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篇
  免费   757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测绘学   395篇
大气科学   728篇
地球物理   921篇
地质学   1978篇
海洋学   640篇
天文学   212篇
综合类   375篇
自然地理   43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63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58篇
  2017年   250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氧化锰矿物的生物成因及其性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的氧化锰矿物是原生矿物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是最具反应活性的一类矿物,决定着环境中许多物质的形态、迁移和转化,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形成机制和环境效应备受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环境中氧化锰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紧密相关,微生物作用可使自然环境中的Mn(Ⅱ)氧化速率提高105倍。参与Mn(Ⅱ)氧化的微生物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已知的典型锰氧化细菌分布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或厚壁菌门,它们均通过胞外聚合物中的多铜氧化酶来催化氧化Mn(Ⅱ)。细菌氧化Mn(II)成Mn(Ⅳ)是酶催化的两个连续的快速单电子传递过程,Mn(Ⅲ)在溶液中以与酶结合的瞬时中间态出现。生物形成氧化锰的最初形态为层状锰矿物,与δ-MnO2或酸性水钠锰矿很类似,且结晶弱,粒径小,锰氧化度高,结构中的八面体空穴多,因而比化学形成的氧化锰具有更强的吸附、氧化等表面活性。环境中Mn(Ⅱ)微生物氧化及形成的Mn(Ⅲ)中间体与碳、氮、硫等生命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的关系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992.
该文探讨了矿物热释氡的氡来源较多的原因是每(μm)~3次生含铀矿物或眇岩中有数量巨大的——m×10~n(n>4,m、n为自然数)个的铀离子或晶胞。本文并介绍了取自4210砂岩铀矿床的坑道、钻孔及其矿区内的河流、陡壁的271个样品矿物热释氡的特征:热释氡晕范围较矿体宽约几十米,在平面、剖面上都有热释氡晕存在,产状与矿体一致,与地层和冲刷面有一定交角。表明热释氧晕受层位、岩相、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这些特点,对指导技矿和分析矿床成因,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93.
超高压变质矿物的某些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指示了岩石短暂和快速抬升过程。文中报道了中国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硬玉石英岩矿物显微构造缺陷的透射电镜(TEM)和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研究结果。用TEM研究方法,在硬玉石英岩中硬玉包裹体内发现了亚微米级天然蒙钠长石(MA,C2/m)、高钠长石(HA,C)和低钠长石(LA,C)三种多形变体。表明岩石在折返过程经历过高温变质作用(>930℃),以及退变质过程的快速冷却;在石英包裹体内发现了纳米级柯石英和石盐子矿物,提供了柯石英转变为石英以及峰期变质条件下高盐流体存在的证据。"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OH/H2O)是以缺陷形式赋存于矿物结构中。FTIR分析结果显示硬玉、石榴石、金红石和石英中结构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00×10-6、(900~1600)×10-6、>2000×10-6和<4×10-6,硬玉石英岩全岩含水量为(490~600)×10-6,表明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过程中,地壳或原岩中的水可以通过这些NAMs携带到地球深部。该类显微构造缺陷可能是大陆碰撞造山带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局部弱化和深部断层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从江翁浪金矿中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江翁浪金矿是一个受构造控制明显的金矿床,金矿主要富集在受顺层剪切控制的强变形带内。本文通过对翁浪金矿控矿构造中变形岩石的宏观和微观变形特征分析,得出研究区顺层剪切带的运动学特征为逆冲型剪切,控制金矿产出的强变形带以韧性变形为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王岩  王登红  黄凡 《地质学报》2022,96(5):1724-1735
长江流域分布着我国很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在长江流域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保障国家的能源资源安全,同时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赢的目的,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已发现的128种矿产、14683处矿产地信息,总结了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长江领域矿产资源的时空演化规律。长江流域矿产种类较齐全,能源矿产总体不发育但页岩气有潜力,金属矿产以铁、有色金属为主,矿物类和岩石类非金属矿产都比较发育,水气矿产潜力很大。时间上,成矿历史悠久,按构造演化时段,可分为太古宙、元古宙、晚古生代、早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6个时段,以中生代和晚古生代为主要成矿期;空间上,可划分八大资源集中区,上游矿产地数量较多,但下游成矿密度更大。只要合理布局,科学谋划,加强法制,严格管控,通过矿产资源的高端开发利用,不但可以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也可以为环境保护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6.
文章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邦铺钼(铜)矿床辉钼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ICPMS)对辉钼矿进行了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辉钼矿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内部分馏明显.辉钼矿稀土元素不同程度地出现铕负异常和铈负异常现象,分析得出其铕负异常可能是继承了成矿流体自身铕亏损的特征,而铈负异常...  相似文献   
997.
化学背景与异常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表现在浓度和变差两个方面。在划分背景与异常时,把这两方面信息提取出来并作显化处理,使背景与异常的差别更大,以利划分,这就是C型转换的基本思想。介绍了C型转换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条件模拟和实际金矿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绿色高效的工艺方法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的高效分离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排放特征、来源与危害进行了分析;其次对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各类常见处理方法的原理、应用、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重点研究了离子沉淀浮选法的原理、起源、发展现状等,分析总结了离子沉淀浮选法应用于Cu2+、Pb2+、Zn2+有色金属工业废水中金属污染物脱除和水质净化分离的优势,在金属污染物的选择性富集、分离效率和工艺设备操作易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对于有色金属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而言,离子浮选工艺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构造-岩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金矿床受花岗岩类型及构造控制,使其分布很不均匀。金矿化集中发育在栖霞—掖县复背斜翼部的交代花岗岩中,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而在复背斜核部的重熔花岗岩中很不发育。本文通过构造-花岗岩的控矿作用,对本区金矿控制条件提出了新的看法:①构造-岩浆控制了金矿床的空间展布;②构造-岩浆演化控制了金矿的成矿演化;③内生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Chemistry of major and minor elements, 87Sr/86Sr, δD, δ18O and δ34S of brines were measured from Tertiary strata and Quaternary salt lakes in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The water chemistry data show that all oilfield brines are CaCl2 type. They were enriched in Ca2+, B3+, Li+, Sr2+, Br, and were depleted in Mg2+, SO4 2−,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se brines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ly circulated wa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δD and δ18O shows that all data of these brines decline towards the Global Meteoric Water Line (GWL) and Qaidam Meteoric Water Line (QWL), and that the intersection between oilfield brines and Meteoric Water Lines was close to the local spring and fresh water in the piedmont in the western Qaidam Basi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oilfield brines has initially originated from meteoric water, and then might be affected by water-rock metamorphose, because most oilfield brines distribute in the range of metamorphosing water. The 87Sr/86Sr values of most oilfield brines range from 0.71121 to 0.71194, and was less than that in salt lake water (>0.712), but close to that of halite in the study area. These imply that salt dissolution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In addition, all oilfield brines have obviously much positive δ34S values (ranging from 26.46‰ to 54.57‰) than that of salt lake brines, which was caused by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resulting in positive shift of δ34S value and depleteed SO4 2− in oilfield brines. Combined with water chemical data and δD, δ18O, 87Sr/86Sr, δ34S values, we concluded that oilfield brines mainly originate from the deeply circulated meteoric waters, and then are affected by salt dissolution, water-rock metamorphose, sulfate reduction and dolomitiz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migration. These processes alte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oilfield brines and accumulate rich elements (such as B, Li, Sr, Br, K and so on)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salt lake resources in the Qaidam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