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3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727篇
测绘学   363篇
大气科学   441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1454篇
海洋学   446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273篇
自然地理   350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11篇
  1957年   7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GIS认知与数据组织研究初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GIS数据组织是GIS的核心和关键问题之一,其对象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地理现象或客观实体,必须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和表达。因此,建立GIS的过程是以认知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地理空间认知为桥梁,对现实世界的地理现象进行逐步抽象,通过一层层具有不同抽象程度的空间概念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72.
数码相机内参数的实验场法标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数码相机的径向畸变、偏心畸变和像平面内仿射畸变对像点影响的畸变羞模型;采用实验场法对内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73.
阻塞过程的正、斜压涡度拟能场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正、斜压涡度拟能方程,对1998年6月3~11日发生在鄂霍次克海的一次阻塞环流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阻塞区内总涡度拟能和正压涡度拟能具有显著的变化,它清楚地揭示了阻塞过程中酝酿、维持和崩溃阶段中的不同特征,而正、斜压动能所显示的阻塞过程的变化特征则不明显。正、斜压涡度拟能场相互转换及阻塞区内外正、斜压涡度拟能场的净通量机制是鄂霍次克海阻塞环流建立和维持的两项主要因子。其过程是:首先通过斜压涡度拟能净通量机制,使斜压涡度拟能增长;又通过正斜压涡度拟能场的转换机制将增长的斜压涡度拟能转为正压涡度拟能;与此同时,通过正压涡度拟能净通量机制使正压涡度拟能增长。这两种不同的机制相互结合,从而使正压涡度拟能增长和维持,形成阻塞环流。而斜压涡度拟能增长甚微。  相似文献   
974.
The Jiyang Sag and the Liaohe Basin are the two important areas where immature oil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China. From these two areas immature-low mature to mature 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carbon isotopic analysis.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are dominant in the Jiyang Sag while crude oils are dominant in the Liaohe Basin. The maturity index, Ro, for source rocks varies from 0.25%(immature) to 0.65% (matur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within this range of Ro values the extracts of source rocks and crude oils, as well as their fraction components, have experienced observabl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ation. The carbon isotopic values tend to increase with burial depth, the oils become from immature-low mature to mature, and the rules of evolution of oils show a three-stage evolution pattern, i. e. ,light→heavy→light→heavy oils. Such variation trend seems to b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two hydrocarbon-generating processes and the main hydrocarbon-forming materials being correspondingly non-hydrocarbons and possessing MAB characteristics, lower thermodynamic effects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process towards the mature stage, with increasing thermodynamic effects, the thermal degradation of kerogens into oil has become the leading factor,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bond-breaking ratio of ^12C-^13C also increases,making the relatively ^12C-rich materials at the low mature stage evolve again towards ^13C enrichment.  相似文献   
975.
广州市地铁沿线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广州市与地铁站出口相连的天浚和流行前线地下商业街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研究中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分别对二者的特征、消费者属性进行比较并对地下商业街与消费者属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4点结论:(1)区位条件是影响零售业布局的关键因素;(2)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服务功能多样、基础设施完备、环境舒适、管理有序的商业街更易受顾客青睐;(3)不同的消费群体在对商业街的选择上表现出不同的偏好;(4)地铁将带动快速、简易的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976.
古气候分析典型实例的对比.表明中国热带第四纪的气候波动,海域与陆域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早、中更新世及末次盛冰期,而晚更新世以来直至历史时期,海陆的气候波动基本同步。中国热带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既受地球轨道参数的驱动,亦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千年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与太阳常数本身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77.
碎屑岩成岩过程中各种造岩矿物溶解特征的热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温压条件下,与碎屑岩在成岩过程中各种造岩矿物溶解相关的7个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增量(ΔG)和平衡常数(K)的计算结果说明:各种造岩矿物(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以及铁镁暗色矿物中的辉石、角闪石等)在成岩过程中的稳定性都较弱、抗溶蚀能力不高;铁镁暗色矿物和中-基性斜长石在碎屑岩的成岩条件酸性介质中,比酸性斜长石和碱性长石更易发生溶解形成次生溶蚀孔隙,为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空间和通道.  相似文献   
978.
许多前陆盆地同时存在着下部的裂陷正断裂和上部的造山期的挠曲正断裂。作用在均质不分层和非均质分层板块中的挠曲正断裂具有不同的外观形态和形变的空间协调机制,前者断面陡直、贯穿深远;后者则呈坡坪式形态。裂陷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具有3种相互作用方式、差异甚殊的断裂总体形态和中性面分布位置不同的应力体制。Ⅰ类,挠曲正断裂局限在陆缘期或坳陷期层序中;Ⅱ类,裂陷期正断裂断至断陷期层序,且以裂陷正断裂为基础而存在,二者构成完整而独特的断裂组合;Ⅲ类,挠曲正断裂亦断穿至断陷期层序,但和裂陷正断裂并不存在直接关系。这三类关系对孔隙—裂缝网络体具有不同的影响,并和应力体制一道,对流体尤其是烃类的作用过程有差异很大的影响。地层在跨越同生正断裂和挠曲正断裂时所发生的厚度的变化,起因于二者在物源方向上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79.
西藏定日贡扎上白垩统锶同位素曲线及年代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从西藏定日贡扎上白垩统剖面中未经蚀变的海相碳酸盐样品中获得的50个锶同位素测试数据建立了对应于地层厚度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W.H.Burke等(1982)对应于地质年代建立的锶同位素曲线的同时代部分进行了对比,两条曲线极为相似,显示了地质历史中古海洋中的锶同位素组成具有全球一致的演化规律,为定日贡扎上白垩统剖面的年代地层划分提供了依据,同时还讨论了定日贡扎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划分对比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80.
台湾西部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和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基于对台湾岛、台湾海峡和周边海域(南海、东海)的盆山系统、相应动力学机制、构造单元以及其他诸多造山带和毗邻前陆盆地的研究,提出了台湾西部前陆盆地演化的4阶段模式,即:①增生楔发育-单向物源阶段;②挠曲响应-双向物源阶段;③前陆盆地系统形成阶段;④造山带坍塌-前陆衰退阶段。并对各阶段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物源供给方式的差异给予了探讨,认为在增生楔发育-单向物源阶段,尽管增生楔业已推覆至陆缘层序之上,但盆地依然呈被动陆缘的外廓特征,以大陆方向为盆地的唯一物源;在挠曲响应-双向物源阶段,盆地开始明显出现挠曲响应,增生楔开始具备并逐步加大向盆地供应沉积物质的能力,但依然以大陆方向为主要物源方向;在前陆盆地系统形成阶段,前渊和前隆区逐步形成,在来自唯一物源、后陆方向造山带物质的快速充填下,前陆期层序快速向前隆方向超覆,形成典型的前陆楔形体;在造山带坍塌-前陆衰退阶段,伸展作用出现并快速扩展,前渊抬升,前陆层序遭受剥蚀,火山作用重新出现。并探讨了该模式是否具有周缘前陆盆地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