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e propagation of long-waves, such as tidal waves from the coastal oceam into shallow estuarine waters,often produces asymmetries of veolcity and water level in time series resulting in long-wave breaking.Tian (1994)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long-wave breaking in an infinite channel with constant depth,considering nth power bottom friction. This study is for the case of a half infinite channel with bottomslope, taking linear bottom friction into account. The wave breaking time and wave breaking location areestimated and the criteria for long-wave breaking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obtainedcan also be e asily applied to the case considering wind stress.  相似文献   
52.
求加权游动平均值可以用二项式系数为权的滤波公式求得。它首次被应用于化探数据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给出了一维和二维多次滤波的简单化计算公式。并对该公式中的二项式系数进行了模拟,从而得出不规则网的计算公式。文章后部分用该公式计算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53.
植物属性地理学是植物地理学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研究植物属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目前与植物属性地理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植物属性的多尺度表达、植物属性的权衡关系和属性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种子质量、植物高度、茎密度是最受关注的植物属性。植物属性需要在植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测量,然后基于群落内物种相对优势度的加权平均上推到群落水平。植物属性权衡关系主要包括叶片经济型谱及属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权衡关系研究。全球植物属性数据库的丰富与共享,推动着植物属性地理学的蓬勃发展。当前的植物属性空间连续分布主要利用全球属性数据库和空间统计建模方法实现,但借助激光扫描和成像光谱技术直接对区域植物功能属性进行空间制图正成为植物属性地理学空间计算的新方法。植物属性的空间格局分析是植物属性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解释植物物种的适应性与分布、群落构建等问题,而且为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提供了依据。用植物属性代替物种可以更好地解释植物分布和植物对环境适应的生理机制,所以在全球植被模型研究中开始尝试将基于物种的植被动态模型发展为基于属性的植被动态模型,这将会给全球变化下碳循环过程的模拟和陆面模式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未来,植物属性地理学仍然需要发展新的研究手段,深化全球植物属性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完善全球和区域植物属性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54.
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发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雁  唐艳鸿 《地理学报》2017,72(11):1997-2008
北京大学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始于1953年成立的植物地理小组,1991年拓展为景观生态学教研室,21世纪初发展为生态学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依托地理学系(现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团队极大地推动了植被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等关键地区的植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以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为代表的宏观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围绕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团队在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碳循环、生物多样性、植物化学计量学等前沿方向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并服务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目前,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设了塞罕坝生态站等观测设施和全国树木生长、森林施肥实验、高山林线监测等平台,形成并延续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陆地植被的格局与功能”创新研究团队。未来将加强不同尺度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同时围绕区域生态退化开展生态修复的支撑研究。  相似文献   
55.
56.
文章对湖北省9站1959~1996年逐年冬季各月气温和降雨量(预报量场X2)与同期北半球(45°~160°E,10°~65°N)内12个均匀小区上空的500hPa高度场(预报因子场X1)进行扫描式CCA试验,寻找最佳X1。用典型相关系数≥0.3的相关变量有关参数反演出线性预报方程ΔX2=B0X1+d0。经分期检验表明:扫描选优CCA试验反演的预报方程拟合程度高,且有一定预报水平,其中气温的预报水平高于降雨量的,距平符号正确率比距平相关系数稳定,试报效果比拟合结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7.
布金黑铅锌矿床为典型的中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于寿山沟组下段的变质砂板岩之中,其中Ⅱ号矿脉是该矿床主要的工业矿体,总体呈近EW向展布。通过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磁法测量及OPIS计算机模拟,指出在断裂构造EW与NE方向转变的地带易成矿,且矿化体具有高极化率、高磁化率、高厚度和高品位特征。磁异常图表现为呈近东西向线性分布的磁异常水平一阶90°、135°导数等值线与近EW向断裂相对应,异常梯度大的区域对应断裂构造方向改变地带。OPIS预测图表明矿体的位置对应数据的高值的中心部位、中心部位附近,或位于断裂面距离变化较陡部位。据此,圈定了Ⅰ、Ⅱ、Ⅲ、Ⅳ四处外围找矿靶区及Ⅱ-1、Ⅱ-2、Ⅱ-3三处深部找矿靶区,其中Ⅱ-2靶区已被验证。  相似文献   
58.
商州大樱桃栽培气象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商州区大樱桃监测资料和2001—2010年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出了适宜商州大樱桃生长的光、温、水气象指标,结合大樱桃适宜生长的气象指标,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使其成为科学栽培并管理大樱桃的重要性依据,从而为商州大樱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近海的不少海域曾经发现相当强的内潮现象,例如赵俊生(1992)报道了渤海海峡的内潮现象, Yamashiro(1988)在东海陆坡处亦发现内潮的存在。特别是Amoco石油公司在南海陆坡处进行了一年多的海流测量,测得最大的全日潮流振幅可超过60cm/s,这里正压潮流小于10cm/s,故观测到的潮流主要与内潮有关。迄今关于内潮的数值模式大多将表面潮作为已知输入条件、从而使模式的应用受到较多限制(Jiang and Fang,1992)。Heaps(1983)曾发展了一种自由海面多层模式,但他们忽略了非线性平流项,这无疑也会损失许多有用信息。本文将叙述一种自由海面的多层模式,它能够同时模拟表面潮和内潮,并包含了非线性平流项。  相似文献   
60.
小型桡足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王荣  张鸿雁  王克  左涛 《海洋与湖沼》2002,33(5):453-460
依据渤海周年的中型浮游动物网样品 ,研究了小型桡足类的优势种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强额拟哲水蚤 (Paracalanuscrassirostris)和双刺纺锤水蚤 (Acartiabifilosa)生物量的季节变动、分布和年产量 ,并与渤海大型桡足类的优势种中华哲水蚤 (Calanussi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三种小型桡足类成体的年产量分别为 2 4 .89、1 0 .83和 1 9.5 4mgC/(m3·a) ,中华哲水蚤的年产量为 1 8.30mgC/(m3·a)。小型桡足类主要分布在近岸 ,特别是渤海湾和莱州湾 ,这里正好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产卵场和育幼场 ;而中华哲水蚤主要分布在中央水域。小型桡足类的高峰季节持续时间长 ,从 4月到 1 0月 ,覆盖了几乎所有仔稚鱼大量出现的月份 ;而中华哲水蚤高峰季节持续时间短 ,仅 6月和 7月。另外 ,在粒度上 ,小型桡足类的卵、无节幼体、桡足幼体和成体都比中华哲水蚤等大型桡足类小了一个数量级 (按体积计 ) ,特别适合作为仔稚鱼的饵料。因此认为 ,在近海生态系统中 ,小型桡足类较之大型桡足类起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