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49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396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4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天山山区是新疆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对该区域再分析气温数据进行适应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气温观测数据由于受到太阳辐射、海拔、大气环流和传感器角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诸多误差;在其应用之前需要验证,尤其在海拔差异较大的天山山区。为验证ERA-Interim和GHCN-CAM两种再分析气温数据在天山山区的适应性,本文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45个气象站点日平均气温数据分别计算偏差(BIAS)、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等统计指标,并从不同海拔、偏差的空间分布上对天山山区1984—2016年ERA-Interim和GHCN-CAM逐月平均气温数据进行了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1) GHCN-CAM(R=0. 94; BIAS=0. 55℃; RMSE=4. 08℃)气温值在天山山区的适应性强于ERA(R=0. 95; BIAS=2. 35℃; RMSE=4. 21℃)。(2)在气温的年内变化上,两种再分析数据值均低于观测值,表现为低估。(3)在季节尺度上,冬季(12月、1月和2月)表现为冷偏差,其他季节暖偏差。春秋两季模拟精度比夏冬两季高。(4)在1500~2000 m地区气温的模拟最好。从偏差的空间分布来看,天山中部、东部的再分析数据比天山南、北部能更好的反映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地形复杂度和气象站点的不均匀是影响再分析数据精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斑岩岭银钼矿位于新疆东天山阿齐山-长城山岛弧带(觉罗塔格岛弧带)中[1],属阿奇山-雅满苏-沙泉子(裂陷槽)Fe-Mn-Co-V-Ti-Au-Cu-石膏-煤-硫铁矿矿带。通过分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和异常赋存的地质环境特征等,研究异常与矿化的相互关系,总结斑岩岭地区银、钼矿找矿标志,分析找矿前景,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矿产评价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3.
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效益的民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是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的主要目标,因此输水能否起到改善环境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真实反映生态输水工程的社会效益。结果表明:(1) 90%以上常年生活在当地的被调查者,感受到生态输水对其本人以及其生活的环境的积极影响,因此希望继续输水的人数超过82%。(2)超过76%的家庭年收入在输水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输水后环境的变化对当地经济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从当地居民对输水工程的继续开展的支付意愿看,70%以上的居民都表现出愿意出劳动力的强烈愿望;愿意出钱的比例为15%,两者都愿意支付的比例为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当地居民对继续输水的强烈渴望,也说明恢复环境的支付意愿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个人生活水平紧密联系的。(4)从居民对环境变化明显程度的选项看,输水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明显程度依次为:风沙强度减弱﹥风沙次数减少﹥树草长势好转﹥野生动物增多﹥树草数量增加,这与环境监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总之,生态输水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4.
利用地磁垂直强度极化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中国大陆西部的磁通门磁力仪秒采样观测资料开展了5 ~100 s频段的极化分析.发现2020年10月15日出现一次异常,高值出现的地震台站集中在甘肃、青海、四川、重庆、广西等地,插值后的空间分布图中形成一个大范围高值异常区,从青海中部一直延伸至了广西北部.同时,对...  相似文献   
45.
明渠流量计广泛运用于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企业污水排放以及农业灌溉等领域,一般搭配各种堰槽使用,其中巴歇尔槽以其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水头损失小以及固态杂质不易沉积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其需要计量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校准测量之后进行计算,使得结果准确度相低、且测量过程复杂、人为因素造成误差大。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巴歇尔槽明渠流量计的计量特性进行研究,本研究分别设计了试验用巴歇尔槽和二次仪表(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该数据采集系统对应的数据处理、显示、存储软件,方便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从而为现场校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使计量工作人员的校准工作有理可依,使计量工作的结果更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46.
塔里木板块广泛分布的寒武系白云岩储层具重要的油气勘探潜力.塔中油田I号断裂带的中古58井寒武系芙蓉统下丘里塔格群白云岩在区域上有代表性,具有孔隙规模大且储层物性好的优势.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小型溶洞、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及裂缝等,常充填石英、隐晶质硅质、白云石、萤石、黄铁矿、闪锌矿、方解石并呈现明显的充填次序;有效储层包...  相似文献   
47.
利用地面自动站逐小时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及WRF模式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分析2016年7月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特征。结果表明,阵风锋前沿较强的辐合抬升运动不断触发多个对流单体,其中大部分单体与其后方的对流系统合并且进一步发展,使得强对流天气不断发展和维持。在对流系统快速发展阶段,阵风锋前沿水平风的垂直切变造成湿位涡的斜压分量显著增强,从而增强局地的条件对称不稳定,为对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不稳定能量。不稳定能量释放需要的锋生强迫作用主要是由阵风锋前方的辐合辐散项和倾斜项决定,而阵风锋前沿附近的水平形变项及其上方的非绝热加热项提供相对较弱的贡献。  相似文献   
48.
受经济、技术、装备等影响,地面人工增水作业更具普适性,但其精准作业难度高,导致人工增水作业效果的提升较为困难。为此,基于2017—2022年5—9月巴音布鲁克山区18个观测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协同克里金插值法,K-Means聚类分组法,基于降水特征的空间分布,从宏观层面上对人工增水作业布局的合理性开展分析,以期科学化开展增水作业,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益。结果显示:(1)在空间插值中,小雨的相对误差最小,插值精度最高,而大雨相反,导致“平滑效应”明显,不确定性较大。(2)暖季月均降水量自西向东呈减少趋势,高值区多位于中部和东北部沿山区域,发生的降水事件以小雨为主,而大雨虽然频率低,次数少,但和小雨一样是影响降水量变化的主要量级。(3)现用人工增水作业点的适宜性大多一般,受小雨和中雨月均频率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而在宏观地理上,西部作业点布设的适宜性较东部高。(4)降水空间分布受西风环流和地势影响较大,因而作业布局合理性上,西部区域和北部区域最好。(5)根据地理特点,北部地势复杂,适宜选择西低东高的山面建立地面烟炉,西部地势平坦,适宜建立作业方向为NNW的流动火箭。  相似文献   
49.
收集新疆和田地震台地电场数字化以来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台站300 km内发生的MS≥5.5强震前的地电场岩体裂隙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和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场地岩体裂隙发育较好,处于长期集中,而且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和田台地电场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角容易发生偏转和大幅度间断性突跳等结构变异.通过和田台周围5次典型震例解析,发现...  相似文献   
50.
<正>1研究背景新疆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强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发生多次6.0级及以上地震,其中≥6.5级地震10余次,如:2016年吉尔吉斯坦MS 6.7、中国新疆阿克陶MS 6.7和呼图壁MS 6.2地震,2017年新疆精河MS 6.6地震,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县MS 6.4地震(39.83°N,77.21°E),等等。在几百千米范围内,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较好,一些研究者据此对大震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如:林美等(1982)、冯志生等(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