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0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228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542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基于美国NGA强震观测数据库中描述场地的不同指标,定义了五种不同的"基岩"场地类型,得到了相应的数据集;同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世界范围内对应不同"基岩"定义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并研究了不同场地划分标准造成的基岩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2.
唐幼纯  韩凤银  高原  王伟君  李丽 《地震》2002,22(3):77-80
单键群(SLC)方法是分析地震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工具,根据SLC特征参量的时间滑移计算,对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地震活动事实表明, SLC分析及有关的SLC特征参量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地震活动的特征,并可用来进行地震趋势分析。研究认为,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可能将较强。  相似文献   
113.
1988年澜沧、耿马大震的预报和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大震前进行中、短临阶段预报及大震现场预报的主要思路、方法和依据。中期预报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活动特征、大震的47年重现周期和应变能的积累;短临预报的主要依据是:滇西南地震活动中心的动态演变、M_L≥5.0级地震震中定向迁移及地震活动过程。大震后现场跟踪预报和最大强余震震级判别主要用了∑√E—lgt和b值截距法。最后本文对预报情况进行了总结和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4.
    
Ju  Yanbing  Wang  Aihua  You  Tianhui 《Natural Hazards》2014,75(2):347-379

With the increasing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emergency events, emergency management (EM) has been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management science. One of the major activities of EM is to evaluate and select the most desirable emergency alternativ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framework combining the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method, the 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 technique, and 2-tuple linguistic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L-TOPSIS) method to solve the emergency alternative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problem. This study has been done in three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we use DEMATEL technique to obtain the network relation map (NRM) among emergency alternative evaluation criteria or sub-criteria. In the second stage, we use ANP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weight of each sub-criterion based on the NRM among emergency alternative evaluation sub-criteria. In the third stage, the ratings of emergency alternative with respect to each sub-criterion are described by linguistic items, and the TL-TOPSIS method is used to rank the emergency alternative. Finally, a practical example of urban fire emergency alternative selection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15.
    
We developed a GPU based single-pulse search pipeline(GSP)with a candidate-archiving database.Largely based upon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open source PulsaR Ex...  相似文献   
116.
城市热岛效应和迁址对赤峰站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玉琴  张少文  尤莉  徐玉强 《气象》2009,35(12):96-101
选取赤峰站和周围3个站1959-2007年年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热岛效应和迁址对赤峰站温度的影响.结果认为,迁址前赤峰站受到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热岛效应使得赤峰站平均温度上升了0.7℃.热岛效应强度呈增强的趋势,增温率为0.29℃/10年.迁址后热岛效应消失,升温幅度减小,使得温度变化趋势出现了不连续现象,同时导致了气候变暖突变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7.
云南暴雨涡散场动能转换函数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6年云南主汛期(6-8月)逐日散度风动能和旋转风动能之间的转换函数C(KD,KR)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分析了C(KD,KR)各项Af、Az、B、C在动能转换函数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层内C(KD,KR)>0,同时对流层低层的C(K,KR)>中高层的C(KD,KR)之和.极易出现暴雨过程;Af项在整个动能转换中起主要作用,71%的Af与C(KD,KR)具有相同的符号,Az项和B项在动能转换中起振荡作用,Az+B控制着29%的动能转换方向。  相似文献   
118.
雨雪冰冻天气多普勒雷达产品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福建省西部北部出现了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利用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回波顶高、径向速度、垂直风廓线等产品对此次雨雪冰冻天气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分析发现:①冰晶和雪的回波强度通常比连续性降水回波弱,在反射率图上,回波表现为边缘毛松,丝缕状纹理结构明显,边缘模糊不清,没有确定的边界;②回波顶高和零度层较低,因为垂直方向大气相对较稳定,不利于对流发展,降水粒子没有发展到高空;③在径向速度图上存在牛眼,说明在低空有急流存在。在低层有环形的零速度线,中高层的零速度线为倒"S"形,表明低层有风切变存在,中高层有冷平流;④风廓线图上高层为西南风,中层为西北风,低层为西南风,近地层为东北风。说明从近地层到高层为"冷-暖-冷-暖"的层结结构,有利于冻雨天气形成。  相似文献   
119.
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地壳结构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阿尔泰—阿尔金地学断面的地震纵、横波资料,建立了地壳速度及泊松比结构. 测区的地壳具有明显的三分结构特征,其纵波速度自上而下依次为6.0~6.3km/s、6.3~6.6km/s及6.9~7.0km/s;阿尔泰南缘的地壳最厚,为56km,准噶尔盆地的地壳最薄,为46km,大部分地区的地壳厚度为50km 左右. 准噶尔盆地与天山之间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为7.7~7.8km/s ;阿尔泰南缘及塔里木盆地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较高,为7.9~8.0km/s. 测线南部,包括东天山及塔里木东缘,自地表至30km深处的地壳纵波速度低,泊松比为0.25,表明上地壳主要为石英及花岗质成分;而测线北部(包括阿尔泰及准噶尔盆地)的中、上地壳则呈现较高的泊松比(0.26~0.27),可能为基性地壳的体现. 厚15~30km的下地壳纵波速度(6.9~7.0km/s)较高,泊松比为0.26~0.28,可能以镁铁质的麻粒岩成分为主. 位于天山及其南侧地壳中部的低速层(VP=5.9km/s, σ=0.25)则可能为晚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中的花岗质侵入岩.  相似文献   
120.
共反射元弧叠加方法在火山岩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规叠加方法假设叠加的地震道集的反射波来自地下同一个反射点,而地表观测到 的反射波场在空间上小于菲涅尔体范围是不可分辨的. 本文根据火山岩体特征,用元弧描述 火山岩的反射界面. 将来自菲涅尔体范围内的反射波沿着元弧界面求和,进而扩大叠加次数 ,达到增加反射信号能量提高地震反射波的叠加成像质量的目的. 文中给出了反射波走时参 数与地下元弧反射界面之间的联系和叠加实现的步骤. 计算结果表明,元弧叠加方法能够提 高剖面的信噪比,增加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