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74篇 |
免费 | 6982篇 |
国内免费 | 98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11篇 |
大气科学 | 7658篇 |
地球物理 | 9147篇 |
地质学 | 19632篇 |
海洋学 | 4941篇 |
天文学 | 1456篇 |
综合类 | 4078篇 |
自然地理 | 47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8篇 |
2023年 | 734篇 |
2022年 | 1785篇 |
2021年 | 2141篇 |
2020年 | 1729篇 |
2019年 | 2058篇 |
2018年 | 2149篇 |
2017年 | 1985篇 |
2016年 | 2266篇 |
2015年 | 2073篇 |
2014年 | 2472篇 |
2013年 | 2339篇 |
2012年 | 2360篇 |
2011年 | 2397篇 |
2010年 | 2490篇 |
2009年 | 2330篇 |
2008年 | 2219篇 |
2007年 | 2059篇 |
2006年 | 1661篇 |
2005年 | 1524篇 |
2004年 | 1162篇 |
2003年 | 1103篇 |
2002年 | 1026篇 |
2001年 | 1064篇 |
2000年 | 1194篇 |
1999年 | 1571篇 |
1998年 | 1243篇 |
1997年 | 1185篇 |
1996年 | 1080篇 |
1995年 | 947篇 |
1994年 | 811篇 |
1993年 | 731篇 |
1992年 | 577篇 |
1991年 | 466篇 |
1990年 | 338篇 |
1989年 | 317篇 |
1988年 | 274篇 |
1987年 | 158篇 |
1986年 | 144篇 |
1985年 | 97篇 |
1984年 | 102篇 |
1983年 | 76篇 |
1982年 | 65篇 |
1981年 | 58篇 |
1980年 | 41篇 |
1979年 | 36篇 |
1978年 | 11篇 |
1977年 | 11篇 |
1958年 | 30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甘肃老虎山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的老虎山闪长岩侵位在晚奥陶统阴沟群砂板岩中,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23.5±2.8Ma,是中志留世侵位的。老虎山闪长岩属于钙碱性岩系,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Ce/Yb比值大于13,Th/Ta比值大(13~42),在微量元素分布图中呈现明显的Nb负异常,具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的特征。虽然老虎山闪长岩具有岛弧地球化学特征,但并不能认为它就产于岛弧环境,因为,在奥陶纪末期,早古生代的北祁连洋盆已经发生闭合,华北板块与柴达木板块已发生碰撞。因此,老虎山闪长岩是造山后侵位的,其成因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22.
223.
对麻栗坡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W、Sn、Pb、Zn、Cu等主要成矿元素不完全服从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而表现出多重分形结构特征。因此,采用传统的地质统计学方法提取异常显然不能客观地反映区域的成矿元素分布特征。本文引用了C-A多重分形模型来研究该地区成矿元素特征,并有效提取各元素异常下限值,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成矿潜力进行初步预测。实践表明,分形方法所提取的剩余异常与研究区的矿产分布较为相符,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成矿元素分布规律,为研究区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导出了固液两相流体中球空泡的振荡方程,并用数值方法讨论了固体颗粒对它泡运动及泡壁压强的影响,得到了固相浓度、颗粒尺寸等因素与空泡运动之间的定性关系。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液体与颗粒之间力的双向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225.
地理信息与制图信息的表达方式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实现两种信息的一体化表达,从制图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单要素的制图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图制图表达方法;最后以该制图表达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制图信息的增量式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6.
227.
根据2005—2017年卫星遥感反演的太湖蓝藻水华信息,利用区域气象观测数据分析各类气象因子对太湖蓝藻深水华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日平均气温为0~35℃区间内会出现蓝藻聚集现象,其中最适宜气温区间为15.1~35℃,该区间内累计出现蓝藻水华的面积占比达90%、出现大面积蓝藻水华占比达93%;②在卫星观测到蓝藻前6h,平均风速为0.2~4.8m/s区间内能观测到蓝藻水华,其中最适宜的平均风速区间为0.5~3.4m/s,该区间内蓝藻水华累计出现次数占比达94.7%,大面积蓝藻水华主要出现在平均风速2.0m/s的情况下,占比89%;③降水总体上呈负效应,但在观测到有大面积蓝藻水华的情况下,前24h有小雨(10mm)的情形与总降水次数之比达88%,说明小雨的适度扰动有利于形成大面积蓝藻水华;④日照充足有利于蓝藻生长,但并非蓝藻水华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多元回归综合气象指数模型,拟合结果较好,通过了0.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28.
李立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5(1):15-20
根据《中国海湾志》所提供的生物数据,分析了中国由北向南四大主要海湾集群(辽东半岛东部海湾、上海市和浙江省北部海湾、浙江省南部海湾、海南省海湾)的生物分布现状,并采用Jaccard指数和sβim多样性指数计算比较了这4个海湾的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海湾的生物分布,在生物数量上和特有种数量上并不完全符合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增的趋势,而且辽东半岛海湾邻近的黄海特殊海流特性给这里带来较特殊的生物分布.中国4个海湾的数据有条件的支持几何限制因素假说.同时,人类活动显然对海湾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9.
二维小波变换在消除相干噪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干噪声常使地震记录中的反射同相轴模糊不清,使得处理解释难以进行。而常规的各种f-k滤波技术不能对其有效地消除,且每种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容易产生人为假象,使信号发生很大畸变。我们的技术是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把二维地震信号变换到有关频率、时间、波数、空间的一个四维函数。根据信号和相干噪声在频率、时间、波数、空间等方面的局部差异来达到滤波的目的。经过对实际炮集数据的处理表明该方法比f-k滤波技术消除噪声的效果要好,信号的畸变程度更低,并且没有任何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30.
新疆罗布泊地区凝结水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称重法,在高含盐量的罗布泊北部凹地首次进行了凝结水的野外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罗布泊地区凝结水的生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罗布泊存在凝结水;2005年7月、10月、12月3次监测时期里日均凝结水量分别为0.293,0.127,0.275 mm;凝结水来源于空气中的水气和深部土壤水分;发生的时间基本在晚上22∶00至次日凌晨8∶00;影响凝结水产生的主要因素为近地面大气温度与地表土壤温度差、空气相对湿度、冻结期等,土壤的高含盐量也有利于凝结水的生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