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10篇 |
免费 | 1176篇 |
国内免费 | 14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96篇 |
大气科学 | 1216篇 |
地球物理 | 1673篇 |
地质学 | 3190篇 |
海洋学 | 697篇 |
天文学 | 178篇 |
综合类 | 654篇 |
自然地理 | 6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29篇 |
2022年 | 336篇 |
2021年 | 357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336篇 |
2018年 | 372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374篇 |
2015年 | 306篇 |
2014年 | 329篇 |
2013年 | 359篇 |
2012年 | 302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322篇 |
2009年 | 309篇 |
2008年 | 281篇 |
2007年 | 277篇 |
2006年 | 215篇 |
2005年 | 224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92篇 |
2002年 | 261篇 |
2001年 | 280篇 |
2000年 | 247篇 |
1999年 | 266篇 |
1998年 | 229篇 |
1997年 | 205篇 |
1996年 | 177篇 |
1995年 | 161篇 |
1994年 | 153篇 |
1993年 | 128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5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45篇 |
1987年 | 34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3篇 |
1958年 | 8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5条剖面的沉积特征对比,结合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纪盆地边界、沉积相演化及盆地格局。头屯河剖面和后峡剖面的沉积相对比及古流向测量表明二者在早、中侏罗世形成于同一沉积体系。在早、中侏罗世,沉积相逐渐从以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为主过渡到以河流相-湖泊相为主,沉积水体逐渐变浅;其中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盆地沉积范围达到最大,西山窑组沼泽相发育,车排子-莫索湾凸起自西山窑组沉积时期开始形成;早、中侏罗世的盆地边界至少位于后峡以南附近,此时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相从辫状河-滨浅湖相为主迅速演变为以辫状河-冲积扇相为主。在此期间盆地边界明显向北迁移,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博格达山构成盆地南缘的又一重要物源体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和计算了大震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震源断层面与深部同面立接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发震后促使深部断层发生错动从而对震源区近场横向活动断层致锁的结果,得到以下结果:(1)临近大震前震源断层面端部调整单元下方的深部断层有较高的剪应力水平,造成震时对震源断层面发生底辟作用的条件,即调整单元区对应的深部断层单元首次满足破裂条件并发生破裂。(2)震源端部的调整单元和具有蠕能力的横向 相似文献
993.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Elson湖长60cmAB-67钻孔岩芯提供了过去450年连续的高分辨环境变化记录。综合分析210Pb测年、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化学元素和微体古生物化石等资料,一致反映出巴罗地区过去45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存在如下3个阶段:1)大约1540~1740年,为低海面寒冷时期;2)1740~1827年,为气候转暖-海侵过渡时期;3)1827年至今,为继续海侵-气候波动变暖时期。其中1800年前后和1940年前后,气温较高。1921~1993年巴罗的气温记录说明,北极地区气温不仅有明显的10a和60a周期变化,而且年平均温度变幅极大,达4.5℃。显示极地气候变化特别强烈并不反映大幅度升温。近20年来的变暖趋势是1827年以来自然的气候波动变暖的继续。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实际工作需求,针对国家台网在全球地震速报中缺乏专门的地名查询系统,通过对国家台网实时、人机交互处理子系统和全国速报信息交换平台(EQIM系统)的相关协议和数据接口进行研究,并结合地震速报相关规定中对地名的要求,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提供的Arc GIS Engine(AE)组件技术,采用Visual.Net开发平台和COM组件技术,来实现获取地震地名信息的功能,开发设计一套用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地名查询辅助系统,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的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5.
盘锦、海城、营口地区是辽宁省内地震活动性最强、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该地区开展了大量重点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但尚未开展基于场地条件的区域尺度地震危险性研究。独有的沉积特点使该地区场地条件较复杂,因此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考虑场地条件是必要的。本文基于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基本原理和技术原则,结合盘锦、海城、营口地区场地条件特征,采用基于地形坡度的方法对场地条件进行分类,确定场地地震动影响系数,给出该地区基于区域场地条件的地震危险性分布,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地震风险评估和防震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997.
Regularity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large-scale abrupt karst collapse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rom winter 2009 to spring 2010, southern China suffered from an extensive and lengthy drought. Subsequently, southern China
experienced torrential rains a dozen times during the flood season of April–June. The prolonged drought and subsequent intensive
rainfall dramatically altered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f the karst areas, causing hundreds of widely distributed karst
collapses, with extensive damage to houses and fields and necessitating the evacuation of many people. Understanding the causes
of these collapses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r prevention of the related risk. Thus, a geologic
survey of karst collapses was performed that systematically allowed to analyze the bas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groundwater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overlying strata properties, and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in souther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s, especially the drastic changes in rainfall, gave rise to striking changes
in kars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that accelerated infiltration, suffosion, dissolution, and transportation rates and also
chang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rata overlying karst caves. These stressors triggered or facilitated
both cave formation and collapse. 相似文献
998.
999.
本文以汶川地震地表形变带的实地测量数据为基础,结合沿实测地震地表变形剖面建筑物破坏情况的调查与测量,分析了不同地震地表变形类型及其建筑物破坏特征,定量化地讨论了地表变形梯度与建筑物破坏程度间的关系。提出无论地震地表变形表现为何种类型的断层陡坎,地表破裂、强变形局部化在宽10~30m的地表破裂带内;建筑物受损情况最直接的影响是建筑物所处地点的地表变形梯度,地表变形梯度大于0.1的地段,建筑物均完全被摧毁;地表变形梯度在0.07~0.1间的地段,建筑物遭受严重损坏,产生倾斜及强烈变形等;地表变形梯度在0.03~0.07之间的地段,建筑物可能受到中度损坏,产生倾斜及变形等,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地表变形梯度小于0.03的地段具有抗震设防能力的构建筑物一般只会受到轻的损坏或基本完好。 相似文献
1000.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 The arch is the main stress structure of metro st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 cover method. The preliminary geological survey has some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