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2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720篇
测绘学   272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370篇
地质学   1233篇
海洋学   30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43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为了研究人为干扰对西洞庭湖鸟类群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保护对策,在2013年1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湖南省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将该保护区的生境分为水域、天然洲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丛、杨树林和居民区5种类型,前两种生境为天然生境,后3种生境存在人为干扰;记录了各生境下的鸟类种类、数量、行为等基本数据;计算了每种生境下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种间相遇概率;对鸟类群落组成、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不同生境下鸟类群落结构进行差异性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共记录到鸟类11目24科39种;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种类最多,有8科15种;鹭科(Ardeidea)鸟种类最多,为4种;在地理分布型上,古北界鸟最丰富;在居留类型上,冬季以冬候鸟和留鸟居多,受保护鸟占总种数的一半以上;芦苇丛的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间相遇概率是5个生境中最高的,但优势度较低,水域、天然洲滩的鸟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均匀性和种间相遇概率都高于居民区和杨树林,但居民区和杨树林的鸟类群落优势度比其他生境高。因此,该保护区应该加大退林还湿、退田还湖的力度,以更好地保护湿地鸟类。  相似文献   
182.
前河油田九佛堂组为一套水下扇沉积。通过对不同层位取心井粒度资料分析及对比,分析其差异的原因,确定各层位搬运方式及沉积作用形式,并运用霍姆斯水流强度图分析从湖盆边缘向湖盆内的水流强度变化。根据岩性组合及测井曲线特征,识别出扇根、扇中前缘及扇端3种微相。并认为沿水流及砂体发育方向为部署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83.
The ice water content(IWC) distribution in a mixed-phase cloud syste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loud-Sat data,aircraft measurements,and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 model.Simulated precipitation and IWC were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rain gauge,sat-ellite,and aircraft observations.The cloud cas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predominant cold layer and high IWC throughout the cloud-development and precipitation stages.The CloudSat-retrieved products suggested that the IWC was distributed from 4.0 to 8.0 km,with the maximum values(up to 0.5 g m-3) at 5.0-6.0 km at the earlymature stage of cloud development.High IWC(up to 0.8 g m-3) was also detected by airborne probes at 4.2 and 3.6 km at the late-mature stage.The WRF model simulation re-vealed that the predominant riming facilitated rapid ac-cumulation of high IWC at 3.0-6.0 km.  相似文献   
184.
研究不同云系降水的微物理参数特征,对研究降水机制、人工影响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数值预报模式中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选择等都有一定意义。本文针对2015年济南地区的液态降水过程,基于微降水雷达(Micro Rain Radar,简称MRR)资料,研究不同云系降水的微物理参数。在400 m高度上,层状云降水0.02~0.2 mm h-1雨强样本数很大,但对累计降水量的贡献很小。混合云和对流云降水在大粒子端数浓度较高。在垂直方向上,层状云降水中的粒子的尺度较集中,中值体积直径D0平均在1 mm左右,随高度的变化不大。对流云降水在雨强大于20 mm h-1时,强垂直气流(包括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对粒子直径的影响较大,进而影响空中微降水雷达反演降水参数的数据质量。而垂直气流的影响对层状云降水影响较小,在层状云降水时,微降水雷达可以用来分析零度层亮带以下雨滴谱在垂直方向上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5.
利用樟树市1960—2018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结合游程理论和Copula函数分析了该地区干旱特征。结果表明:樟树市干旱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均呈减弱趋势,且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Frank-Copula函数可作为描述该地区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的二维联合分布最优函数;在相同干旱历时和烈度下,“且”的重现期大于“或”的重现期,樟树市历史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多小于5个月,“且”的重现期小于10 a。  相似文献   
186.
郭林  张凯  王毅荣  雷俊 《干旱气象》2013,(2):313-317
利用1960~2004年相关地面实测气象资料,分析甘肃黄土高原地区水热气候异常变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地表变暖最为突出,夏半年增幅明显大于冬半年,地温随深度加深增温幅度越大;降水日数减少,连阴雨天气时段缩短、过程雨量减少,无雨时段增长,日照出现2次突变、呈现下降趋势;降水日数在1991年后突变减少,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过程降水量在1978年后突变减少。  相似文献   
187.
2001年1月1日,上市公司开始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八项计提,新增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四项计提内容.这些会计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挤干了上市公司资产中的水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业绩.从2001 年披露的年报分析,由于上市公司采用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其主要财务指标所体现的业绩呈较大幅度的下降,上市公司亏损面和亏损额的增加引发了人们对上市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乃至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8.
世界贸易组织从2002年启动渔业补贴谈判以来,共进行了近40轮谈判。在谈判期间,渔业补贴的调整范围、规范模式、执行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成为成员之间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9.
通过砾质戈壁风沙流野外实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戈壁风沙流结构具有与沙漠风沙流完全不同的风沙流特征,戈壁风沙地表的粗糙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其表面风沙流输沙量高度分布表现出独特的"象鼻"效应,在一定高度处呈现最大值,并随风速的增加而增高。该"象鼻"效应导致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远大于 1,不论风速多大,风沙流都处于未饱和状态的非堆积搬运状态。这种特殊性质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敦煌莫高窟千年来不被沙山埋没的谜底。并且在风沙防治工程实践中,采用砾石压沙措施,构造类似与砾质戈壁的下垫面,人工促使风沙流结构呈现"象鼻"形状,可使防沙工程达到理想的输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0.
西北太平洋海温变化对贵州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52-2001年贵州15个测站夏季降水和前期太平洋海温场资料,及3因子最佳子集回归求最大复相关系数的方法,把前期不同时间步长、不同时段的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与夏季降水求相关。结果发现:用前期海温场作为预报因子对贵州夏季降水进行预报,其预报因子的最佳时间尺度为单月滑动,并且存在着较好的“隔多季度相关”现象。预报因子具有实际预报意义的最佳时段为上1年的8~11月。影响贵州夏季降水的最佳预报因子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温场具有重要天气气候意义的关键区域。2002、2003、2004年的回报试验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根据上述理论和预报思路得到的预测试验,具有一定效果,并且对指导贵州夏季降水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