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718篇
测绘学   358篇
大气科学   428篇
地球物理   241篇
地质学   1409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64篇
自然地理   34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中国热带红树林的发展及其地理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镇国  张伟强 《地理学报》2002,57(2):174-184
参照约30个红树林孢粉分析实例,探讨中国南方晚第三纪以来红树林的发展。红树林开始出现于晚始新世;晚第三纪其分布比今偏北;第四纪冰期使红树林向南退缩至雷州半岛北部。末次间冰期42 000~25 000 a BP红树林扩展,以海桑属为代表的典型红树林的北界从现今的 19°30′扩展到23°40′N。末次冰期红树林衰落。早全新世9 600~7 900 a BP红树林复兴,中全新世达到繁盛,向北分布到闽江口(26°N),与现今的北界一致,但是中全新世以来海桑属在19°30′N以北不再出现,奠定了现今红树林地带性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982.
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黄淑芳 《福建地理》2002,17(1):47-49
本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以MAPINFO为平台,按自然分类法分类制作范围专题地图,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基本上可把全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度分为五级:极脆弱型、脆弱型、中等脆弱型、轻脆弱型、轻度脆弱型,体现了东、中、西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983.
本文介绍了最小生成树及其常见的算法,对比栅格算法分析了基于矢量的最小生成树算法的缺点,介绍了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和基于地图代数的距离变换图生成Voronoi图、Delaunay三角网,然后根据最小生成树MST是Delaunay三角剖分的一个子集,逐次删掉Delaunay三角网中每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从而得到最小生成树,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欧氏非障碍空间,同样也适用于障碍空间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最小生成树在障碍空间下(尤其是当障碍空间中的障碍是全形态的条件下)难以求解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84.
深秋的正午,太阳把大地晒得暖洋洋的。 10月25日,记者来到了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西万村。嫩绿的麦田一眼望不到边际。 一个多月前,这个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董小柱当面向胡锦涛总书记汇报了一年多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985.
本文以无棱镜全站仪结合RTK测量技术在三门海游大闸地形测量中的应用为例,着重介绍无棱镜全站仪与RTK相结合的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其前景。通过对无棱镜测距的介绍,精度的分析,提出无棱镜测距全站仪的优势,但是面对一个整体测绘工程项目,单一的全站仪使用是不够的,应该同时结合RTK在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6.
黄杏元  黄平 《东北测绘》2008,31(1):58-59
根据GIS30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GIS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特点,说明了GISystem、GIScience和GIService的主要研究内容,最后提出了基于GIS内涵的三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87.
基于不规则四面体的三维离散数据地质建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幸  黄临平 《物探与化探》2008,32(2):192-195
构建真三维模型是地质学、三维GIS、科学可视化及工程应用领域共同关心的课题.笔者提出了基于TEN的三维离散数据的构模,详细说明了从离散的三维初始数据点建Delaunay四面体网格的算法和步骤.算例表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生成任意形状三维地质体.  相似文献   
988.
针对当前中国湖泊柱样沉积物中239+240Pu的研究现状,对中国湖泊239+240Pu的来源、239+240Pu最大蓄积峰的年代以及239+240Pu在湖泊沉积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了研究总结。结果表明:中国湖泊239+240Pu的主要来源于全球大气核试验沉降,湖泊沉积柱样中表层沉积物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19;柱样240Pu/239Pu均值为0.177±0.008;柱样239+240Pu的沉积通量范围在7.45~240.6 MBq/km2之间,因湖泊所处沉积环境及纬度的差异而变化。湖泊柱样剖面中的239+240Pu的分布多呈单峰分布,湖泊沉积物中239+240Pu的最大蓄积峰位置改变可以忽略不计,239+240Pu最大蓄积峰具有时标价值。  相似文献   
989.
鄂尔多斯高原秦汉遗址空间分布及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洲  王乃昂  付娇  唐菊 《地理研究》2018,37(11):2165-2176
人类活动遗址是反映过去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指标。基于野外调查、文献资料整理和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分析了鄂尔多斯高原168处秦汉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遗址空间结构呈典型的十字模式分布,其中心为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所在。秦汉遗址的分布密集区,以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黄土丘陵山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的中间地带为主。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没有遗址分布,毛乌素沙地内部尽管分布有不少遗址,但规模相对较小,不存在大型遗址,可能只是区域连接的中转站,不具备区域中心功能。这一分布模式或表明毛乌素沙地在秦汉时期的环境并不宜居,该研究为长期以来鄂尔多斯高原秦汉时期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争论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90.
中国热带第四纪气候波动幅度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40多个有关气候波动的实例分析,中国热带第四纪几个特征时段比今升温的幅度为1.0~3.0℃:降温幅度较大者为3.0~7.0℃,较小者为1.0—3.0℃。而中国热带地区现代理论雪线高度约为4300m;北半球长年冻土地带南界的年均温为-6.0~-8.0℃。因此,中国热带除台湾岛外,第四纪不具备形成冰川或冰缘现象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