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215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125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国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等所有权为国家的土地。就此层面上说来,国有建设用地是地面所有建筑的基础,是基石。  相似文献   
912.
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震源位置及震源区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2001—2008年间460次ML≥1.0地震的1861条P波到时数据, 采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联合反演方法确定晋冀鲁豫交界地区(35.0°~38.0°N, 113.0°~116.0°E)地震的震源位置分布和该区域的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① 经过重新定位后, P波走时的均方根残差(RMS)由反演前的1.35 s降到反演后的0.45 s。 定位偏差在EW方向上平均为0.031 km, 在NS方向上平均为0.029 km, 在垂直方向上平均为0.060 km。 ② 邢台震区的中小地震明显呈NEE向分布, 深度主要集中分布在7~14 km范围内; 磁县震区中小震分布相对复杂, 具有NEE和NWW两个展布方向, 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8~18 km范围内, 总体上晋冀鲁豫交界地区中小地震深度呈现北部浅南部深的趋势。 ③ 反演得到了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的速度结构, 在邢台地震极震区下方7~14 km处存在低速层, 与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一致;在磁县地震极震区下方13~18 km处也存在低速层与1831年磁县7.5级地震震源深度一致, 且磁县震区下方的速度结构比邢台震区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13.
王建强  尹小涛 《岩土力学》2011,32(12):3833-3838
如何准确无损地获取岩土材料的内部应力演化信息,对于研究围压对材料破坏行为的物理机制有很大帮助。在颗粒流数值平台下,设计了0.0、0.5、1.0 MPa砂岩三轴压缩试验,根据获取的试件破坏形态、宏观应力-应变曲线,左右侧、中间竖向设置的上中下部共计9个测量点测得的x、y、xy方向应力监测结果,分析了材料破坏的力学机制和围压对材料破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上左下右剪切带发展优于上右下左,随着围压的增强,对这种优势有抑制作用,即剪切带更倾向于等速发展,这从微裂纹揭示的破坏形态也可以得到间接印证,围压使得变形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14.
新疆塔里木西北缘柯坪地区上奥陶统印干组碳酸盐岩发育良好,不同地区岩性变化较大。通过对其不同剖面位置的微相类型进行研究,识别出10种微相类型,与威尔逊标准相模式对比,将其划分为5种沉积相,在印干组中首次识别出台缘浅滩相、台地边缘斜坡相。印干组沉积期古地理特征为南西水浅(主要为台缘浅滩-台缘斜坡相)、北东水深(主要为广海陆棚-盆地边缘相)。通过沉积相变化规律,识别出在印干组沉积中晚期,存在一次大规模海退事件。  相似文献   
915.
吴宜翰  刘博  韩宝福  巩恩普  陈家富 《地球科学》2019,44(10):3346-3360
大兴安岭北部兴隆地区位于新林-喜桂图缝合带北部,额尔古纳地块南缘,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兴蒙造山带北段.然而,由于资料有限,前人对该区寒武纪侵入岩的构造产出环境仍存有争议,从而制约了人们对于新林-喜桂图洋早期构造演化的正确认识.选取兴隆地区出露的寒武纪内河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以期限定其形成时限,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进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新的证据.内河岩体中石英二长岩及侵入其中的辉石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508±3 Ma和507±5 Ma,证明其形成时代均为中寒武世.石英二长岩和辉石闪长岩样品为高钾钙碱性和钙碱性系列,同时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和不同程度的亏损Nb、Ta和Ti.两组样品的Nb/Ta平均值分别为22.41和17.12,较高于原始地幔平均值,MgO的含量(< 8%)和Mg#(42~70)值较低.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为典型俯冲带岩石的特征,暗示内河岩体为经历了俯冲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作用的原始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已有近同时代侵入岩、蛇绿混杂岩和蓝片岩资料,推测内河岩体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为寒武纪期间新林-喜桂图洋向北俯冲的弧岩浆作用的产物.研究结果为兴蒙造山带北段在寒武纪期间仍处于俯冲构造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16.
额济纳旗蓬勃山地区为中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集中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研究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三重条件控制.古元古界北山群、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二叠统双堡塘组具有形成金、银、铅(锌)、钨等矿产良好的地球化学条件.金及多金属矿产的产出与区域上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矿床的形成时代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区内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产的产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17.
冰川、积雪和冻土变化产生的水文效应对下游水资源供给具有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新疆区域洪水呈显著加重趋势,尤其是南疆区域洪水明显加剧. 以天山南坡黄水沟与清水河寒区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水文站极端水文事件,结合流域上游山区巴伦台气象站资料,研究了高寒山地流域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水文过程出现时间、年最大和最小径流的响应特征. 结果表明:1986年是水文过程的突变点,从1986年开始随着降水、气温的增加,河流径流量呈增加趋势;最大年径流出现时间从6月中下旬推迟到7月下旬;最大径流和最小径流与年径流量呈正相关关系,最大径流与夏季降水关系密切,而最小年径流与冬春季的气温关系密切. 随着1986年以来的气温升高,冻土退化产生的水文效应使冬季径流增加明显,也使年最小径流明显增大;1986年以来降水变化决定着年径流量增加,使年最大径流集中出现在夏季且量级增大. 总体来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山区河流年极端洪峰量增大,洪水量增多,年际间变化幅度明显增大,从而对下游造成更严重的灾害. 因此,加强气候变化对寒区流域水资源和洪水灾害的影响评估,使科学技术在减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18.
作为铝土矿和煤矿资源大县,平果县同土资源局是如何高效地开展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从而高效打击非法盗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呢?近日,记者到平果县国土资源局走访。“护矿大军”:形成联合执法网络平果县的铝土矿资源极为丰富,当地一些村民房前屋后的地表就有铝土矿,可渭遍地“黄金”。  相似文献   
919.
沉积岩物源分析对揭示盆地砂体展布、物质组成、储集层性质及砂岩型铀矿床铀源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取自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8个钻井中的中侏罗统直罗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试图鉴别岩石的源区和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砂岩以中粗粒杂砂岩为主,其w(SiO2)值及w(Al2O3)/w(SiO2)值中等到较高,w(K2O)值相对较高,Fe2O3、MgO、TiO2含量较低,暗示碎屑物质的富长英质、贫镁铁质特征。Nb、Ta、Ti、P等不活动元素的强烈亏损和K、Rb、Sr、Ba等LILE的富集,共同指示源区具有明显的俯冲带的特征;而w(TFe2O3+MgO)-w(TiO2)、w(TFe2O3+MgO)-w(Al2O3)/w(SiO2)、w(Th)-w(Sc)-w(Zr)/10、w(Th)-w(Co)-w(Zr)/10等判别特征则表明砂岩源区岩石可能形成于大陆弧-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而且,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中,LREE强烈富集,HREE无明显分异、有着较平坦的曲线,Eu无异常或表现为弱的正、负异常;在PAAS标准化曲线中,轻重稀土均无明显分异,仅Eu表现为明显正异常。本区直罗组砂岩与华北北缘显生宙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有着很强的亲缘性。  相似文献   
920.
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发生MS7. 3 地震,震中位置36. 1°N、82. 5°E,震源深度约17km,于田地震发生在西昆仑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区内,基于远震波形记录反演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此次地震破裂比较集中,滑动主要分布在深部,破裂未出露地表。截至2014 年2 月23 日12 时00 分,于田MS7. 3 地震序列中2、3 级地震较为丰富,衰减较为正常,b 值约为0. 7,h值为1. 29,等待时间法显示4. 5 级以上余震遵从线性关系,符合以往主-余型地震的特征。基于由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反演结果和震源参数计算得到的经验关系认为,于田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为应力下调模式,即地震能量的释放可能并不十分完全,这与该地震b 值小于2008 年于田MS7. 3、2012 年于田MS6. 2 地震b 值的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