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131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9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й?????????IGS????,??????FES2004????????NAO99b?????????????????????????????????λ?????????????????????????????????λ????????cm??????????????U????????????????????????3~4????????????????????????????????mm????????????????????????С????????????????GPS????????????????10-8??????????????????????????????????С??mm?????????????????????????????1 cm??  相似文献   
92.
93.
A pyrethroid insecticide-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HS-24, was isolated from an offshore seawater environment. The strain, which can degrade cypermethrin(CYP) and deltamethrin(DEL), was identified as Methylophaga sp. The optimal culture and degradation conditions for CYP and DEL by strain HS-24 is pH 7 at 28°C. Under optimum culture conditions, strain HS-24 exhibited a broad degradation concentration range of 100, 200, 400, 600, and 800 mg/L for CYP and DEL. The metabolic intermediates were analyzed by NMR, which provided strong evidence that CYP and DEL removal occurred mainly because of a biological process. The toxicity of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strain HS-24 was studied simultaneously by measuring the light output of the luminescence bacterium. Th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iodegradation ability of strain HS-24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oxicity of CYP- and DEL-contaminated aquaculture seawater.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indicate that strain HS-24 is thus revealed as a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marine aquatic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4.
甘肃省河东地区伏旱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阐述了小波变换的基本思路和优点,并对甘肃省河东地区1951~1995年伏期干旱强度指数分别用墨西哥帽型小波和Haar型小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地区的伏旱由不同尺度的振荡构成,中部地区的伏旱准19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2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陇东和陇南地区准22年和准10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1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对原时间序列进行了不同尺度的重构,说明小波分析可以用于滤波。  相似文献   
95.
素有“世界钨都”美誉的赣南产有密集的与花岗岩类侵入体密切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然而,目前对钨锡成矿和花岗岩成岩年龄还缺乏很好的约束。本文以天门山-红桃岭钨锡矿田为对象,在详细的矿田地质调查和典型矿床解剖基础之上,采用高精度测年技术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利用锆石SHRIMPU-Pb法,分别获得天门山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和红桃岭黑云母花岗岩体成岩年龄分别为151.8±2.9Ma(n=14,MSWD=1.3)和151.4±3.1Ma(n=11,MSWD=0.34);利用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牛岭内带石英脉型和樟斗外带石英脉型钨矿成矿年龄分别为154.9±4.1~154.6±9.7Ma和149.1±7.1Ma(n=6,MSWD=1.3)。可见,本区钨矿床成矿和与之有密切成因关系的花岗岩成岩年龄限定在晚侏罗世,对应于区域华南中生代第二次大规模成矿作用,钨成矿与花岗岩成岩基本不存在时差。  相似文献   
96.
黔北铝土矿分布于贵州省北部下二迭统底部,南至修文县北、北至遵义县、远至道真县  相似文献   
97.
笔 者 结合 工 作 实 践 ,概 述 了 马 家 沟 井 田 范 围 内 断 层 发 育 的 特 点 及 其 基 本 规 律 ;重 点 分 析 了F2断 层 的 赋 存 特征 ,简 要说 明 了根 据断 层赋 存 规律 对生 产 的指 导作 用 。  相似文献   
98.
袁枫  张继贤  张力  高井祥 《测绘科学》2010,35(5):39-40,34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可以直接生成扫描区域的数字表面模型,但是为了提取数字地面模型还须对LIDAR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本文分析了用坡度法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滤波的不足,并结合LIDAR数据中的强度信息,提出了一种结合强度信息的LIDAR数据滤波方法。与坡度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滤波的精度和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并能够有效地滤除LIDAR数据中的地物。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德兴铜矿南山矿区矿石中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的研究表明:矿石中的金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的形式存在;金矿物的粒度主要分布在0.016~0.128mm之间,其发布形式以包体金、粒间金为主;黄铜矿和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破碎到入造粒度时,有45%以上的金矿物以裸露金的形式产出。矿区中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矿石中的金在赋存状态及工艺性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
花山锑金矿床位于皖南东至县境内, 是皖南地区代表性金-多金属矿床之一。 本次工作对花山锑金矿床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相学特征观察以及金属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1) 花山锑金矿床主要成矿阶段可分为毒砂-黄铁矿(PyⅠ)阶段、黄铜矿-黄铁矿 (PyⅡ)阶段和方解石-辉锑矿阶段。 2) 金在不同阶段硫化物中均有赋存, 其矿化伴随整个热液成矿过程, 且以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为主。 毒砂-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发育金矿化, 无锑矿化, 方解石-辉锑矿阶段发育锑、金共生矿化。 3) 早阶段即毒砂 -PyⅠ阶段和黄铜矿-PyⅡ阶段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及黄铜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地层为 主;晚阶段即方解石-辉锑矿阶段载金矿物为辉锑矿, 成矿物质来源以燕山期岩浆岩为主。 本次工作对东至及皖南地区金矿床的寻找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