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372篇
地球物理   382篇
地质学   910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64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4 毫秒
71.
岩土参数的正态分布是岩土工程可靠分析的基本假定之一。目前,岩土工程参数的正态性检验以KS (Kolmogorov-Smirnov)检验为主,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对于小样本数据,KS检验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并不可靠。本文以废黄河泛滥沉积相粉土中的孔压静力触探(CPTU)锥尖阻力qt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ANOVA (方差分析)检验,从CPTU测试资料中进行总体的样本筛选,然后应用SW (Shapiro-Wilk)检验、KS检验、LF (Lilliefors)检验和AD (Anderson-Darling)检验等4种正态性检验方法,在不同样本容量条件下,对测试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评价。当测试数据的样本容量充足时,分析结果表明:SW检验结果最为严格,KS检验结果最不保守,而LF检验和AD检验的严格性介于两者之间;对于常规岩土工程设计,采用KS检验结果即可满足稳定性分析要求,对于复杂岩土工程设计,采用SW检验对设计参数进行正态性检验,可降低设计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2.
冀东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山造山带东部,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尤其是热液型金矿。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众多热液型金矿床的典型代表,金矿主体赋存于侏罗纪峪耳崖花岗岩体内,少部分赋存于侵入花岗岩体的侏罗纪闪长岩脉中。闪长岩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w(SiO2)为51.99%~61.88%、Mg#值为0.37~0.64,w(Na2O+K2O)为5.07%~8.89%,A/NK为1.37~2.26,A/CNK为0.73~0.96,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锆石原位Hf同位素测试表明,εHft)为负值,介于-16.5~-6.5之间。综合研究认为:峪耳崖金矿区侏罗纪闪长岩浆源于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华北板块古老下地壳物质的有限混染;成矿期闪长岩浆为金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峪耳崖金矿区闪长岩脉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的动力学背景。  相似文献   
73.
Hou  Michael Z.  Li  Mengting  Gou  Yang  Feng  Wentao 《Acta Geotechnica》2021,16(4):985-1000

Hydraulic fracturing is an essential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such as tight gas. The evaluation of the fracture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vity is important for the design of fracturing operation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dimensionless fracture conductivity is too simple to be applied in real fracturing operations. In this work, we proposed a new model of dimensionless fracture conductivity (FCD), which considers the irregular fracture geometry, proppant 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It wa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study of the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and production in a tight gas horizontal well of the North German Basin. A self-developed full 3D hydraulic fracturing model, FLAC3Dplus, was combined with a sensitive/reliability analysis and robust design optimization tool optiSLang and reservoir simulator TMVOCMP to achieve an automatic history matching as well as simulation of the gas production. With this tool chain, the four fracturing stages were history match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ll four fractures have different geometry and proppant distribution, which is mainly due to different stress states and injection schedule. The 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proppant play important roles for the later production, which is not considered in the traditional dimensionless fracture conductivity FCD. In comparison, the newly proposed formulation of FCD could predict the productivity more accurately and is better for the posttreatment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74.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actively in China, having profi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lightning detection and location technologi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cientific advances made in the field of atmospheric electricity in China from 2011 to 2018, covering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1)lightning detection and location techniques;(2) discharge processes and parameters associated with rocket-triggered lightning;(3) physical processes in natural lightning and attachment to the ground;(4) lightning activities and charge structure in different thunderstorms; and(5) effects of thunderstorms on the upper atmosphere. In addition, some outstanding qu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utlined.  相似文献   
75.
一次“晴天霹雳”致死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7年广州从化地区一次"晴朗"天气下的闪电致死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这次事件是闪电首先击中一棵大树,然后击中附近人员头顶致死。根据目击者描述的时间和位置,利用闪电低频电场变化探测阵列的定位数据和广东电力等系统的雷电定位数据,结合广州番禺雷达观测资料,确定此事件是由一次含有7次回击的地闪过程的首次回击造成,其电流峰值强度为-30.9 kA。闪电起始于13.0 km高度的云内,经约600 ms云内发展过程后闪电通道从云体延伸出来,云砧区边缘(0 dBz)到回击点水平距离约300 m,降水区边缘(18 dBz)到回击点水平距离约1.8 km。使用雷击现场等效电路模型,计算旁络闪击空气击穿场强可击穿空气与人头部连接为通路,根据电路分流原理,如果雷电流击中13 m高的大树后流经到"跳点"(树干上方1/4)处后,则有13.2 kA雷电流直接闪击到受害者身上,同时还承受了78.3 kV跨步电压伤害,而距离雷击点10 m远的目击者仅承受1.3 kV跨步电压。   相似文献   
76.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之一,地面气象测报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着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7.
在双向压缩条件下,研究了一种非均匀断层模型标本在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AE)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随侧向应力sigma;2的增大,断层破裂强度提高,自加载至破坏的时间延长,破坏形式由突发失稳逐渐转变为渐进式破坏.预制断层及其非均匀性对标本变形过程中AE空间分布图象起明显的控制作用.预制断层,特别是预制断层上的强度不均匀部位及高强度段落,控制着微破裂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破裂局部化均起始于断层上强度不均匀部位,随侧向应力sigma;2的增大,微破裂密集区域从预制断层强度不均匀部位逐渐扩展到整个高强度区段.侧向应力sigma;2的大小对AE时序特征具有显著影响.较低sigma;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突发失稳,失稳发生在微破裂活动ldquo;增强-平静rdquo;的背景之上;而较高sigma;2条件下,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破坏前后AE频次持续增加,AER呈指数增长.sigma;2对b值变化也具有一定影响.当断层破坏表现为突发失稳时,b值在弹性阶段后期至弱化阶段显示出ldquo;前兆rdquo;性降低;而当断层表现为渐进式破坏时,b值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78.
文章记述并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出土于第7水平层的16件石制品,包括若干各具特色的工具类型,如原型手镐、原型薄刃斧、大型尖刃器、直刃砍砸器、凸刃砍砸器、长刃石刀、短刃石刀、刮削器、凿刃器等,反映出石器制作者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为了达到目标所经历的一个又一个中间过程;说明了当时的人类对工具制作的具体需求和适当利用自然环境的事实。研究证据还体现了大约200万年前华南早期人类工具类型的多样性与特殊性,标志着中国早期人类在当时阶段所达到的技术发展水平。龙骨坡遗址很可能是东亚早期人类文化的一个发祥地。  相似文献   
79.
超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2根剪跨比λ=2.0的超高强混凝土短柱在低周反复荷载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其破坏形态,并研究了轴压比和配箍率对试件滞回特性和抗震延性的影响,提出了满足一定延性要求(μ△≥3.0)超高强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比限值和箍筋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的建议值。该值可为现行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汾河流域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能测度及空间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志华  刘敏  樊晓霞  贾宇平 《地理科学》2020,40(12):1978-1989
以11 188个自然聚落斑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场强模型,定量测度汾河流域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能,借助GIS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而探讨流域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模式。结果表明:① 城乡聚落斑块发展潜能差异显著,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纵向上中游流域高于下游流域高于上游流域,横向上河谷盆地区高于周边缓丘区高于两侧山丘区。② 聚落斑块发展潜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高值斑块聚类显著;具有空间异质性特征且方向性明显,汾河主河道方向联动效应最强,空间联系最紧密;存在局域热点区,并呈现“主核–廊道–次核”的空间结构形态。③ 自然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共同影响着城乡聚落体系发展潜质及空间结构形态;融合发展采取非均衡增长路径,市、县、镇、村全局考虑,构建“强化核心点–培育发展轴–扶持特色区–带动全流域”的逐层推进式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