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98篇 |
免费 | 3533篇 |
国内免费 | 493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26篇 |
大气科学 | 2054篇 |
地球物理 | 3154篇 |
地质学 | 9318篇 |
海洋学 | 2587篇 |
天文学 | 273篇 |
综合类 | 1150篇 |
自然地理 | 18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1篇 |
2023年 | 521篇 |
2022年 | 1004篇 |
2021年 | 1260篇 |
2020年 | 1007篇 |
2019年 | 1138篇 |
2018年 | 1018篇 |
2017年 | 1015篇 |
2016年 | 1004篇 |
2015年 | 1117篇 |
2014年 | 1105篇 |
2013年 | 1268篇 |
2012年 | 1349篇 |
2011年 | 1260篇 |
2010年 | 1181篇 |
2009年 | 1175篇 |
2008年 | 1175篇 |
2007年 | 1013篇 |
2006年 | 946篇 |
2005年 | 774篇 |
2004年 | 569篇 |
2003年 | 403篇 |
2002年 | 439篇 |
2001年 | 390篇 |
2000年 | 306篇 |
1999年 | 165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2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40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8篇 |
1979年 | 14篇 |
1977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7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湖泊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加剧了湖泊原有功能的退化和丧失,因此污染治理成为了湖泊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挥的必要条件,但如何实现污染精准溯源又是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以太湖流域滆湖为例,采用一种新兴技术——水质荧光指纹法开展湖泊污染溯源。于2021年累计采集滆湖周边70个农业、13个生活、3个企业排口的瞬时出水构建污染源荧光指纹库,连续12个月采集滆湖湖体8个样点水样分析水体荧光组分。通过平行因子分析共解析出4种污染源指纹和滆湖5种水体组分,经荧光相似度(塔克同余系数)分析进一步明确滆湖主要受到种植业面源、生活源和工业源的影响。此外,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和藻密度的强相关性表明藻类繁殖活动也会影响滆湖。从不同污染源对滆湖的时空影响特征来看,种植业面源主要在春、夏季影响西部、中部水域,生活源主要在夏、冬季影响西部、北部水域,工业源主要在特定月份(3 4月、10 12月)影响西部水域,藻类繁殖活动主要在夏季影响湖体。通过荧光组分与水质参数的时空相关性分析得到农业源和总磷、总氮,生活源和氨氮、有机物参数(BOD5、COD...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淅川县为例,选取2004年TM、2014年GF1号影像等数据,解译获取了淅川县土地利用数据,对2004-2014年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分析。通过选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模型,对研究期内淅川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估,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导致淅川县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4-2014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在林地资源演化趋势上,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苗圃地与林地资源的整体演化格局一致,而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呈减少的趋势;② 在空间分布上,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坡度较陡的北部山区,耕地和建设用地密集分布于海拔低、相对平缓的东南部地区;③ 2004年和2014年2期生态环境质量均在县域内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研究期内淅川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443上升至0.6039,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其中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转化为有林地、退耕还林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贡献最大;④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对森林资源采取掠夺式开采和粗放型管理、毁林开地对县域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为深刻。⑤ 2004-2014年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主要由政策和居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所驱动。 相似文献
24.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藏的破坏类型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藏破坏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地质历史时期任何类型的油气聚集都是短暂的动态变化史体,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某些地质因素的影响下遭到破坏。根据构造演化史和成藏史研究,柴达木盆地西部上新世-第四纪是原生油气藏的破坏和次生油气藏的形成时期。野外地质考察发现油气藏破坏的地面显示类型多样,主要有:油砂、固体沥青和石蜡以及泥火山或油墩子。对油气藏的破坏因素分析表明:柴西油气藏破坏类型主要有断裂活动破坏、油藏抬升剥蚀破坏和异常高压作用破坏3种类型,而且油气藏破坏往往是断裂活动和汕藏抬升综合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对当地的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5.
26.
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松嫩平原潜水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松嫩平原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准确、适宜和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主要的7个水文地质参数。将研究区划分为75个评价单元,构建各单元归属于各个级别的最优相对隶属度矩阵,得出松嫩平原脆弱区和较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王府-伏龙泉高台地、各条主要河流两岸及其较大支流河漫滩、低阶地以及中部的低平原地区;高平原地区和五大连池的玄武岩地区为难污染区和略难污染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闪电的产生氮氧化物(LNOx)经由光化学反应对O3浓度变化及夏季O3低谷形成的可能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3年由OMI卫星得到的对流层NO2垂直浓度柱(NO2 VCD)、O3总浓度柱(TOC)和O3廓线以及星载光学瞬变探测器OTD和闪电成像仪LIS获取的总闪电数资料,对青藏高原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TOC和NO2 VCD月均值时空分布特征、闪电与NO2 VCD的相关性和O3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LNOx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O3低谷主要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其TOC值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低约10~15 DU(Dobson unit)。青藏高原NO2VCD总体较小,表现为夏高冬低的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夏季O3浓度受南亚高压的影响总体呈减小趋势,但因强雷暴天气导致对流层中上部LNOx浓度升高,并随强上升气流向对流层顶输送,同时通过光化学反应使O3浓度增加,缩小了青藏高原和同纬度地区的O3浓度差,减缓了O3总浓度的下降,抑制了夏季O3低谷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8.
Ar–Ar dating,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es, and Sr–Nd–Pb isotope results of two groups of Lower Cretaceous (erupted at 126 and 119 Ma, respectively) intermediate–felsic lava from the northeastern North China Block (NCB) suggest their derivation from melting of mixtures between the heterogeneous lower crust and underplated basalts. Both groups exhibit high‐K calc‐alkaline to shoshonitic affinities, characterized by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 (LREE) and large ion lithophile element (LILE) enrichment and variable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 (HFSE, e.g. Nb, Ta and Ti) depletion, and moderately radiogenic Sr and unradiogenic Nd and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Compared with Group 2, Group 1 rocks have relatively higher K2O and Al2O3/(CaO + K2O + Na2O) in molar ratio, higher HFSE concentrations and lower Nb/Ta ratios, and higher Sr–Nd–Pb isotope ratios. Group 1 rocks were derived from a mixture of an enriched mantle‐derived magma and a lower crust that has developed radiogenic Sr and unradiogenic Nd and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whereas the Group 2 magmas were melts of another mixture between the same mantle‐derived component and another type of lower crust having even lower Sr, Nd, and Pb isotopic ratios. Shift in source region from Group 1 to Group 2 coincided with a change in melting conditions: hydrous melting of both the underplated basalt and the lower crust produced the earlier high‐Nb and low‐Nb/Ta melts with little or no residual Ti‐rich phases; while the younger low‐Nb and high‐Nb/Ta magmas were melted under a water‐deficient system, in which Ti‐rich phases were retained in the source. Gener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intermediate–felsic volcanic rocks was genetically linked with the contemporaneous magma underplating event as a result of lithospheric thinning in the eastern NCB. 相似文献
29.
30.
为研究超长灌注桩桩侧与土体接触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采用大型界面剪切仪,开展混凝土与粉质黏土、粉细砂土接触界面剪切试验。针对钻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施工特点及后注浆工艺的应用,在混凝土与粉细砂土界面设置膨润土泥皮或膨润土泥皮与水泥浆,以研究泥皮及存在泥皮时注浆对界面剪切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应力随剪切位移增加逐步达到极限值,之后,剪切应力保持基本不变或出现软化现象;土体类型及法向应力大小对界面剪切力学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粉细砂土-混凝土界面摩擦角与土体有效内摩擦角相近,存在泥皮时,界面摩擦角降低达40%,泥皮的润滑作用较大地削弱了界面的剪切性能;存在泥皮情况下,注浆后界面摩擦角较泥皮界面提高近1倍,水泥浆的注入不仅消除了泥皮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界面剪切性能,提高其抗剪强度;泥皮及注浆对界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亦有较大的影响;界面剪切作用对土体具有一定的影响范围,并在接触界面附近土体中逐渐形成剪切破坏带,剪切过程中界面呈现出由剪切位移阶段逐步过渡至剪切滑移阶段;此外,在剪切过程中,不同界面类型的土体变形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