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4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测绘学   364篇
大气科学   429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1465篇
海洋学   443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68篇
自然地理   4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最近,由国家科委、中科院、海洋局、地震局、地矿部等部门的专家组成的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海洋领域专家组,到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考察了南海西部海域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情况和科研工作情况.据悉,我国从今年开始,将启动海洋高技术计划.该计划的重点领域是海洋探测、海洋生物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等三个领域.与此同时,国家还将实施科技兴海计划.根据“中国海洋开发规划”部署,在今后5年至匕年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等将成为海洋开发的支柱.重点开发的油气、水产、港口、海水、旅游五大资源,…  相似文献   
102.
主要阐述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近期取得的成果,生物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包括海洋药物、海水养殖及其病害控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制品及新蛋白来源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今后生物技术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近海牡蛎的研究始于1845年, Hanley(1845)描述了产于中国近海的新种 Ostrea chemnitzi sp.nov.。我国的张玺教投也在30年代开始进行研究,1956年报道了13种牡蛎,在这之前国内、外学者已先后报道了24种和1亚种(张玺等,1956)其中有很多种鉴定错误,或是同物异名。近年来通过海洋底栖生物调查和附着生物的研究,作者又发现了4种牡蛎,它们是:新硬牡蛎 Neopycnodonte cochlear (Poli),侏儒牡蛎 Nanostrea erigua Harry,褶牡蛎 Alectryonella plicatula ( Gmelin) 和日本巨牡蛎 Crassostrea nippona (Seki),在中国近海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04.
南海天然气勘探,从80年代对外合作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这15年来,天然气勘探已经多次获得重大发现,有3个较大的天然气田得到证实。从现在获得的勘探成果来看,南海有一个前景非常美好的天然气大气区,几年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新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目前,南海崖13-1天然气田开采工程正在  相似文献   
105.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viral made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of determining Pb, Cd, Cu and Zn in seawater by direct current (tripping voltammetry (DCS) with rotating glass carbon electrode and by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S) with hanging mercury drop electrode (HMDE). By DC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obtained was 4×10-3 M-2×10-7M for Cu, Zn and Cd, and 4× 10-9M-2×10-3M for Pb. By using DP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 was as follows: Cu 0.65-1.9 ppb; Pb 1.0-10 ppb; Zn 0.65-2.0 ppb; Cd 0.02-0.14 ppb. It was found that DCS could be used for determining Pb, Cu, Zn in coastal waters,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dd gallium ion to it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Cu-Z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or determining Zn. The DPS is better for determinig Cd.  相似文献   
106.
渤中坳陷断裂构造有其独有的特征,表现在(1)郯庐断裂表现出明显的分段性,负花状构造发育;(2)坳陷主体渤中凹陷周围主要断裂面陡且对断,使得中凹陷成为“平底锅”式地堑,而不是中国东部盆地中广泛发育的箕状断陷;(3)耙式断裂系是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中广泛发育的一种独特的断裂样式,其特征为断裂密集,断面陡,断距小,是浅层油气藏的有利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107.
北极孔斯峡湾表层沉积物中溶解有机质的来源与转化历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极地区孔斯峡湾采集2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水溶性有机质(也称溶解有机质,DOM)的分子量分布、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并利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模型对DOM的荧光组分和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孔斯峡湾表层沉积物中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及其中的荧光溶解有机质(FDOM)含量均从内湾向外湾方向呈逐渐累积的趋势,但CDOM中的FDOM所占比例逐渐减小,与DOM趋于老龄化密切相关。沉积作用减弱以及长期的光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作用对此起主要贡献,并导致腐殖质和小分子组分在沉积物DOM中所占的比例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沉积物DOM包含陆源类腐殖质、自生源类腐殖质和类蛋白等三个荧光组分,但是其组成比例空间差异很大。吸收光谱斜率比(SR)随自生源所占百分比增加而减小,随DOM腐殖质组分中陆源与自生源的比值增加而增加;腐殖化指数(HIX)随类腐殖质与类蛋白质比值和水深的增加而增加,生物源指数(BIX)随自生源比例增加而增加。峡湾沉积物DOM的组成和来源存在着高度的空间差异,在冰川湾区由水体颗粒有机质(POM)的近期转化和迁移而来,而在峡湾中央及口门附近以较老的腐殖质为优势,主要源于水体DOM长期迁移和转化。研究表明,FDOM/CDOM,SR,HIX和BIX等构成的CDOM光谱指纹信息可以作为揭露沉积物溶解有机质来源及迁移转化历史的工具,对探索海洋与冰川相互作用影响下的峡湾环境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差的情况,对无因次等孔隙体积配产配注理论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高30断块油藏,分别使用无因次等孔隙体积法和传统的kh值计算其合理配产配注量,接着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无因次等孔隙体积配产配注法和传统的kh法在该断块油藏注水开发的对比预测。结果表明,相比kh法,无因次等孔隙体积法使油田有效开发时间延长27年,采出程度由22.46%提高到27.94%,提高5.48%,增产原油19.88×10^4t。所以采用无因次等孔隙体积配产配注法比传统kh配产配注法更加符合油藏实际,使有效开发年限更长,最终水驱采收率更高。该方法可以为同类注水开发油藏的合理配产配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基于LSTM-ResNet模型的定点有效波高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生活于珊瑚礁区的大型海藻可以与珊瑚一起为礁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它们在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研究了生活于我国南海中沙大环礁区4种优势海藻的生化组分、光合特征及其对海水升温的生理响应,其中厚膜藻(Grateloupia ellipitica)和粉枝藻(Liagora samaensis)为红藻, 钙扇藻(Udotea flabellum)和仙掌藻(Halimeda discoidea)为绿藻。结果显示, 与绿藻相比, 红藻藻体叶绿素(Chl 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更低且含有藻胆素, 红藻的光补偿点(EC)和呼吸速率(Rd)均显著低于绿藻。海水升温提高了4种海藻的光能利用效率(α)、ECRd和日净光合固碳量; 同时, 升温还降低红藻的饱和光强(EK)、提高绿藻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Pmax)。结果还显示, 海水升温在光强较低时提高红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光强较高时则降低其放氧速率; 升温也提高绿藻的光合放氧速率, 但光强变化对升温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基于4种海藻的光生理特征以及升温效应的种间差异性可见, 短时间升温(~4℃)有利于中沙大环礁区海藻的光合作用; 与绿藻相比, 该升温效应更有利于红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