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340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479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122篇
自然地理   1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段冶 《世界地质》2005,24(2):112-117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辽宁西部凌源大王杖子地区义县组下部大新房子层发现的本内苏铁类的细齿新似查米亚Neozamites denticulatus(Kryshtofovich et Prynada)Vachrameev化石新材料。文中对该种作了较详细的描述,并对新似查米亚属(Neozamites)的起源地(中心)及其在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东北)扩散途径等古植物地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万旭  李江风  曾杰  冉端  杨斌 《地理研究》2019,38(9):2173-2187
中国复杂的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控形成了当前中国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厘清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对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以往研究缺乏对中国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生态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性及形成机理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基于1995—2015年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尝试采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方法测度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并且综合运用重心分析、热点分析工具(Getis-Ord Gi*)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分析1995—2015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如下:① 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高于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生态环境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和经济集聚的城市群以及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研究期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② 1995—2015年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地区、新疆、重庆、贵州以及位于黄土高原的省份(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以及河南)境内,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省份以及东南部沿海地区省份;③ 土地利用程度对于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显著强于其他因子,东部季风区的社会经济和交通区位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力强于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生态大区过渡带;④ 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非线性增强作用和双因子增强作用两种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363.
The subsidence and exhumation histories of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re vigorously debated.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the subsidence history of the Mesozoic Qiangtang Basin with 11 selected composite stratigraphic sections and constrains the first stage of cooling us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a. Facies analysis, biostratigraphy, palaeo‐environment interpretation and palaeo‐water depth estimation are integrated to create 11 composite sections through the basin. Backstripped subsidence calculations combined with previous work on sediment provenance and timing of deformation show that the evolution of the Mesozoic Qiangtang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From Late Triassic to Early Jurassic times, the North Qiangtang was a retro‐foreland basin. In contrast, the South Qiangtang was a collisional pro‐foreland basin. During Middl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times, the North Qiangtang is interpreted as a hinterland basin between the Jinsha orogen and the Central Uplift; the South Qiangtang was controlled by subduction of Meso‐Tethyan Ocean lithosphere and associated dynamic topography combined with loading from the Central Uplift. Detrital apatite fission track ages from Mesozoic sandstones concentrate in late Early to Late Cretaceous (120.9–84.1 Ma) and Paleocene–Eocene (65.4–40.1 Ma). Thermal history modelling results record Early Cretaceous rapid cooling; the termination of subsidence and onset of exhumation of the Mesozoic Qiangtang Basin suggest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crustal thickening in central Tibet probably initiated during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 times (150–130 Ma), involving underthrusting of both the Lhasa and Songpan–Ganze terranes beneath the Qiangtang terrane or the collision of Amdo terrane.  相似文献   
364.
荒漠化地区水热通量变化特征和气候学足迹对理解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及水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科尔沁沙地一条梯级生态带为研究区,运用2017年3-12月大孔径闪烁仪和自动气象站数据对研究区不同时间尺度水热通量和通量源区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热通量日变化特征明显,各分支能量占比不同。晴天近地表能量各项分支曲线均呈显著单峰状,多云天水热通量变化无显著规律;水热通量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显热通量值小于春季、秋季和冬季,潜热通量夏季最大,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最小;小时尺度和日尺度上源区变化较大;季节尺度上,源区面积春季 > 秋季 > 夏季,季节尺度间源区差异较小时尺度和日尺度降低;结合梯级生态带内下垫面类型看,生长季源区以光径中段的玉米农田占比最大,沙丘和草甸下垫面次之,光径内小型湖泊所占源区比例较小。不同月份各下垫面类型占比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365.
Gao  Wenlan  Duan  Keqin  Li  Shuangshua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6):971-98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Among the most devastating extreme weather events, cold surge (CS) events frequently impact northern China.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extreme weather events will...  相似文献   
366.
Duan  Hu  Jin  Songjun  Li  Fuhua  Zhang  Xiaojun  Xiang  Jianhai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18,36(6):2368-2378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As in vertebrates, brains play key roles in rhythmic regulation, neuronal maintenance,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elease of hormones in...  相似文献   
367.
基于对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总可水解氨基酸(THAA)的含量、组成、构型及分布特征的系统研究,通过氨基酸碳氮归一化产率(THAA-C%,THAA-N%)、降解因子DI、反应活性指数RI以及D型氨基酸占比(D-AA%,摩尔百分比)等指标结合碳氮比(TOC/TN)、碳稳定同位素(δ13C)探析了胶州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降解状态,利用细菌源有机质及胞外肽酶活性(EEA)探讨了微生物在有机质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与贡献。结果表明,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氨基酸平均含量为(7.60±3.64)μmol/g,在陆源与海源混合影响下,其水平分布呈现湾内高于湾外、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特点,表明湾内东部陆源输入对沉积物THAA具有较高贡献。THAA-C%、THAA-N%、DI、RI以及D-AA%等指示因子均显示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降解程度呈现湾外高于湾内、湾内东部高于西部的变化趋势,有机质来源、微生物活性与上覆水水深共同影响了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细菌源有机碳的贡献率为(29.35±18.73)%,其水平分布显示出湾内西部与湾外相近且高于湾内东部的特点。细菌胞外肽酶活性(EEA)平均为(0.81±1.31)nmol/(g·h)(以MCA计),整体分布趋势与细菌贡献率相反,呈现湾内东部高于湾内西部和湾外的特性。沉积物中有机质的不同海源、陆源占比决定了有机质的可降解性,而有机质的降解程度进一步影响了细菌源有机质的贡献与胞外肽酶活性。  相似文献   
368.
1992年福建省地震局无线遥测地震台网开始正式运行。本文对在台网日常维修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69.
人才与环境     
人才的成长必然要受到所处环境的的制约, 特别是社会环境, 它对人才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才主体利用环境, 特别是社会环境成长的过程, 是主体适应客体, 改造客体以获得锻炼、增长才干的社会实践过程。成才主体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社会环境中有利于自我成长的积极因素, 克服不利于成长的消极因素, 顺应时代潮流, 顺境中不自满, 逆境中不自馁, 努力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 使自己成为更高层次的人才。  相似文献   
370.
青色草原种畜场硅藻土矿产于以更新世玄武岩为基底的盆地中,硅藻土矿体呈近水平层状产出,总体形态为偏长的透镜体。区内有优质的硅藻土及硅藻粘土两个品级矿石。据孢粉及硅藻化石研究可知矿床形成于晚更新世温干的浅水环境。矿区硅藻土品质优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