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71篇 |
免费 | 1035篇 |
国内免费 | 17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20篇 |
大气科学 | 1122篇 |
地球物理 | 1016篇 |
地质学 | 2872篇 |
海洋学 | 820篇 |
天文学 | 177篇 |
综合类 | 446篇 |
自然地理 | 6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48篇 |
2022年 | 325篇 |
2021年 | 390篇 |
2020年 | 303篇 |
2019年 | 368篇 |
2018年 | 299篇 |
2017年 | 339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365篇 |
2014年 | 419篇 |
2013年 | 381篇 |
2012年 | 392篇 |
2011年 | 404篇 |
2010年 | 383篇 |
2009年 | 330篇 |
2008年 | 293篇 |
2007年 | 281篇 |
2006年 | 267篇 |
2005年 | 214篇 |
2004年 | 129篇 |
2003年 | 118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28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12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08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83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4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海牛鼻子梁镍矿勘查区闪长岩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牛鼻子梁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中产出的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分析,以便对岩石的成因及南祁连造山带对柴达木盆地的俯冲效应予以研究。闪长岩中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361±3 Ma(MSWD=0.049),即晚泥盆世。岩石地球化学方面,SiO_2含量为53.44%~58.27%,Na_2O+K_2O为4.80%~6.39%,K_2O/Na_2O比值为0.33~0.97,显示出富钠的特征,岩石由钙碱性序列向高钾钙碱性序列过渡。微量元素原地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显示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及轻稀土,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Zr),同时Th含量介于2.03×10~(-6)~6.57×10~(-6)之间,Th/Ta比值为2.73~12.82之间,显示为壳幔混染作用的产物,另外据闪长岩中发现的辉长岩包体也表明了壳幔岩浆的混合。闪长岩Hf同位素显示,岩石的ε_(Hf)(t)值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介于±6.41~±9.36和714~878Ma之间。上述结果表明,岩体的原始岩浆是一种幔源物质为主,混合新生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岩石构造背景的研究,认为牛鼻子梁闪长岩岩体形成于南祁连向柴达木板块俯冲碰撞后伸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长兴组岩溶成因的认识,地质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成像测井、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发现,普光气田长兴组发育大规模溶沟、溶洞、囊状溶洞、岩溶角砾岩;P/T界线附近长兴组溶蚀灰岩碳同位素发生严重负偏移;长兴组顶见不整合面,成像测井岩溶相带划分明显;长兴组顶部存在地层缺失。综合分析认为,普光气田长兴组发生过表生岩溶作用,长兴阶晚期重大海退事件是引起表生岩溶的主要因素。长兴组长期接受表生岩溶作用的改造,除形成台地边缘礁滩相储集层外,在礁滩欠发育的台地内部和台地前缘上斜坡等区带,是寻找不整合岩溶储集层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93.
南海季风型海-气耦合模态的时空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NCEP/NCAR的海表温度(SST)、海面10 m风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用联合SVD(CSVD)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南海的海气耦合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季节的海-气耦合模的年际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模态为最显著模态,模态协方差贡献比在四季均超过80%,空间上SST表现为与南海等深线相一致的海盆模态,风场上主要表现为弱的冬季风或弱的夏季风,各个季节的海-气耦合模态都主要反映了SST-蒸发-风反馈这样1种正反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而且冬季风期间这种相互作用要更强烈些。时间系数均主要表现为一致的上升趋势和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以及与ENSO相关的年际变化特征。冬、夏季弱的季风对应暖SST的特征体现了这种耦合模态隔季相关的特征,都对应夏季华南旱(涝)、江南涝(旱),华北、山东半岛旱(涝),东北涝(旱)这样1种波列状的旱涝相间分布。 相似文献
994.
The inverted charge structure formation of a hailstorm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Advanced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ARW) model coupled with electrification and discharge schemes. Different processe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inverted charge structure in different storms and regions. A dynamical-derived mechanism of inverted charge structure formation was confirmed by the numerical model: the inverted structure was formed by strong updraft and downdraft under normal-polarity charging conditions such that the graupel charged negatively in the main charging region in the middle-upper level of the clou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e storm presented a normal charge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hail-fall; while during the hail-fall stage, it showed an inverted charge structure—negative charge region in the upper level of the cloud and a positive charge region in the middle level of the cloud—appearing at the front edge near the strong updraft in the hailstorm. The charging processes between the two particles mainly occurred at the top of the cloud, where the graupel charged negatively and ice crystals positively due to the strong updraft. When the updraft air reached the top of the storm, it would spread to the rear and front. The light ice crystals were transported backward and forward more easily. Meanwhile, the positively charged ice crystals were transported downward by the frontal subsidence, and then a positive charge region formed between the ?10 and ?25°C levels. Subsequently, a negative charge region materialized in the upper level of the cloud, and the inverted charge structure formed.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文利用1951~2008 年NCEP/NCAR 再分析资料, 通过绕流和爬流方程, 将高原附近表层风场分解为绕流分量和爬流分量两部分, 计算出了实际大气中的绕流和爬流运动的强度, 分别探讨它们的气候态特征。结果表明:高原主体年平均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并在高原西南部(32°N, 75°E)附近产生分支, 分支点下游的高原主体南部和北部分别表现为气旋性和反气旋性流型;年平均的爬流分量场沿喜马拉雅山脉辐散, 高原主体为偏南上坡风, 东北部为偏北上坡风。夏季绕流场为气旋式流型, 中心位于高原中部(35°N, 90°E)附近;秋季绕流场围绕高原地形边缘基本为一个反气旋流型。夏季, 高原主体偏南风爬流与偏北风爬流在高原南北中线附近辐合, 除夏季外, 沿高原南侧喜马拉雅山脉为爬流辐散区。高原主体和高原附近的关键区内, 绕流和爬流存在不同的季节循环特征。从绕流和爬流分解公式出发, 本文详细探讨了表面流场的绕流和爬流运动各分量对地形高度及地形梯度的依赖性:经向绕流与纬向绕流比值、经向爬流与纬向爬流分量比值为仅依赖于地形高度的定常值。年平均的绕流及爬流矢量强度随着所处地形高度的升高而逐步增强;从区域分布的角度而言, 高原附近绕流强于爬流的区域范围较广, 绕流占主导地位。地形纯动力强迫产生的爬流运动与观测资料中高原附近的垂直运动具有很高的位置对应关系, 但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7.
998.
天堂寨风景区西庄地热田经过普查和勘探,打成一口单井自流量为319.04m^3/d,井口水温54℃的热水井,水质类型为含氧锂偏硅酸硫酸钠钙型中低温高矿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探明地热田最大允许开采量为648m^3/d,地热田产热能力为1.084MW,属于小型地热田。 相似文献
999.
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1900~1994年的资料,以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及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归纳出几点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下白垩统为重要的找矿目的层,通过研究该套层位的结构特征,以期大致查明其深部发育情况,为盆地北部铀矿资源勘查与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测深数据的反演处理,获得了沉积盖层的电性结构模型,结合区内地质、岩石物性及钻孔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下白垩统由浅至深主要发育两层地电结构,上部罗汉洞组纵向反映为明显的"上高下低"相对中高阻电性层,底板埋深一般在200 m左右;下部华池-环河组与洛河组整体反映为相对高阻电性层,底板埋深500~950 m,厚度400~700 m,走向北西,总体表现为北东部薄、南西部厚、中部更厚的沉积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