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79篇 |
免费 | 987篇 |
国内免费 | 17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60篇 |
大气科学 | 758篇 |
地球物理 | 810篇 |
地质学 | 2656篇 |
海洋学 | 765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306篇 |
自然地理 | 5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268篇 |
2021年 | 312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231篇 |
2017年 | 262篇 |
2016年 | 282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251篇 |
2013年 | 335篇 |
2012年 | 360篇 |
2011年 | 342篇 |
2010年 | 350篇 |
2009年 | 356篇 |
2008年 | 328篇 |
2007年 | 333篇 |
2006年 | 345篇 |
2005年 | 260篇 |
2004年 | 192篇 |
2003年 | 166篇 |
2002年 | 142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地质构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进行1∶50 000地质填图基础上,通过对地质构造现象野外的详细观测,运用持平投影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等方法对主要断层面擦痕和断层两侧不对称褶皱枢纽以及褶皱两翼产状进行统计分析和构造解析,结合区域沉积资料和地质年代学资料,对该区构造进行构造序列分析,并探讨南大巴山构造带的变形时限、动力学机制及其演化。研究表明:南大巴山西北段镇巴—下高川地区断裂构造特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推覆兼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与逆冲推覆构造相关褶皱多为轴面东倾西倒的同斜褶皱和斜歪褶皱,而且由东向西褶皱紧闭程度逐渐减弱,表明逆冲推覆方向由东向西,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该区是在印支期扬子地块与秦岭造山带全面碰撞造山作用基础上,在燕山期中—晚期整个大巴山构造系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大规模的陆内造山,形成了现今的构造几何形态,其中右行走滑构造是燕山期中—晚期(J3-K2)逆冲推覆构造持续向西南推移过程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952.
953.
气候变暖情景下黄河上游径流的可能变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根据水文气象台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全球变暖情景下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温度、降水和径流的变化状况, 并采用假定气候组合对未来数十年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的径流变化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黄河上游的温度与全球变暖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 近几十年来, 流域各个地方的温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降水变化因流域各地所处位置、地势、地形的不同而差异较大, 受温度上升和主要产流区域降水大幅减少的影响, 近10余年来黄河上游的径流量呈持续递减的态势. 在未来几十年, 如果遭遇到气温升幅与降水减幅较大的"暖-干"气候组合时, 流域产水量将有较大的减幅; 当气温变化不大而降水增幅较大时, 流域产水量将有明显的增加, 同时由于冰雪及冻土融水的补给, 此气候情景下黄河上游唐乃亥以上流域径流量的增幅还将略大于降水量的增幅. 相似文献
954.
本在震源为双侧线状断层破裂模型的假定下,根据震源理论和波谱随空间坐标的展开式,得到了场地两点地震动Fourier谱的表达式Ab(f)=Aa(f)exp(a1δ0 a2δθ,中提出了将双侧破裂模型分解为两个单侧破裂模型计算双侧破裂模型a1和a2的数值方法,以一次地震(M=6)为例,分析了双侧破裂模型对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影响,计算了 a1和a2的实部和虚部以及孔径随震中距,方位角和频率变化的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955.
956.
957.
Data on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 and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SSA) derived from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MODIS) and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OMI) measurements,respectively,are used jointly to examine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 Asia.The seasonal signals of the total AOT are well defined and nearly similar over the land and over the ocean.These findings indicate a natural cycle of aerosols that originate primarily from natural emissions. In contrast,the small-sized aerosols represented by the fine-mode AOT,which are primarily generated over the land by human activities,do not have evident seasonalscale fluctuations.A persistent maximum of aerosol loadings centered over the Sichuan basin is associated with considerable amounts of fine-mode aerosols throughout the year.Most regions exhibit a general spring maximum. During the summer,however,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the most marked over north central China.This occurrence may result from anthropogenic fine particles,such as sulfate and nitrate.Four typical regions were selected to perform a covariation analysis of the monthly gridded AOT and SSA.Over southwestern and southeastern China,if the aerosol loadings are small to moderate they are composed primarily of the highly absorptive aerosols. However,more substantial aerosol loadings probably represent less-absorptive aerosols.The opposite covariation pattern occurring over the coastal-adjacent oceans suggests that the polluted oceanic atmosphere is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indward terrestrial aerosols.North central China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dust aerosols that show moderate absorption.This finding may explain the lower variability in the SSA that accompanies increasing aerosol loading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958.
959.
960.
微动探测方法是在背景噪声成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其根据获取野外数据的观测台站方式分为微动阵列方法和微动单台方法.本文综述了前人对微动探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微动阵列方法采用频率波数法或空间自相关法从微动信号中提取频散曲线,进而反演获得地下横波速度结构.微动单台方法即H/V谱比法以三分量台站为观测基础,对水平分量信号与垂直分量信号进行傅里叶谱比,以此估算沉积层厚度、获得共振频率以及场地放大因子等.目前微动探测发展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例如瑞雷波与勒夫波浅层探测理论方法、同时考虑基阶和高阶面波的影响进行多阶面波反演方法研究以及H/V谱比曲线与频散曲线联合反演方法研究等,从而提高微动探测方法浅层探测精度以满足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的需求,加深探测深度为透明地壳、地下第三空间的精细探测提供一种新型地球物理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