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3篇 |
免费 | 150篇 |
国内免费 | 19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0篇 |
大气科学 | 120篇 |
地球物理 | 112篇 |
地质学 | 422篇 |
海洋学 | 118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74篇 |
自然地理 | 10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0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黑河流域近60年来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基于莺落峡、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数据及相关气候资料,借助小波分析、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黑河干流径流量变化周期、突变、趋势及原因。结果显示:1944~2005年莺落峡年均径流量变化长周期约7和25年,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约1.04m3/(s·10a);1954~2000年正义峡年均径流量变化长周期约6和27年,变化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率约2.65m3/(s·10a);2006~2015年莺落峡年均径流量呈增加趋势,增加率约2.04m3/(s·10a);莺落峡径流量的增加主要与黑河流域上游气候向暖湿型转化有关,而正义峡径流量的减少与中游水资源利用量的迅速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72.
:针对2008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以受灾严重的广东南岭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森林植被破坏遥感检测研究,首先得到林地分布图,然后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基于对象NDVI差值的森林受灾程度分级,得到灾害等级地图,最后用分带统计法对灾害的空间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林地提取的总体精度为95.33%,灾害分级的总体精度为87.27%,Kappa系数为80.74%.灾害空间分析表明:高程上,600~1 600 m主要为重度、中度受灾;600~1 300 m,高程越高,受灾比例越大;1 300~1 600 m,比例有所下降;400 m以下和1 600 m以上主要为轻度受灾;坡度上,随着坡度的增大,重度、中度受灾比例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坡向上,各级灾害比例几乎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973.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进行生态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流域生态风险评价应考虑地理单元的整体性和相对独立性。文章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自然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选择漓江流域主要的自然灾害--干旱和洪涝为风险源,以161个子流域作为评价单元,基于相对风险评价模型,从风险源、脆弱度和抗风险能力3方面来评价流域综合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漓江流域生态风险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高风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2.3%,主要分布于临桂县、灵川县北部和兴安县,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景观稳定性差,生态脆弱度高;低风险区和较低风险区占流域总面积的59.0%,集中于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海洋山自然保护区和桂林市区,表现为保护区人为干扰较弱,植被保存完好,景观结构稳定,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下游阳朔县属中等风险区,存在一定风险隐患。最后基于风险评价结果提出了建立分级旱涝灾害预警机制和生态风险分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74.
975.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利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5、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中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LUCC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LUCC的贡献作用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76.
针对WFS服务的JSON数据传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WFS)是由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联盟(Open GIS Consortium,OGC)提出的一种基于HTTP协议的空间地理数据操作接口规范。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互操作手段,WFS为不同数据格式的数据源提供了要素级的交互能力,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地理 相似文献
977.
多年来,台站较普遍地反映DK-1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零点不稳、需要经常进行调节;固有周期难于调到15秒,即使调到15秒亦会逐渐地降到14秒左右等问题。鉴于上述情况,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指示九室尽快予以解决,以适应当前震情形势与观测资料使用的迫切需要。对此,我们对DK-1仪器的垂直向拾震器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与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已初步查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拾震器的安装上,如能仔细认真的安装,问题即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978.
为了进一步了解通气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流动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绕锥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流场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反向射流使附着在回转体肩部的透明空泡破灭,在反向射流与通气气体共同作用下,附着空泡内部形成一个大尺度旋涡结构,此旋涡结构与主流相互作用逐渐分裂成多个小尺度的旋涡结构,最终形成脱落空化涡。 相似文献
979.
980.
大别山北大别杂岩的大地构造属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北大别杂岩主要由花岗质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组成 ,含有不同类型、大小不等的麻粒岩岩块和变质超镁铁质岩块 ,侵入有大量白垩纪花岗岩和辉石 -辉长岩类。其中的花岗质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具有岛弧环境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代表拼贴于扬子陆块北缘的新元古代古岛弧。北大别杂岩北可与庐镇关群相连 ,南俯于超高压变质岩之下 ,在三叠纪扬子陆块与华北陆块的碰撞过程中 ,曾与超高压变质岩一起俯冲到地幔深度并经受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然后在折返过程中叠加了麻粒岩相及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是扬子陆块北缘陆壳俯冲基底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