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3篇
  免费   1345篇
  国内免费   1716篇
测绘学   686篇
大气科学   1462篇
地球物理   1629篇
地质学   3428篇
海洋学   1002篇
天文学   371篇
综合类   729篇
自然地理   8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322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38年   2篇
  193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流域输出是湖泊碳埋藏的重要驱动因子,而喀斯特地区无机碳循环具有反应迅速且对人类活动影响敏感的特点.在流域开发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喀斯特地区湖泊有机碳和无机碳的来源、含量与埋藏通量可能会出现同步变化的协同模式.本文以云南省石林喀斯特地区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两个中型湖泊(长湖、月湖)开展对比分析,通过对沉积物钻孔的土壤侵蚀强度(磁化率)、流域外源输入(C:N比值)、水动力(粒度)、营养盐(总氮、总磷)、藻类生产力(叶绿素色素)等代用指标的分析,结合监测数据和历史资料重建了两个湖泊环境变化的近百年历史,并定量识别了有机碳和无机碳埋藏响应流域开发的变化特征与协同模式.沉积物磁化率和C:N比值结果揭示了流域地表侵蚀和外源输入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总氮和总磷含量记录了长湖和月湖营养水平上升的长期模式.在流域森林覆被较高(33.43%)的长湖中,全岩和有机质C:N比值分别与磁化率信号呈显著正相关(r=0.95和0.89,P<0.001),且与无机碳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94,P<0.001和r=-0.52,P=0.01),反映了森林植被退化时流域碳输出的减少对沉...  相似文献   
42.
MODIS遥感监测滇池蓝藻水华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中分辨率的MOD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源,运用蓝藻水华在蓝波段、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使用假彩色合成法(RGB:6-2-1)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的蓝藻水华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星地同步试验,证明了该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其中假彩色合成法通过色彩差异表现蓝藻水华,具有视觉效果较好的优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则以数值大小的方式区别水华浓度,该方法建立反演模型后可用于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43.
南边界强迫的非线性临界层与副高的形成、维持和振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维松  陶丽 《气象学报》1996,54(6):651-660
用非线性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在南边界取定常强迫波,采用4种方案模拟了非线性临界层及其上激发的Kelvin猫眼,以确定热带的定常强迫对副高的形成、维持和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边界定常强迫仍在非线性临界层内激发行星尺度的准定常反气旋的Kelvin猫眼流场,猫眼的移动、强度和形状变化与夏季副高比较相似.而北边界定常强迫所得结果与夏季副高差异较大。因此,南边界所激发的非线性临界层上的Kelvin猫眼可能是夏季副高形成、维持和振荡的一种更为重要的新物理机制。文中还提出准定常行星波穿越副热带的非线性临界层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44.
为了进一步检验和修改本文部分作者先前初步提出的影响夏季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因子及如何相互作用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物理图像,本文继续用一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设计了5组试验,利用ECMWF 的格点分析值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隆升和环流差异是形成西北干旱气候的重要因子,已提出的西北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图像大体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5.
卫星面降水估计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和卫星云图估计降水的原理.从GMS红外卫星云图资料中抽取12个降水云图特征量,构造了网络结构为12-98-7的降水估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用1993年的小时地面雨量资料和GMS数字云图资料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用1992和1994年资料对该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进行测试.在日面降水估计试验中,地面雨量计值和卫星估计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和0.97,相对误差分别为41%和32%.  相似文献   
46.
陈爱军  王飞  卞林根  刘玉洁 《高原气象》2012,31(6):1479-1487
采用对照反演比法对比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相同时空条件下的MODIS反照率当量反演结果和全反演结果的差异。利用2002—2004年青藏高原地区Terra MODIS数据开展的对照反演试验表明:(1)黑空反射率BSA两种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小于0.03,白空反射率WSA两种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约为0.04;BSA两种反演结果绝对偏差的标准差约为0.05,而WSA的则更大。(2)BSA两种反演结果和WSA两种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及其标准差均存在一定的年际差异。(3)可见光区反照率两种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及其标准差一般大于红外光区两种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及其标准差。(4)两种地表反照率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及其标准差在青藏高原地区三种主要地表类型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7.
淮北地区一次强风暴的弓形回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娟  宋子忠  项阳  卢海 《气象》2007,33(5):62-68
2005年7月16日淮北地区发生了一次强风暴天气过程。主要使用新建成的阜阳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辅以天气图、本站高空观测、地面观测资料,对此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以灾害性大风为主、有雨暴相伴随、局部还有冰雹发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影响系统是一条中-β尺度的弓形飑线回波带。弓形回波带是由更早些时间出现的弧形的阵风锋触发而成的。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加强了对流云体中的下沉气流和低层出流,形成阵风锋。在如何综合应用如此丰富的雷达产品做好临近预报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8.
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八五”短临预报和“九五”中短期(1年尺度)前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整点值、日测值、原始曲线法、一阶差分法和日工法,系统地分析了北天山1985年以来的地下流体前兆观测资料,研究了在此期间控制区范围内发生的7次Ms5.0级以上中强地震前临丑异常显示特征,探索了中强地震发生前地下流体临震前兆标志,表明只要正确地识别地震前兆的中长期向中短期、短期、临震前兆过渡的标志,并进行短临跟踪,是可以实现临震预报的。  相似文献   
49.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the surface-layer depth \((z_s)\) and the friction velocity \((u_*)\) as a function of stability (here quantified by the Obukhov length, L) over the complete range of unstable flow regimes. This method extends that developed previously for stable conditions by Argaín et al. (Boundary-Layer Meteorol 130:15–28, 2009), but uses a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approach. The method is specifically used to calculate the fractional speed-up \((\varDelta S)\) in flow over a ridge, although it is suitable for more general boundary-layer applications. The behaviour of \(z_s \left( L\right) \) and \(u_*\left( L\right) \) as a function of L is indirectly assessed via calculation of \(\varDelta S\left( L\right) \) using the linear model of Hunt et al. (Q J R Meteorol Soc 29:16–26, 1988)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the field measurements reported in Coppin et al. (Boundary-Layer Meteorol 69:173–199, 1994) an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carried out using a non-linear numerical model, FLEX. The behaviour of \(\varDelta S\) estimated from the linear model is clearly improved when \(u_*\)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method proposed here,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the dependences of \(z_s\left( L \right) \) and \(u_*\left( L \right) \) on L to better represent processes in the unstable boundary layer.  相似文献   
50.
台风路径及频次与陕西关中秋淋天气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侯建忠  鲁渊平  王川  雷斌 《气象》2005,31(5):70-73
统计分析了1961~2003年西太平洋125°E以西的台风活动与陕西关中秋淋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秋淋偏多年份,同期台风路径以西行为主,秋季降水偏少年份,台风路径以北上、回转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