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黄骅坳陷板桥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具有典型的湖泊滩坝沉积特点,其砂体内部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致密粉砂质3种类型的隔夹层。利用构型分析法,将滩坝砂体分为复合坝、单一坝和坝内增生体3个构型要素,将内部隔(夹)层分为单一坝间隔层和单一坝内夹层2个级别。单一坝间隔层具有3种成因机制:(1)基准面波动造成单一坝叠置区分布的细粒沉积;(2)风暴作用形成的滞留泥砾沉积;(3)坝后水动力低能区域形成的泥质沉积。单一坝内夹层则是波浪能量衰减形成的细粒沉积,岩性以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通过分析夹层的井上识别特征,结合青海湖、岱海现代沉积的原型地质模式,对单一坝进行内部构型解剖。结果表明,夹层厚度为0.1~1m,靠近岸线近水平分布,向湖中心方向以低角度倾斜,倾角为2°~5°。不同级次与成因的隔(夹)层在滩坝砂体中都有特定的发育部位,其分布规律和空间配置关系不仅可以反映不同隔(夹)层的沉积时间顺序,还可以依此来推测滩坝的沉积规模与展布形态。隔(夹)层会导致含油气性的差异,认识隔(夹)层分布规律是提高滩坝储集层油气采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初,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和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作为我国的代表,首次出席在美国召开的西方七国特别会议(G7),会议的焦点是:石油价格和人民币“价格”,说明人民币汇率与石油价格一样,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要素。舆论认为,之所以邀请我国代表参加这个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的国际会谈,是因为国际上把石油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归结为中国的需求增长,认为中国在输出通货紧缩,并力压人民币升值。一、对油价波动的简单回顾1973年以前,跨国公司长期垄断石油价格,石油价格长期处于1~2美元/桶,低油价使得50~60年代世界经济以5~6%的速度增长,但产…  相似文献   
13.
14.
15.
众所周知,多年生青草料的收成有着明显的年际变动。研究多年生青草料收成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对于解决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包括多年生青草料在内的农作物的收成,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作物的生物特性,作物品种,前期作物,土壤耕作方式,肥沃性,施肥情况,技术装备,通常归结为农业因素或经济因素;第二类是气象(气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3维激光扫描仪无法直接获得目标物表面点的大地坐标的缺点,将全站仪导线测量中的定向技术应用到3维激光扫描仪中;根据扫描技术特点,设计了定向标识;根据定向标识的扫描数据,设计了标识的识别算法,并应用最速下降法进行求解,实现了3维激光扫描仪的定向。  相似文献   
18.
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是全球海洋动力过程最复杂、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和全球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区域之一,然而,目前对该海区物理、生态及生地化循环等过程的认识仍受限于长期连续海洋观测资料的缺乏。本文回顾了国际上针对黑潮延伸体海区的相关观测情况和取得的主要进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该区域观测系统的构建工作及取得的初步成果,包括构建了全球首个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定点观测系统;发现黑潮延伸体海区海洋涡旋的平流效应对该海区模态水的总潜沉率贡献超过一半,所携带当地的模态水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可到达海盆的西边界;基于潜标首次展示了黑潮延伸体区域3种不同类型次温跃层涡旋流速的直接观测结果,为开展其生成消亡机制及其全球次表层物质能量输运提供了重要的现场观测基础。最后,本文展望了今后观测系统的发展方向,即在跨圈层和多学科交叉方面发展成为我国在西北太平洋重要的深远海综合观测网络。这将为揭示多尺度物理-生物过程耦合、深海能量串级及其气候效应与深海碳循环等领域实现突破提供重要的观测支撑。  相似文献   
19.
序言 建立在1856年达西定律基础上的地下水流的首次计算是Dupuit在1863年发表的。以后又相继发表了几千篇文章。其中最主要的是Forchheimer(1886)、Zhukovskii(1888)、Slchter(1893)和Boussinesq(1898)的著作。从Muskat(1937)、Polubarinova-Kochina(1952)、Aratin与Nume-lov(1953)、Harr(1962)、Bear等(1968)和Dewiest(1969)的较新著作可以看出,后来的作品补充了早期文献的论述。 本世纪初,Pennink(1905)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