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248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1030篇
海洋学   213篇
天文学   42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1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10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4篇
  193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creased oceanic heat transport has often been cited as a means of maintaining warm high-latitude surface temperatures in many intervals of the geologic past, including the early Eocene. Although the excess amount of oceanic heat transport required by warm high latitud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can be calculated empirically, determining how additional oceanic heat transport would take place has yet to be accomplished. That the mechanisms of enhanced poleward oceanic heat transport remain undefined in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s is an important point that is often overlooked. Using early Eocene climate as an example, we consider various ways to produce enhanced poleward heat transport and latitudinal energy redistribution of the sign and magnitude required by interpreted early Eocene conditions. Our interpolation of early Eocene paleotemperature data indicate that an approximately 30% increase in poleward heat transport would be required to maintain Eocene high-latitude temperatures. This increased heat transport appears difficult to accomplish by any means of ocean circulation if we use present ocean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evaluate early Eocene rates. Either oceanic processes we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resent to produce the early Eocene climate conditions or oceanic heat transport was not the primary cause of that climate. We believe that atmospheric processes, with contributions from other factors, such as clouds, were the most likely primary cause of early Eocene climate.  相似文献   
992.
疫情地理传播与网络舆情之间的时空关系对于开展突发疫情应对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新型城镇化与发展全球化的重要课题。利用H7N9突发疫情感染人数、网络舆情关注数、网民人数、地理行政区划等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与地理可视化方法,对疫情地理传播与网络舆情时空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情地理空间传播与网络舆情传播之间存在潜在的时空关系,主要表现为突发疫情引起的网络舆情的空间分布与现实疫情事件的地理空间分布特性具有总体相似一致性和局部偏差性。疫情传播与其引起的网络舆情传播的数量特性、时间特性、地理区域特性具有整体一致性;网络舆情反映疫情地理分布具有局部偏差性。  相似文献   
993.
正水火猛于虎。疏于防范,束手无策,尤甚于水火。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部地区多地连遭暴雨袭击,地质灾害频发,洪涝灾害严重。发生在广西融安县浮石镇以及发生在贵州省大方县的山体滑坡重大灾害,皆因疏于防范而付出沉重代价。如何"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如何避免极端天气带来的更大灾难,成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也成了我们必须接受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引发的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考验人类的承受和应对能力。在大自然肆虐面前,人类力量确实显得过于弱小。我们不是后羿,也不是女娲,不能射日,无法补天。  相似文献   
994.
沁水盆地煤层气构造动力条件耦合控藏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构造动力条件涵盖诸多要素,综合分析这些要素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是全面认识构造动力条件控藏效应的基础。为此,本文采用盆地分析、构造应力场模拟、镜质组光性组构、构造曲率等方法,分析了盆地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盆内构造分异、煤储层构造变动等与煤层气成藏效应之间关系,探讨了有利于煤层气富集高渗条件发育的构造动力特点。研究表明:燕山期是控制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时期,该期NW-SE向近水平挤压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次级褶曲和高角度正断层,奠定了盆地煤层气赋存规律的总体格局,使NNE-NE向次级褶曲成为主要的控气构造类型;构造动力通过煤储层改造程度对煤储层渗透性发育特点的控制,不仅体现于镜质组光性指示面形态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也使得中等程度的构造主曲率可能提供最有利于煤层气渗流的构造条件,导致现代构造应力场高主应力差有利于煤层渗透率的发育。耦合分析认为,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效应取决于上述构造动力学因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南部仰起端的阳城北、中南部西段的安泽—沁水、中部西侧的沁源周围、东部中段的武乡西北等4个地段,可能存在有利于煤层气成藏的构造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995.
根据精密星历提供的等时间间隔点上的卫星坐标,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拟合的方法,选用达到精度要求的最佳拟合多项式阶数,对GPS卫星轨道进行标准化,从中得出:选用不同的多项式阶数直接影响到拟合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6.
野外调查发现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存在12级阶地序列。利用数字剖面野外系统对该河流阶地剖面的记录完成全程数字化采集,并进行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厚度自动计算和剖面图、柱状图自动生成,发现该阶地序列中T7、T8、T9保存完好,而时代最为古老的T12 根据基座玄武岩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年龄,其形成时代应为上新世—早更新世。通过计算新构造运动抬升速率,将其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数据表明,自中新世以来,该地区新构造运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总体上新构造运动的强度逐渐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997.
晚三叠世须家河期.龙门山构造活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须二段和须四段沉积期为龙门山逆冲推覆活动期,川西类前陆盆地沉积、沉降中心位于靠近盆缘冲断带一侧的前渊坳陷内,盆地两侧以储层发育和沉积极不对称为特征。在盆缘冲断带一侧,随着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活动的增强,下切剥蚀力也不断增强,低位体系域相对发育.而高位体系域则因后期暴露剥蚀而保存不完整;在前陆隆起斜坡带一侧,表现为稳定的缓慢隆升,下切侵蚀作用较弱。故低位体系域缺失或不发育,而高位体系域则因后期剥蚀较弱而相对发育。须三段和须五段沉积期为龙门山逆冲推覆休眠期.川西类前陆盆地的沉积、沉降中心向前陆隆起方向迁移,盆地两侧沉积的不对称性也逐渐减弱.以发育区域性盖层和生油层为特征。其层序充填样式与活动期相似。但造山带前缘因构造剥蚀相对减弱而使沉积层序.尤其是高位体系域保存相对完整。而前陆隆起区则主要因沉积物供应不足而使层序发育相对不完整.只保留最大洪泛面附近的沉积。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阐述了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城市部件普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城市部件调查的基本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999.
沁水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历史研究认为,控制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最重要的因素是燕山期以后的构造分异,即自中、新生代以来,华北板块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影响而发生陆内造山[1~5].这时华北大盆地内部分异,形成一系列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协调的盆地-山脉或盆-岭构造单元,导致不同的构造单元煤层气保存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无固相钻井液在吉林省油页岩勘探中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是一种抑制性、防塌性能力强的钻井液体系。在对常用聚合物进行优选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有机与无机聚合物相复合、可用于实际生产的强抑制性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配方,探讨了钻井液中各组分的作用和钻井液的防塌机理。研制的无固相聚合物钻井液在吉林省农安和梅河口矿区两个油页岩勘探孔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