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34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41.
塔里木微板块震旦—寒武系火山岩是反演该区震旦—寒武纪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的重要依据。本区震旦—寒武系火山岩主要有碱性玄武岩、流纹岩及少量安山岩。通过对该组岩石中玄武岩的常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微板块在震旦—寒武纪期间曾经受到边缘活动带的明显影响,而产生陆内裂陷,形成了具有特殊的双重地球化学特征的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它们为该区古构造环境的反演和古板块构造格局的重建提供了可靠的火成岩岩石学纪录。  相似文献   
942.
杜拉特、札衣尔、托里是天山以北牧区三个重要地名,都和哈萨克民族的历史活动有密切关系,杜拉特一名来自于汉代乌孙族大禄及唐代的咄陆部,曾统治过天山以北广大地区。而扎衣尔一名来自于成吉思汗时的扎拉衣尔部,托里则系扎拉衣尔部中的一个民族名,都在成吉思汗西征以后迁牧于塔城的托里县地区。  相似文献   
943.
广西冶金地质215队,自1955年建队以来,27年长期坚持在大厂地区进行找矿勘探工作.从当初长坡的3条小脉开始,逐步发现并探明了一个大型锡石-硫化物型多金属成矿区,获得了数量极为可观的锡、铅、锌、锑等多种有色金属储量,以及铟、镉、镓等分散元素和银等储量.成为一个矿种多、规模大、品位高、工业价值大的矿区,是广西的有色金属宝库,也是我国的重要有色金属基地之一. 215队的地质勘探工作,不但地质和经济效果好,而且在勘探方法、综合研究、资料总结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走过一些弯路,有不少教训值得总结.本文从该队的勘探实践出发,针对提高冶金地质工作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944.
北京城区低层大气PM10和PM2.5垂直结构及其动力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8月10~26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气象铁塔3个不同高度(8, 100和320 m)得到了1 min平均的PM2.5和PM10连续质量浓度资料, 配合其它观测资料, 其中包括4个不同高度(8, 100, 200和320 m)PM2.5和PM10日平均质量浓度, CO和NO2连续观测, 并结合气象铁塔同期的气象场观测, 揭示了北京城区PM2.5和PM10垂直结构及其动力特征. 北京325 m铁塔所观测到的气溶胶垂直分布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渐缓递减型和快速递减型. 静稳天气以及污染日气溶胶垂直分布属于渐缓递减型, 而弱冷空气过境及清洁日气溶胶垂直分布属快速递减型, 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是和边界层大气动力、热力结构及湍流特点密切相关. 清洁日低层(100 m)PM2.5和PM10浓度较接近于8 m, 高层(320 m)浓度下降较快, 其浓度和8 m相比几乎下降了—半, 其中PM2.5下降的略偏多些. 清洁日150 m以下存在较强的湍流强度, 气溶胶能够很好地混合, 但受上层较强的逆温层阻档又不能向高层输送, 同时, 清洁日各层水平风速较大, 尤其高层增加更加明显, 结果高层气溶胶浓度迅速降低, 因此造成气溶胶垂直分布上下浓度的明显差异. 污染日低、中(200 m)、高层PM2.5和PM10浓度与8 m比较平均逐层下降10%左右. 污染日伴随着边界层低风速出现, 同时边界层有两重浅薄递温层结构, 但气溶胶仍可在逆温层下进行—定的混合, 因此污染日PM2.5和PM10浓度随高度降低比较缓慢; 观测结果还发现320 m高度在西南和东南风向条件下PM2.5和PM10均明显出现高浓度值, 而其它高度PM2.5和PM10浓度和风向没有关系. 足痕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是由于来自污染相对较重的河北省保定、石家庄以及天津、山东等北京偏南地区对该高度的贡献, 而低层仅受北京局地源的影响. 所计算的功率谱和周期初步反映了静稳天气条件下铁塔各高度PM10的周期仅以分钟量级计, 而风速较大情况下PM10和PM2.5在320 m除存在分钟量级的短周期外, 尚有小时级的较长周期出现; 和作者以往观测所发现的在北京不同测点、不同高度, 各空气污染物种有同位相变化特点一样, 基于试验同样观测到铁塔不同高度PM2.5和PM10日变化及平均日变化也有同位相的特点, 其充分展示了北京城市冠层中存在空气污染物同位相的时空分布特征; PM10和PM2.5平均日变化呈较平缓的双峰特征. 其密切地联系到北京城市冠层中不同高度存在明显的湍流动量通量、感热通量和湍流动能的相似日变化的特点; 此外, 静稳天气PM2.5和PM10浓度随高度增加降低较慢, 低层降低为8 m的90%左右, 中层略低于低层, 高层约为8 m的80%. 弱冷空气过境天气条件下PM2.5和PM10浓度随高度增加明显降低, 低层可降到8 m的70%, 中层以上降到20%~30%, 其中PM2.5降低的更多—些.  相似文献   
945.
从RTK定位的基本原理和简要的质量分析入手,以RTK在阜新市加密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精度检验为例,说明RTK应用于城市控制测量的可行性,旨在为RTK应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供点滴资料。  相似文献   
946.
在对Geodatabase、O rac le Spatial等常见的地理数据库引擎数据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理数据库海量地理数据存储和查询优化理论,应用目前较为热门的对象-关系数据模型技术以及三层客户/服务器体系框架,提出了满足海量、多源、多分辨率地理数据高效无缝存储和管理的较为理想的地理数据模型,并对该数据模型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实现了G IS开发和应用从以系统为中心到以数据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947.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发育模式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3套层系中,即中—下寒武统的碳酸盐岩烃源岩和泥质岩烃源岩,上寒武统—中、下奥陶统的泥质岩烃源岩和上奥陶统的台缘灰泥丘烃源岩。这些烃源岩在纵向演化上受海平面升降控制,即层序体系域属性不同,烃源岩发育不同;在平面分布上与古水深、沉积相密切相关。泥质类烃源岩主要形成于广海陆棚—深海盆地,深海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是由于表层水体中大量生物的死亡堆积到深水环境中,由于深水缺氧,有利于有机质保存,加上远离陆地,沉积速率低,使得有机质富集;广海陆棚相泥质类烃源岩的形成与上升洋流的作用有关。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形成是受层序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分布于下斜坡的高位体系域或与膏盐岩伴生。  相似文献   
948.
地下水资源是沙特阿拉伯的战略资源,本文介绍了沙特阿拉伯地下水分布、测井项目,分析了含水层的地球物理测井曲线特征,分析了CBL测井值和固井质量的关系和CBL测井的影响因素,介绍了用CCL测井的应用和泥浆电阻率和泥浆温度测井的应用,讨论了浅部地层的含水层解释的难点。  相似文献   
949.
Oracle数据库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扩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racle数据库是海量空间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首选数据库之一,其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支持和扩展为对象-关系空间数据库的实现奠定了坚持基础.这里详细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对象类型、对象类型方法和其对继承、多态这两个面向对象核心概念的支持,并在Oracle92中参照OpenGIS矢量几何对象模型,扩展了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并基于这些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构建了空间数据表,进行了空间查询试验.  相似文献   
950.
基于库车坳陷大北—克深地区古近系原型沉积盆地地层沉积相精细研究结果,将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划分为5个岩性段,苏维依组划分为3个岩性段。研究认为库姆格列木群砂砾岩段为扇三角洲沉积,膏泥岩段为局限泻湖沉积,白云岩段为局限泻湖—潮坪沉积,膏盐岩段为半局限泻湖—强蒸发膏盐湖沉积,泥岩段为滨浅湖沉积;按照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和五级层序划分方案对库车坳陷中东部古近系原型沉积盆地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层序发育演化实体模型,研究认为该原型沉积盆地可以划分为两个二级超层序和3个三级层序,古近纪海侵是从大北—克深地区的河流下切谷开始的,3个三级层序均为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旋回组合层序,海侵—高位体系域之间的转换界面发育最大或次级海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