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41篇
海洋学   64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选取胡安·德富卡洋脊(Juan de Fuca Ridge,JDFR)因代沃(Endeavour)段的17个热液黑烟囱体样品对其中的硫同位素进行分析测定,讨论了因代沃段热液活动区内黑烟囱体成矿的物质来源、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耦合,并结合前人的成果得到如下认识:(1)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其他无沉积物覆盖的洋脊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相似,然而其相比于南胡安·德富卡洋脊(South Juan de Fuca Ridge,SJFR)硫化物亏损重同位素;(2)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如果SJFR硫化物的硫全部来自基底玄武岩的淋洗与海水中的硫酸盐,那么因代沃段硫化物的硫可能有1%~3%来自沉积物的贡献,故提出因代沃段成矿系统中的硫来源主要来自基底玄武岩,同时伴随有少量海水硫酸盐来源及沉积物来源的硫加入;(3)将硫同位素数据与已发表的热液流体及硫化物数据进行耦合发现热液流体中的沉积物信号与硫化物中的硫可能来自不同的源,并提出沉积物端元可能位于下渗区。  相似文献   
42.
Gao2008、Crowley2013和Sigl2015火山强迫资料,均基于极地冰芯重建.由于每组重建使用的冰芯数据和分析方法等不同,因此结果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气候模式应用.文中详细梳理三组火山强迫资料在原始冰芯数据、信号识别提取和沉积通量计算等方面的差异;介绍重建中涉及的对未知火山事件发生季节、纬度及从极地硫酸盐沉积...  相似文献   
43.
应用全球板块构造-水深模型,对西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合同区海山——维嘉海山的水平漂移轨迹和垂向沉降过程进行反演,获取海山各个历史时期的水深和古纬度信息,探讨海山演化过程中热点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维嘉海山最初形成于南太平洋同位素和热异常区,之后向NW向漂移约7500 km至现今位置.维嘉海山初始位置与其附近热点尚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4.
高文 《地震学报》1989,11(4):373-380
本文讨论了大地电磁感应转换函数在使用上有争议的问题.用几个不同的三维(3D)模型计算了感应矢量和转换函数,特别对它们的虚部进行了分析.方形和矩形导电体的感应具有二维(2D)特征,其感应曲线可用来估计导体的埋深和范围.由二个埋深不同导体组成的结构,则表现出非二维特性,其感应函数曲线变化复杂,实虚矢量夹角大,两个转换函数的值即使在主轴方向也可能大小相当.   相似文献   
45.
46.
白杨水源地座落在渭河下游重镇——渭南市西北约5km处,为渭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区内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巨厚,地形平坦,降水充沛,地表水丰富,为地下水储存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按含水介质的埋藏条件可划分为潜水、浅层承压水、中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4个含水岩组。为了进一步研究地下水的补给形成机制、储存运移过程、排泄开采条件,本文结合环境同位素(包括14C、13C、3H、D和18O)对水源地地下水年龄、地下水运动速率以及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研究和探讨。而同位素测定表明:水源地潜水为现代水,3H含量较高,河水补给量占1/2  相似文献   
47.
48.
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空间数据窗口大小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提出基于空间统计学的方法来确定空间数据窗口大小,实例证明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对海底照片成像不均匀光照进行纠正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49.
利用目前9210通信卫星网络中所获得的气象资料,实现大气环流场资料的自动处理和追加,并在MI-CAP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按月、旬、候的方式处理成Micaps系统的4类数据格式,分类存放.建立了本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系统由资料库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实时监测决策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50.
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物质来源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东太平洋CC区(Clarion-Clipperton Zone)多金属结核丰度、品位、多波束地形测量、深拖光学覆盖率探测、地震勘探等一系列调查资料综合研究表明:①东区和西区结核在其化学成分和形态上有差异,但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能按区域断然分开;②因子分析得出东、西两区结核4种主因子是Mn组元素Mn、Cu、Ni、Zn,Fe组元素Fe、Co、Ti、Sr,岩源组元素Si、Al、K,生物元素Ca、P;③西区结核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上覆海水中金属元素的化学沉淀,火山成矿作用使结核富集和丰度增加,趋势面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表明结核主要分布在海底坡度≤5°地区,该地区的结核量占总结核量的89.62%,坡度>5°地区结核量占10.38%;④东区结核丰度、覆盖率、地形三者变化一致,重大相变距离为10~15km,来自地幔成矿物质通过玄武质洋壳裂隙和断层,为多金属结核的形成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地球深部地质作用过程如基底岩浆房活动可能对结核分布产生重要影响;⑤东太平洋CC区多金属结核矿带的形成应归于海底板块扩张活动的一种资源效应和经后期表生地质作用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