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天然凹凸棒石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_2/凹凸棒石复合光催化剂,并用XRD、TEM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染料为模拟污染物,采用300 W汞灯为紫外光源,以光催化实验来评价该催化剂的活性,并研究了H_2O_2的引入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_2O_2能显著提高染料的脱色效率: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50 mg/L,催化体系为2 mmol/L H_2O_2+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紫外线),光催化10 min后其脱色率为95%,相对于单独的0.5 g/L TiO_2/凹凸棒石+UV催化体系,其脱色率提高了约50%.全波段扫描显示,加入H_2O_2后,亚甲基蓝在290 nm对应的苯环吸收蜂急剧下降,665 nm对应的最大吸收峰则近乎消失,且没有新的吸收峰产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相法讨论了y方向无限伸延的冷迳流方程.首先发现其非线性项作用由于z方向上的补偿作用而消失,即其相空间的方程是四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利用Hurwitz方法分析其稳定时,证明了唯有中性大气符合冷迳流的稳定性条件.其解析解的趋势表明与观测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3.
吴勇  欧阳首承 《气象学报》1992,50(3):373-377
Guckenheimer和Holmes针对弱受迫系统或如下的小参数受迫方程组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述GPS信号特点以及几种主要的GPS干扰形式,重点研究了几种重要的GSP抗干扰技术,最后对干扰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麦饭石评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讨论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单螺旋式碎合金钻粒捞取器(以下简称捞取器)是捞取碎合金、钻粒和岩粉的专用工具。设计成功后经勘探204队使用获得良好效果。在该队孔深350米的500米1号钻机使用时,一次就将孔底的十多块碎合金全部捞出;在孔深320多米的500米8号钻机使用时,一次就捞出了2公斤钻粒和10多块碎合金。捞取器的构造如图1、图2示。其中部为一带有  相似文献   
17.
鉴于地震是变化事件而展示信息变化的过程性,本工作对"5.12"汶川8.0级地震和2011年3月23日茂县4.0级地震相继按地热的变化信息和"时序性"变化信息进行了数字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展示了地震前后信息变化的过程性(演变)的特征(差异性),为改善地震预测或预防提供了一种方法,同时"地热"可以作为地震分析、...  相似文献   
18.
  承 《盐湖研究》2015,(2):15-19
湖泊生物碳酸盐形成于湖水底层,化学碳酸盐形成于湖水表层;处于湖积物同一层位的两种成因类型的碳酸盐氧同位素组成(δ18O)差异可能反映了二者形成时的环境差异,如湖泊不同深度的水温差异、碳酸盐质生物如介形类小生境水体δ18O值、两种成因碳酸盐形成的时间先后、湖泊表层水体蒸发情况等。在进行碳酸盐δ18O环境意义分析时,应分开测试生物碳酸盐和化学碳酸盐δ18O。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黄河河源区干流各水文站和有关气象站、雨量站的气温、降水与径流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及其水文响应. 结果表明: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北地区西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等地降水量显著增加、气候明显由"暖干"转向"暖湿"后, 到21世纪初的年代中期后黄河源区降水量亦出现明显的增长, 气候明显转向暖湿. 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 2005年以来河源区平均年降水量已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进入一个多雨期, 河源区各断面来水量也于2008年后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 进入一个连续丰水段, 并于2012年达到了自1989年以后20余年来的最大值. 这种变化的前景如何, 目前尚不能确定, 尚需对未来河源区气候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根据对与该区域气候关系密切的东亚季风活动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河源区气候与径流变化的观测事实及趋势推测, 未来黄河源区气候向暖湿的转化在时间尺度上年代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欧阳首承  兰伟 《高原气象》1990,9(3):277-283
本文利用相当正压层方法,分析了亚欧及北太平洋中纬度地区47个站点的相当正压层高度,其结果与文献[1]类似。计算表明:亚欧及北太平洋的相当正压层高度平均位于359hPa,略去高原站点后,平原地区的平均高度为374hPa。相当正压层是一个波动很大的不同气压的曲面,并随地区和季节变化较大。高原和西风急流的强弱可能都是其影响因子,尤其是高原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数值模拟也证实了300hPa上Rossby波比500hPa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