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439篇
地球物理   797篇
地质学   1403篇
海洋学   422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53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云南地区强震分布的深部地球介质背景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云南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和热结构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结果,讨论了云南地区大地震发生的深部地球介质构造背景.结果表明,上地壳高速区、壳内低速区或高导层、上地幔局部上隆、高热活动、深大断裂等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存在,与云南地区大地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6,7级大震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而是发生在一些具有某种深部介质构造背景的地区.5级及其以下地震的活动无显著的介质构造背景存在,其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相似文献   
992.
由矩张量反演得到的海南东方震群的震源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记录的1992年6~8月海南省东方县附近发生的地震震群中的12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构成每次地震震源参数的主要部分是纯剪切分量.这些地震的主压应力轴与主张应力轴,分别落在北西-南东方向与北东-南西方向,且均接近水平.这种方向性的一致性反映了这些地震具有相似的构造应力环境.   相似文献   
993.
鉴别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随机性的广义Relek-Sacks检验a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忠良 《地震学报》1999,21(5):487-494
为鉴别强震活动究竟是否真正具有10年尺度的周期性,推广了Rydelek-Sacks检验方法.检验中对每一次地震使用发震时间与一个参考时间尺度的比值来构造一个单位长度的相位矢量,把所有地震的总相位矢量与布朗运动产生的总相位矢量进行比较,用来判断所看到的周期性究竟是真正的周期性,还是由于随机排列造成的假象.用这种方法考察了地球动力学和地震预测研究中的两个假说:一个是Romanowicz提出的走滑型和逆冲型大地震以20~30年周期交替地占主导地位的假说;另一个是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强震活动具有10年左右的活跃期的假说.检验以95%的置信水平,对前一个假说给出否定的结论,而对后一个假说给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用无Qem>谱方法测定震源谱的高频衰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表示为震源时间函数、传播算子和散射/衰减算子的褶积.在传播算子与频率无关、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效应可以用一个以Q-1= Q1-1+(Q2)-1的方式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位移谱的组合,可以直接估计震源谱;而Q值对地震图的影响,在频谱的组合中被自动消去.用这种算法处理了1988年中国云南省澜沧-耿马地震5次余震的近震源宽频带地震记录.对ML=3.0和ML=3.5余震的处理结果表明,由不同台站上的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得到相同的高频衰减趋势.对MS=6.7的强余震处理结果表明,可以从不同的地震台站上得到相同的震源参数,所估计的参数值也与用经验格林函数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这些余震震源谱的高频部分呈现出典型的f -衰减. 其中,对ML=3.0余震有 3;对MS=6.7和ML=4.0余震有 2;而对ML=3.5和另一个ML=3.0余震有 2.5. MS=6.7余震的拐角频率表明,它的震源尺度较小,意味着该余震是一个面积较小但强度较高的障碍体的破裂.   相似文献   
995.
本论文以东非海岸鲁伍马、坦桑尼亚及拉穆盆地为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揭示了渐新世构造事件—古地貌特征—沉积系统的耦合关系,服务研究区油气勘探选区。结果表明,(1)板块构造事件控制宏观地貌格局及沉积环境变化。随着印度—塞舌尔板块与非洲板块分离,印度洋逐渐扩张,海水南侵,沉积环境由陆相变为海相。由于Afar地幔柱作用及地层抬升等作用,东非海岸整体呈西高东低地貌格局;(2)洋中脊扩展及断层活动控制盆地隆坳格局及沉积体系宏观展布规律。研究区发育西部坳陷带、中部斜坡带及东部深海平原带,东部Davie东及Davie西断层构成Davie构造带。从西向东依次发育 4 大河流—三角洲—海底扇沉积体系;西部坳陷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中部斜坡带发育海底扇,东部深海平原带以半深海—深海泥最为常见,沉积体系多发育在Davie构造带以西;(3)次级断层活动影响沉积体系的发育规模及分布。沉积体系多发育在西部坳陷带及中部斜坡带的凹陷中。因凹陷及次级断裂影响,鲁伍马盆地北部、坦桑尼亚盆地南部沉积体系呈北偏特征,而拉穆盆地具南偏趋势。  相似文献   
996.
GIS基础空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点集拓扑学基础上,分析了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拓扑关系、方向关系、度量关系,并对各关系的基本划分与识别规则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97.
海南省气象台热带气旋业务系统收集了1949年以来所有的热带气旋资料,以及对海南岛产生灾害影响的海南岛风、雨实况资料,集成了海南省气象台现有的关于热带气旋的科研成果和预报工具, 集资料查询、分析、预报于一体; 充分利用数据库及SQL语言强大的检索功能、WINDOWS友好的用户界面、网络等计算机软件资源  相似文献   
998.
王忠良  何密  叶珍  粘永健 《遥感学报》2020,24(3):277-289
高光谱压缩感知(HCS)对于解决机载或星载高光谱数据的存储与实时传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线性混合模型(LMM)已被成功应用于HCS;然而,由于光照条件、地形变化以及大气作用等的影响,所获取的地物光谱会发生扰动,从而限制了HCS重建质量的提高。在LMM基础上,通过引入光谱修正项来修正光谱扰动,提出了光谱扰动修正的LMM (SPC_LMM);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SPC_LMM的HCS (HCS_SPC_LMM)方法。该方法在采样端仅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光谱维压缩采样,基于压缩采样数据,将SPC_LMM应用HCS的重建,利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分别估计SPC_LMM中各分量的最优值,以获得最优的高光谱图像重建质量。实验结果表明,HCS_SPC_LMM能够获得优于其他典型HCS方法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999.
蔡宗仁  郎德先 《测绘学报》1993,22(4):263-269
新近研制的国产TDJ7型陀螺经纬仪,采用永磁直流陀螺马达,计算机采集处理数据技术和光电积分自动测量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现代陀螺寻北系统。本文根据试验观测的大量数据,对其因温度效应和应用参数引起的系统误差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定点步进定间距计算改正、合理确定扭力零位权、优化求解角度当量值和扭力矩系数等措施,从而有效地减小了系统误差,显著提高了仪器的定向精度。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改进的连续亨明方法对兰州市城关区有张掖地区进行场地类型的图象识别。结构表明,将图象识别方法用于场地类型的划分是可行的。它不仅改进了以往经验的、宏观的工作方法,而且在方法上实现了数值和计算机化,在增进识别能力的同时,提出了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利用图象识别方法可以综合分析地质构造、场地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或特征,并对特征进行选择,定量地对场对类型进行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