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13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汉江上游尚家河段全新世古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区。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的详细调查,在郧县尚家河段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上部发现一层典型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的研究。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分析测定,证明其为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SWD),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采用古洪水水文学方法恢复推算出这次特大古洪水事件的洪峰流量为63 720 m3/s,其规模大于实测最大洪水。应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得样品的年龄在940±140~3 190±100 a之间,确定古洪水SWD是汉江上游发生在1 000~900 a B.P.期间的特大洪水事件的沉积物。这期古洪水事件的发生年代对应于我国北宋/辽时期的气候恶化阶段,由于东亚夏季风环流异常变化,降水变率大,气候处于不稳定期,出现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现象。研究结果对于深入揭示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82.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颗粒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钻井、录井、岩芯、薄片及测井等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塔中I号坡折带上奥陶统颗粒滩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塔中地区良里塔格组台缘颗粒滩包括内碎屑滩、生屑滩、核形石滩、鲕粒滩等类型,具有类型多、发育旋回多以及厚度大的特点。颗粒滩在纵横向上并非是孤立存在的,通常与生物礁伴生,形成纵向叠置,横向指状交叉的礁滩复合体,属油气储集的有利相带。台缘颗粒滩亚相沿塔中I号坡折带呈带状展布,自西向东分布范围逐渐变窄,表现出以(藻)砂屑滩为背景,其他类型颗粒滩呈条带状、块状、点状分布于其间的规律。  相似文献   
983.
利用录井、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岩心观察、薄片观察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结合孔隙度、渗透率、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对四川盆地东北部河坝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气藏主要储集层段进行地层对比、沉积特征、储集层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河坝地区嘉陵江组二段顶、底界面特征清楚,可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段,储集层主要发育在嘉二中亚段的白云岩中,总体为局限台地沉积,发育台内滩、潮坪和潟湖等微相,台内滩是储集层发育的最有利沉积微相,主要位于河坝区块的中部;(2)储集岩岩性主要为残余(藻)砂屑白云岩、细粉晶白云岩,孔隙类型主要以晶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总体以低孔、低渗的Ⅲ类储集层为主,储集层空间类型主要为裂缝—孔隙型;(3)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类型有泥晶化、溶蚀、胶结、白云岩化、压实压溶和破裂等,储集层的形成主要与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作用、深埋条件下的埋藏溶蚀作用以及构造裂缝的发育有关;(4)准同生期的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嘉二段颗粒碳酸盐岩孔隙发育的基础,白云岩化、埋藏溶蚀等埋藏成岩作用有利于孔隙的改善,微古地貌高地发育区及断裂、裂缝相对发育区可能为储集层发育有利区。  相似文献   
984.
以洪泽湖天然淡水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样本数据,并构建天然淡水湿地信息提取的特征集。利用决策树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规则的生成,并将决策树信息提取结果与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进行比较,精度由84.30﹪提高到88.75﹪。  相似文献   
985.
用实例分析了应用平面四参数模型进行坐标转换时,不同坐标系的投影差异对坐标转换精度的影响,并对转换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利用平面直角坐标转换时必须保证各坐标系中央子午线应尽量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986.
简要介绍了4种北斗双频组合共视(Common-View, CV)模型,设计并实现了RINEX (Receiver Independent Exchange Format)转换CGGTTS (Common 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eneric Time Transfer Standard)的工具软件rnx2cgg,解决了CGGTTS V2E (Version 2 Extended)不支持北斗三号(BDS-3)新信号体制的问题.系统性地分析了北斗授时误差源,包括空间信号测距误差、伪距测量噪声、差分码偏差,并根据误差模型给出了北斗双频共视的权函数.最后,利用BSNC (Beijing Satellite Navigation Center)和MGEX (The Multi-GNSS Experiment and Pilot Project)观测站数据,开展了北斗授时、站间共视时间传递性能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北斗时从地面段到空间段、用户段的全链路双频共视闭合差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STD)优于2 ns.北...  相似文献   
987.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是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水文测验成果质量的保证,其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对我国现行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88.
仔鱼发育阶段对饥饿的耐受能力较差,由于食物资源的缺乏、温度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早期发育阶段仔鱼大量死亡将影响次年种群数量的剧烈变动[1]。不可逆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是仔鱼耐受饥饿的时间临界点。饥饿仔鱼抵达该点时,尽管还能存活一段时间,但已虚弱得不能再恢复摄食能力[2]。仔鱼饥饿的研究不仅是鱼类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同时也对生产起直接指导作用。花(Hemibarbus maculatusBleeker)隶属于鲤科鮈亚科属俗称季鱼、鸡骨郎、鸡郎鱼[3],是太湖习见的一种中小型经济鱼类。花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  相似文献   
989.
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是中国典型的具良好成矿潜力的大型复式岩基,近年来在其周边发现了仁里等超大型高品位矿床.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幕阜山岩基是由深部同源岩浆支撑的跨地壳岩浆系统,经岩浆多次脉动上涌而形成的"体中体"模式复式岩基.文章通过梳理幕阜山岩浆时-空-物质演化特征,认为岩基总体呈现出...  相似文献   
990.
采用Snoke方法对2018-07-02江西浮梁M_(L)4.1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求解。结果显示,浮梁M_(L)4.1地震的最佳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40°、倾角87°、滑动角4°,节面Ⅱ走向50°、倾角86°、滑动角177°,P轴方位为275°,为走滑型破裂方式。节面Ⅱ结果与CAP方法计算结果比较一致,并且P轴方位均与区域应力场相一致。露头地质剖面特征显示,NE向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早中更新世断裂,具备中强地震发震能力,断裂产状与节面Ⅱ走向和倾角相一致。综合分析认为,宜丰-景德镇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