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85篇 |
免费 | 26199篇 |
国内免费 | 5315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714篇 |
大气科学 | 25135篇 |
地球物理 | 19847篇 |
地质学 | 60493篇 |
海洋学 | 22551篇 |
天文学 | 1275篇 |
综合类 | 7569篇 |
自然地理 | 9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4篇 |
2023年 | 1853篇 |
2022年 | 3622篇 |
2021年 | 4535篇 |
2020年 | 4622篇 |
2019年 | 7785篇 |
2018年 | 7326篇 |
2017年 | 6961篇 |
2016年 | 7127篇 |
2015年 | 7238篇 |
2014年 | 6710篇 |
2013年 | 7760篇 |
2012年 | 8321篇 |
2011年 | 8178篇 |
2010年 | 8222篇 |
2009年 | 7408篇 |
2008年 | 6601篇 |
2007年 | 6412篇 |
2006年 | 5935篇 |
2005年 | 5053篇 |
2004年 | 4649篇 |
2003年 | 3743篇 |
2002年 | 3604篇 |
2001年 | 3285篇 |
2000年 | 2684篇 |
1999年 | 2021篇 |
1998年 | 1794篇 |
1997年 | 1828篇 |
1996年 | 1423篇 |
1995年 | 1367篇 |
1994年 | 1227篇 |
1993年 | 1203篇 |
1992年 | 1040篇 |
1991年 | 747篇 |
1990年 | 726篇 |
1989年 | 597篇 |
1988年 | 521篇 |
1987年 | 405篇 |
1986年 | 351篇 |
1985年 | 264篇 |
1984年 | 309篇 |
1983年 | 186篇 |
1982年 | 233篇 |
1981年 | 155篇 |
1980年 | 115篇 |
1979年 | 144篇 |
1978年 | 60篇 |
1977年 | 51篇 |
1971年 | 53篇 |
1970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卫星遥感器中的CO21.6μm弱吸收带通道测量信号可以反映CO2的近地层浓度分布,是温室气体卫星反演的重要通道之一。HITRAN数据库是建立卫星遥感CO2浓度算法依赖的重要分子光谱参数数据库,目前已经更新到了2012版,不同版本中大气分子谱线参数存在差异。本文利用逐线积分模式LBLRTM,研究了最近3个版本HITRAN数据库(04、08、12版)在CO2的弱吸收带通道上大气光学厚度、透过率的差异,发现04版计算的气体光学厚度普遍偏高,可对CO2造成约38 ppm的低估;08版本得到的气体光学厚度与12版本接近,反演相差2 ppm以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HITRAN数据库对整层CO2变化和近地层CO2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04版对整层和近地面大气的变化敏感性最强,并且放大了近地层信号;08版与12版对整层或近地层CO2的敏感度接近,两者经过卷积后得到的信号无差异。 相似文献
82.
83.
正Objective The Songliao Basin is located in northeastern China. The Upper Cretaceous Qingshankou Formation(Fm.)(K2 qn), Yaojia Fm.(K2 y), and Nenjiang Fm.(K2 n) were deposited in its depression. The sediments are mainly continental clastic rocks. The first member of the Qingshankou Fm.(K2 qn1) in the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mainly comprises semi-deep to deep lacustrine shale of large thickness, generally 30,100 m, with wide distribution; the thickness of the shale has an average thickness of 70 m. 相似文献
84.
历史时期(1765-1980年)西藏水旱雪灾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近千份藏文灾情历史档案和清政府驻西藏办事大臣有泰的日记和联豫的奏稿,以及西藏气象观测记录(1951—1980年),对西藏高原历史时期的水、旱、雪灾作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 1.近百年来藏南的水旱灾是交替出现的,有三个多水期(1883—1906,1916—1934,1947—1962)和三个干旱期(1907—1915,1935—1946,1963—1980)。干旱期有逐渐加长的趋势。 2.西藏除了有变干的总趋势外,水旱灾还有明显的3.8—2.6年的周期。这与普遍存在的“准两年脉动”周期大体上一致。 3.藏南农区的降水量即使高于常年的一倍也不易形成洪水泛滥和大面积的内涝,但年降水量比常年少100mm以上就可造成严重干旱,农业生产大幅度减产。 4.造成西藏干旱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除高原气候近期有变干暖的总趋势外,近20年来水浇地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不适当,象过份扩大冬小麦种植面积等亦会造成农业干旱。 5.19世纪以来,藏北高原共发生15次严重大雪灾,其中尤以1828—1829年,1927—1928年,1887—1888年三次雪灾最为严重。但近50年,发生的雪灾较过去有所减轻。不过,1967—1968年雪灾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85.
贵州施秉白云岩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贵州施秉白云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白云岩的溶蚀特性及孔隙特征,结果显示:(1)在众多影响施秉喀斯特发育的因素中,矿物成分是最基本的内因,水是最关键的外因,孔隙结构起辅助作用。(2)极细晶白云岩的单位表面积溶蚀量一般大于细晶白云岩的,在晶粒相同的情况下,白云岩的溶蚀量与Ca O和Mg O的含量分别成正比,且Mg O的含量影响较Ca O大。(3)施秉白云岩溶蚀速率不仅受岩石矿物颗粒粒径大小的控制,还受岩石内部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颗粒粒径越大,孔隙度越高,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水溶液进入,溶蚀量也就越大。(4)施秉白云岩的溶蚀特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必须把各个因素分离开来,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逐个作详细的分析研究,然后综合起来,才能对喀斯特发育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6.
87.
88.
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波及其不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一个简单的海气耦合模式,讨论了热带海洋和大气中Rossby波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海洋和大气中向西传播的Rossby波耦合后,不仅存在着向西传播的波动,而且还可以产生一类向东传的新波。这种向东传播的波动出现在波长较长的波段范围内,这个范围的大小受海气相互作用强度的制约。另外,波动可以出现不稳定性,向西和向东传的波均有不稳定现象发生,不稳定增长率也受海气相互作用强度的制约。最后,根据所得到的海气相互作用波,对ENSO现象作了一个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89.
为了探讨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分布规律,定量研究了静水压力、底水温度、地温梯度和气源组分对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华光凹陷现今甲烷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分布。最后,综合各因素的历史演化过程,初步探讨了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演化。结果表明:(1)气源组分和海底温度的变化对研究区内水合物稳定带的影响较大;水合物稳定带厚度与海底温度呈良好的线性负相关性。(2)水深超过600 m的海域具备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温压条件;超过600 m水深的海域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大部分超过 100 m,其中西北部稳定带的最大厚度超过300 m,是有利的水合物勘探区。(3)华光凹陷1.05 Ma BP以来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经历了快速增厚–窄幅变化–快速减薄和恢复的过程。麻坑群与水合物稳定变化敏感区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叠合关系。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推测其形成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0.
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铂族元素异常分析及其找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成果表明,在中国西南川-滇-黔交界地区存在一个与产出规模巨大的峨眉山玄武岩分布范围相吻合的Pt,Pd地球化学巨省。作为地幔热柱成因的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丰度虽略有偏高,但玄武岩中铂族元素很难形成可以利用的铂族矿物,故该异常是“非找矿异常”。在该区内寻找铂族元素矿床应在基性岩-超基性岩体出露较多的中岩区南段,注意沿循已知的矿床、矿化或较小型基性岩侵入体,将矿区(或岩体)的整体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与典型的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相比较,进而研究、预测本矿区或本岩体的铂族元素成矿的可能性及远景规模等,寻找岩浆型铂族元素矿床,而在岩浆型矿床的周边地质体内注意寻找热液型铂族元素矿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