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1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韦刚健  桂训唐 《地球化学》1996,25(5):494-502
本文结合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地层学和不平衡铀系沉积速率的方法来确立取自南沙海域的沉积物柱样的时间坐标,根据连续取样获得的δ^18O曲线可以将该柱划分为7个主要气候期次,底部相当于氧同位第7.4阶到第7.5阶之间,年龄约238ka;而根据不平衡系的过量^230Th方法获得2.3cm/ka的沉积速率,计算出底部伙239ka;两个结果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对西南极西北海域乔治王岛和纳尔逊岛之间长城湾浅水海区柱长83cm的沉积柱样NG93-1进行了矿物学、Sr、Pb、O、C等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沉积物以陆源碎屑物为主,证实南设德兰群岛火山岩是该海区沉积物的重要控制源。O、C同位素记录了早全新世以来两次冰期,一次高温的气候变动信息,并指出Sr、Pb同位素组成的剖面变化具有气候演变的示踪意义。  相似文献   
103.
104.
素有"金三角"之称的右江盆地广泛发育卡林型金矿,其成因是否与岩浆活动有关颇有争议。本文以云南富宁地区的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和该区出露的基性岩为研究对象,分别确定了卡林型金矿床和基性岩的年龄。研究表明,矿床中与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共生的热液蚀变成因绢云母的Ar-Ar坪年龄为215.3±1.9Ma,该区晚期基性岩中锆石的U-Pb年龄为215±5Ma,成岩成矿时代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动力学模式:伴随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在印支运动后碰撞伸展背景下,形成了富宁地区215±5Ma的基性岩。者桑金矿床分布区的深部可能存在该时期的隐伏岩体,深部岩浆活动驱动主要为大气降水成因的流体浸出地层中的金、砷和锑等成矿元素形成了者桑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5.
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贵州高原西部,园区内喀斯特景观总体可概括为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高峰丛、丘陵、单面山与象形山、水文遗迹等8大类,它们以下三叠统海相碳酸盐岩为物质基础,有序、集中分布于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片相对独立,却又以绮结河为纽带紧密相连的喀斯特区域内,共同构成一个以洞穴、峡谷、天生桥、天坑为核心,形态雄伟、典型、优美、珍稀的高原喀斯特景观群。同时在对公园岩溶景观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织金喀斯特,及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大地貌单元的形成演化过程,并认为它们的发育模式由地下喀斯特逐渐过渡至地表喀斯特,系统完整地纪录了贵州高原喀斯特的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106.
宫景光  张瑞锡 《地质论评》1950,15(Z1):33-47
独居百(Monazite)虽为一矿物名词,但其成分并非固定,根据一般矿物学记载其主要成分系磷铈钍化合物有时含有不定量之铀质,在我国境内此种矿物首先发现於广西富贺钟区之锡砂矿床中,系十余年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张更氏於调查该区锡矿后曾将锡砂带至美国分析。证实锡砂中有独居石之存在,著有报告可供参考〔1〕惟  相似文献   
107.
海水中Sr同位素组成变化的环境意义与S同位素地层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8.
南海碎屑沉积物化学组成的气候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取自南海北部陆坡的ODP1144站沉积物中碎屑组分的主量元素含量表现出气候控制的变化特征,其中在间冰期,碎屑物质表现出较高的Al/Ti、K/Ti、Mg/Ti比值和较低的Na/Ti、Ca/Ti比值,而在冰期则正好相反。这些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南地区的陆壳风化产物,其所表现出来的主量元素变化特征意味着在间冰期华南地区陆壳化学风化程度加强,反映一种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这种气候环境可能是间冰期东亚季风系统中的夏季风加强所致。  相似文献   
109.
西南某水电站坝址基岩为碳酸盐岩,坝区断层构造和岩溶较发育。水库蓄水后,坝址右岸抗力体1 315 m排水洞出现持续渗漏。随库区水位升高,涌水量逐渐加大至约1.9 m3·s?1,水库无法正常蓄水。为查明库水渗漏途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渗漏量,开展了岩溶渗漏研究。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岩溶水文地质调查、钻探、压水试验、孔内电视、孔内电磁波CT等勘察手段,结合前期平硐、基坑开挖和物探等勘查成果,并利用灌浆孔灌浆过程试验数据,最终查明库水渗漏通道:在水压力作用下,库水沿断裂构造F12下渗,在深部沿层间溶蚀带绕过防渗帷幕,呈30°倾角向下游逐步抬升,最终通过竖向岩溶发育带,从1 315 m排水洞地质薄弱点涌出。通过对灌浆帷幕采取补强措施,封堵了主要渗漏通道,库水渗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0.
北伊里安盆地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汇聚挤压边缘,自晚白垩世开始,澳大利亚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与太平洋板块发生多次挤压碰撞,形成了构造活动复杂区域,由此为盆地北缘海底形成广泛滑坡提供基础。通过分析盆地北部高精度的二维地震资料,对海底滑坡特征进行了详细刻画,识别出海底滑坡的3个构造单元:头部、体部和趾部,不同部位都具有其典型的地震特征。该区域海底滑坡广泛发育,分为陆坡/陆架滑坡、水道壁滑坡、峡谷滑坡和块体流沉积4种类型。结合该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等构造运动对海底滑坡起了主要控制作用,在海底地形坡度作为内因和沉积物供给速率、海平面变化、地震活动等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海底滑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