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8篇
  免费   2227篇
  国内免费   3442篇
测绘学   1727篇
大气科学   1238篇
地球物理   1647篇
地质学   6210篇
海洋学   1505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706篇
自然地理   1201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555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570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613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87篇
  2007年   755篇
  2006年   688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411.
基于1980年、2005年和2015年3期区域精密水准网观测资料,利用线性动态平差模型计算获取大别山地区水准网长期垂直运动速度场图像。研究发现,淮河平原地表下沉较为严重,大别山呈现弱隆升趋势运动,长江谷地边缘地区较大别山区呈现明显的隆升运动。跨郯庐断裂带水准剖面结果显示,垂直运动与地形呈负相关和弱相关。  相似文献   
412.
刘虎  张岩  郑翔  胡广朋 《地理信息世界》2021,28(2):69-73,81
为探究学科领域科研产出的主题与空间分布规律,发掘科研产出主题社群分布与空间聚集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知网下自然地理学与测绘学分类核心期刊,选择2000—2019年的题录数据,分别提取关键词与机构信息,对其主题与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展示,探索其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学科内形成了4个彼此区别但内部联系密切的研究社群,主题间的...  相似文献   
413.
石炭纪是地质演化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发生了全球规模的海西造山运动,晚古生代大冰期(LPIA)达到峰值,全球海平面频繁波动,导致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剧烈变化。在华南,石炭纪中期,浅水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广泛发育一套白云岩沉积。本文系统总结华南3个主要碳酸盐台地内白云岩的厚度及时代,识别出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结合石炭纪中期全球气候环境特征,认为冰期兴盛引发了全球海平面下降,导致华南各沉积盆地形成利于白云岩化的环境,白云岩得以发育。而白云岩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可能与各沉积盆地独特的构造演化以及不同成岩模式有关。中下扬子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主要为萨勃哈模式和成岩早期浅埋藏的渗透回流模式,形成相对较薄的白云岩沉积;中南部和西南部碳酸盐岩台地白云岩的形成模式为渗透回流模式,成岩规模较大,沉积较厚。  相似文献   
414.
本文使用1979—2021年国家气候中心160站(R160)和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 314站(R2314)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利用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解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两类资料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气因素之间物理联系的表征水平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R160在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站点极为稀疏,导致其各EOF模态对上述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失真,中东部地区偏低的空间分辨率会使局地强降水的变化特征信号损失,造成降水的年际变率降低。而R2314主模态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我国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特别是在极端降水频发的江淮地区以及降水受局地地形影响较大的山区,其EOF主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系数演变与ENSO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原雪盖等气候强迫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15.
不等时距灰色模型在深基坑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灰色模型多适用于等间距序列监测数据的模拟预测,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使所获得的监测数据是不等时距的。研究了基于不等时距灰色预测方法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模型,应用深基坑工程变形的实际监测资料,对其预测精度及可行性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与论证。结果表明,不等时距灰色模型预测深基坑变形的精度及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416.
High-magnitude glacial debris flows in small basins in Himalaya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ndscape.The Peilong catchment,a tributary of the Parlung Zangbo river in southeastern Tibet,was chosen as a case study of topographic response to multi-period glacial debris flows.There are few large debris flow records in the catchment before 1983,but four large-scale glacial debris flows with peak discharge up to 8195 m3/s blocked the river during 1983–1985 and in 2015.A combination of field survey,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interpretation of multi-period remote sensing images was used to assess triggering factors and geomorphic impact of the ev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ris flows during 1983 and 1985 may be attributed to seismic events in 1981 and 1982,while the event in 2015 resulted from large amount of landslide deposits caused by glacier retreat during 1993~2013 and high precipitation in 2015.In the upper-midstream broad valley,ero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s changed the channel morphology,resulting in course diversion.In the lower-midstream narrow valley,lateral erosion of debris flows induced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but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channel longitudinal profile.The ability of massive glacial debris flows to change valley topography is more than ten times that of regular water flows.The landscape of the accumulation fan at the outlet of the valley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debris flows and erosional capacity of the main river.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Peilong river is greater than the delivery capacity of the Parlung Zangbo river,resulting in continuous aggradation of the confluence zone.  相似文献   
417.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模型体系及评估体系。从系统的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剖析,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三要素、三层次构成的多维立体的社会发展系统;在技术方法上,采用了以“3S”技术为支撑的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上,从目标层、系统层、变量层、指标层四个层次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18.
针对变量误差模型系数矩阵含有常数项的情况,部分变量误差模型在平差时只提取系数矩阵中的随机元素进行处理,较大程度的减少了参数估计的个数.为了进一步提高部分变量误差模型的参数估计效率,文中根据极大似然估计原理提出了一种部分变量误差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算法,并分析和比较了该算法与文献中几种算法的关系,证明算法之间的等价性.最后...  相似文献   
419.
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灾害频发的区域,本文以汶川(31.0° N,103.4° E)为例,运用了空间网络化的方法对DEMETER卫星2005-2007年三年的5、6、7、8月的夏季电离层低频电场数据进行时空规律分析.通过将卫星接收到电场信号分为SLF、ULF、VLF和LF四个频段,研究了以汶川为中心纬度为21.0°~41....  相似文献   
420.
关中东部连续性冰雹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利用关中东部各气象站和各县防雹站(点)建站以来的连续性降雹资料,统计分析了连续性降雹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以及强回波移动規律,总结出影响关中东部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天气特征及渭北多雹和多连续性降雹的重要原因是特殊地形与秦岭背风波相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