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28篇 |
免费 | 2583篇 |
国内免费 | 40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29篇 |
大气科学 | 1929篇 |
地球物理 | 2129篇 |
地质学 | 7290篇 |
海洋学 | 1936篇 |
天文学 | 152篇 |
综合类 | 984篇 |
自然地理 | 17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7篇 |
2023年 | 425篇 |
2022年 | 757篇 |
2021年 | 881篇 |
2020年 | 732篇 |
2019年 | 825篇 |
2018年 | 743篇 |
2017年 | 712篇 |
2016年 | 724篇 |
2015年 | 763篇 |
2014年 | 820篇 |
2013年 | 840篇 |
2012年 | 926篇 |
2011年 | 928篇 |
2010年 | 916篇 |
2009年 | 858篇 |
2008年 | 856篇 |
2007年 | 813篇 |
2006年 | 803篇 |
2005年 | 587篇 |
2004年 | 494篇 |
2003年 | 377篇 |
2002年 | 476篇 |
2001年 | 353篇 |
2000年 | 292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06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CCSM4模式对东北气温和降水的模拟及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东北地区162个气象观测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对CCSM4模式的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价,并预估了2021—20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情景。结果表明:CCSM4模式长期历史气候模拟实验模拟的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值能较好地再现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形态,但气温模拟值比观测偏低,91. 4%站点误差在1. 5℃以内;降水中心比观测略偏北,全区平均偏多35. 18 mm。2021—2050年东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温趋势,高纬度地区的增温幅度明显大于低纬度地区,与基准年相比,RCP2. 6、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高6. 00℃、5. 86℃和6. 42℃。年降水量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形态,降水大值中心出现在东南部吉林与辽宁交界处,RCP2. 6、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全区分别偏多15. 2%、3. 1%和2. 0%。 相似文献
992.
山丘区是洪水的"策源地",山丘区坡地、沟谷及间歇性河道为洪水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同时也是水文连通时空变化最为强烈的地带。然而,对流域表层关键带结构特征及其水文连通机制等的认识尚存不足,限制了产汇流理论及模型方法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对比国内外山坡水文实验,发现山坡物理结构连通性控制并深刻影响着水流的连通过程,现有水文连通实验侧重孔隙等微观尺度的规律研究,与水文模型理论存在尺度上的巨大偏差。为此,提出水文连通性应侧重揭示水流在山坡地表、地下的宏观表象通道及分布特征,探索径流连通的动力学机制,即山坡水文连通性研究重在剖析其结构特征的水文累积效应,应保持关键带结构特征合理概化与产汇流理论适度复杂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4.
995.
区域极轨卫星ATOVS辐射偏差订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近年来,卫星辐射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NWP)系统中的直接同化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利用TIROS业务垂直探测器(ATOVS)的辐射资料,必须对卫星观测辐射值的系统性偏差进行订正.在ECMWF原全球TOVS辐射偏差订正方案基础上,结合ATOVS资料特征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用于区域NOAA-15/16/17极轨气象卫星ATOVS辐射资料的偏差订正方案.该方案偏差订正分两步进行:首先进行扫描偏差订正,然后进行气团偏差订正.扫描偏差是临边测量相对于星下点测量的系统偏差,统计显示该种偏差具有一定的纬度依赖性,所以订正时按每10度的纬度带分别进行订正.气团偏差订正主要就是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进行订正,而天气条件一般用预报因子来定量表示.文中从中国国家气象中心T213背景场导出预报因子:(1) 1000-300 hPa的厚度,(2) 200-50 hPa的厚度,(3) 模式地表温度,(4) 总可降水量.模式预报因子的使用从观念上将对观测值的订正变为对计算前向辐射值的订正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订正结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6.
基于自平衡试桩法大直径嵌岩桩尺寸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自平衡测试技术,通过现场的原位测试方法,对大直径嵌岩桩的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桩径尺寸和嵌岩深度变化以及桩端阻力尺寸效应的影响分析等。从测试结果来看,嵌岩桩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尺寸效应现象。当其他条件一定时,随着桩径的增大,桩侧阻力存在着减小现象;在同一种岩层的情况下,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桩侧阻力发挥也并不相同,嵌岩深度越大,桩侧阻力发挥也越小。实测结果表明,桩周岩石的特性变化对桩侧阻力影响最大,岩石抗压强度越高,桩侧阻力也越大。此外,桩径的变化对桩端阻力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在大直径嵌岩桩的设计中应注意尺寸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Hadley中心提供的1969—1998年的南极海冰再分析资料和其它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冰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指出南极海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但与ENSO的关系则较为复杂。南极海冰维持了南半球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季节持续性,因而对短期气候预测有较大帮助。相关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均证实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南极海冰的年际变化有关,当北半球春夏季南极海冰增多时,华北降水增多而华南和东北降水减少。研究还表明,此种雨型分布与南极海冰变化引起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8.
999.
Recent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large river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obilizing and transporting black carbon (BC) from land to the ocean.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the two largest rivers in China, on the fate of BC has not been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measurements of BC in both the dissolved and particulate phases in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Rivers and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East China Sea (ECS). Our results show that dissolved black carbon (DBC) accounted for 3.0 ± 0.4 % and 4.8 ± 3.6 % of the total DOC pool in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Rivers and 3.4 ± 0.6 % of the DOC pool in the coast of the ECS. In addition, particulate black carbon (PBC) accounted for 13 ± 0.9 % and 22 ± 11 % of the POC pool in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Rivers, respectively. We calculate that the Changjiang and Huanghe transported 4.7 × 1010 gC and 1.7 × 109 gC of DBC, and 2.0 × 1011 gC and 1.2 × 1010 gC of PBC to the ECS and Bohai Sea in 2015. The large amounts of BC transported by the two rivers represent a major sink of anthropogenically derived organic carbon and c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cosystem and carbon cycling in China’s marginal seas.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