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3篇
  免费   1386篇
  国内免费   1888篇
测绘学   912篇
大气科学   1061篇
地球物理   1494篇
地质学   3536篇
海洋学   1128篇
天文学   204篇
综合类   575篇
自然地理   73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454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37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538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48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367篇
  2007年   411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71.
目前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采集了大量的成果数据,并且成果数据与地理空间位置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本文以中药资源数据的空间属性作为出发点,在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和已有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基础地理数据库、专题地理数据库和中药资源数据库,设计并实现了能够进行中药资源专题分析计算的地理工具集。最后,基于B/S架构完成了中药资源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平台的构建,验证了地理工具集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72.
丹江口水库面积季节变化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4年2月19日、2014年6月7日和2014年10月8日的三景资源三号卫星影像分别作为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代表,以河南省内的丹江口水库为研究区域,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影像的分割和分类,提取出遥感影像中的水体,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水域面积和周围地物的影响对这3个时期的影像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这3个时期水域面积的变化数据。  相似文献   
97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细河流域的水文过程影响显著。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情景对流域水文要素的影响情况,本文构建了适用于细河流域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并拟算出不同情景下的流域多年平均月径流量、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度、多年平均蒸发量以及多年平均土壤侧流。模拟结果显示:当流域农林用地增加时,平均月径流量增加了8.40%;当建设用地增加时,平均月径流量减少了4.11%;当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地增加时,平均月径流量减少了1.93%。综上所述,细河流域农林用地变化对径流产量的影响相对最大,其增加导致径流量增加;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对径流产量的影响相对最小,建设用地和旱地及其他未利用地的增加导致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974.
为解决某市行政中心楼因建筑体量巨大、室内结构复杂而导致办事人员不易寻找目的地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室内空间定位搜寻方案,探讨了室内无卫星信号的定位方式。借助无线网络信号定位分析了无线网络信号传输中涉及的测距、信号滤波、空间定位等核心技术问题,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5.
A rainband meridional shift index (RMSI) is defined and used to statistically prove that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rainband is usually significantly more northward in the early summer of solar maximum years than that of solar minimum years. By applying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ross wavelet transform, and wavelet coherence, it is found that throughout most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ignificant decadal oscillations of sunspot number (SSN) and the RMSI are phase-locked and since the 1960s, the SSN has led the RMSI slightly by approximately 1.4 yr. Wind and Eliassen–Palm (EP) flux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cadal meridional oscillation of the June rainband likely results from both a stronger or earlier onset of the tropical monsoon and poleward shift of the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in high-solar months of May and June. The dynamical responses of the lower tropical monsoon and the upper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to the 11-yr solar cycle transmit bottom-up and top-down solar signals, respectively, and the synergistic actions between the monsoon and the jet likely amplify the solar signal at the northern boundary of the monsoon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976.
Paleoclimate and paleovegetation changes over the last 40 cal ka were recorded by multiple variables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Qingshi, Wudalianchi City, northeast China. The history of vegetation types inferred from n-C27/n-C31 and average chain length of n-alkanes indicates the paleovegetation went through several distinct stages, consistent with pollen records from the study area. Compound-specific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was also determined for C27, C29 and C31 n-alkanes in the Qingshi core sediment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3 and C4 plants was calculated using a binary model and indicates that C3 plants were the dominant input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and Holocene. There were, however, shifts in the ratio of C3 to C4 vegetation abundance that correspond to changes in climate conditions. Generally, the long-term trend towards greater C4 plant abundance from the last glacial to Holocene correl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pCO2, higher temperature, greater precipitation and more growing season precipit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emperature and seasonality of precipitation played a strong role in alter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3 and C4 plants in the study area.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predicting future vegetatio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on-going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977.
目的地竞争模型是空间相互作用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一致认可,且缺乏基于中国的实证依据。基于中国2010年城市间铁路客流数据,采用目的地竞争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相比较,以检验目的地竞争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空间结构对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存在显著影响,目的地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效应;目的地竞争模型的引入显著地减弱了距离衰减参数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距离衰减参数标定偏误问题;既有研究中在区域尺度下对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即重力模型)参数的标定及实证分析可能会存在偏误,目的地竞争模型这一改进模型具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8.
刘宏伟  吴杰  梁雯  方叶林 《地理科学》2017,37(11):1640-1648
运用Hicks-Moorsteen TFP指数法对中国公路运输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和演化分析。结果发现:2009~2012年中国公路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了增长,2013~2015年出现下降。2009年来技术进步推动了东部地区公路运输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运营效率提升则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公路运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时起到了关键作用。中西部地区公路运输效率增长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在引领技术进步的同时,应注重公路运输效率的提升;中西部地区应注意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中西部公路运输应推出持续性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979.
东北振兴以来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高翯  王士君  谭亮 《地理科学》2017,37(11):1712-1719
基于吉林省2003~2015年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以市域、县域两个尺度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对吉林省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13 a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探讨了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结果发现:① 吉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市域差异、县域差异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通过差异贡献率显示:县域差异是区域总体差异变化的主导力量,长春市域的内部差异远高于其他市域,但有逐年减小的趋势,长吉两地的二元结构仍然突出,是全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主导着全省区域经济差异走向;③ 从2003~2015年来看,全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还是集中在“三核一带”;吉林省经济差异主要是由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极化效应和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0.
经济聚集与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作者单位三>=河南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从经济集聚、产业结构两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定量考察经济集聚、产业结构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现阶段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处于随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增加的阶段,拥挤效应还不明显.同时,集聚程度的不同方面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贡献大小存在差异,资本密度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大于就业密度和人口规模,这表明现阶段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本投入推动的.②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增强,其进一步加大了资本对城市土地产出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但不利于城市就业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