有"三层压力结构,两个超压系统"特征。压力结构在纵向上可以划分为常压系统、上部弱超压系统和下部超压系统。超压从东营组开始出现,歧口凹陷中心超压最强,北大港东翼、歧口凹陷及板桥凹陷超压次之。双超压结构对歧深地区油气聚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从而形成了"上油下气"分布格局,由此建立了"双压控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4.
为了研究有机酸盐生烃演化特征,对有机酸盐进行了270℃、320℃、360℃、400℃和430℃一系列温度点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盐会大量转化为酮系列化合物,酮化合物最大产率阶段为320℃到360℃,其中360℃时产率最高,其转化率可达有机酸盐加入量的39%,400℃后产率急剧下降。这表明脂肪酸镁向酮系列化合物的最大转化温度段稍早或一致于有机质大量生烃阶段,但该类化合物对热较敏感,高温下不易保存,因此酮作为评价有机酸盐生烃贡献强度的指标只能适合于中—低温演化阶段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115.
WEP模型全局参数敏感性分析及其在汉江上游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文模型敏感性分析是用来确定控制模型效率关键参数非常有效的过滤工具之一,并可以帮助理解模型结构,乃至发现模型的结构缺陷,从而有可能改善模型结构.本文通过将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的LH-OAT方法应用到WEP-L模型.并在汉江上游向家坪以上流域进行了成功应用.研究发现.通过LH-OAT方法分析,对于汉江上游向家坪以上流域,河道曼宁糙率和坡面曼宁糙率是影响NaSh效率系数最重要的参数.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手动调参,模拟的日Nash效率系数从0.35提高到0.75. 相似文献
116.
117.
118.
笔者对穿越大别山造山带的六安—大冶宽角反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力拟合。拟合结果表明严格按宽角反射地震速度换算成的密度剖面所产生的是一个重力高,它反映出大别山是一个穹隆,与实测大别山重力低大相径庭。只有将位于大别山山根上,南北大别之间设置一个从地表直达莫霍界面的巨大低密度体,重力曲线才能得到很好的拟合。这个低密度体应为近北西走向的花岗岩带。它与反射地震剖面上石镇透明反射地震带位置吻合,但宽度远较反射地震透明带为大。重力曲线的拟合进一步说明,在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碰撞后的白垩纪时,大别山出现一个伸展期,在这个时期,大别山穹隆形成,并伴随有大规模花岗岩的侵入,超高压变质岩从地壳中下部折返到地表。研究说明,联合应用反射地震、宽角反射地震和重力,进行综合解释是必要的,可以得到更令人信服的地质结论。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