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1998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1998年中国金分析测定的进展,内容有含金试样的加工处理,金的分离富集及各种测定方法。参考文献101篇。  相似文献   
102.
103.
研究青藏高原冬季强降雪的气候特征对高原冬季降水预测及雪灾防御有重要意义。基于1961-2021年冬季(11月至次年2月)青藏高原99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逐日降雪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相关性分析、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揭示青藏高原前、后冬强降雪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前、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差异性,探讨不同海盆海表温度、北极涛动与前、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近61 a来,青藏高原前冬初期最易出现较大量级降雪过程,而后冬降雪过程多且持续时间长;前冬高原强降雪量、强降雪日数总体呈“少—多—少—多”变化特征,后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前冬强降雪量和强降雪日数的贡献率明显大于后冬;前、后冬高原中东部主体为强降雪高值区,前冬东北侧强降雪量也较大。热带印度洋、北大西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是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强降雪的重要因子,前冬强降雪量与热带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西部海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后冬强降雪量与热带印度洋、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海表温度的正相关最显著;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洋偶极子与前冬强降雪量由弱正相关转为显著正相关并维持至今,北极涛动异常对后冬强...  相似文献   
104.
国土执法监察人员几乎天天在和违法用地、违法采矿者打交道,恐吓、威胁、殴打,贿赂、欺诈、诬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近年来.土地违法违规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方式,给国土执法监察人员依法行政带来了新挑战。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期市县国土资源局长培训班上也特别强调:“红线要守住,执法要硬起来”。  相似文献   
105.
孙何雨 《天文学报》2023,64(3):29-117
电子是太阳风粒子中最为重要的组分之一,它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太阳风产生影响.太阳风中的电子通常具有温度各向异性和束流两种非热平衡分布特征,这些偏离热平衡分布的特征可以通过波粒相互作用激发电子不稳定性和等离子体波动,激发的等离子体波动又可以通过波粒相互作用调制太阳风粒子的分布,从而加热太阳风中的背景粒子.因此电子动力学不稳定性在太阳风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详细介绍了太阳风中常见的电子动力学不稳定性,并基于等离子体动力论,详细介绍太阳风传播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稳定性,尤其是在近日球层和太阳大气区域所出现的电子声热流不稳定性以及低混杂热流不稳定性,并分析其波粒相互作用机制,以便更加深入地研究太阳风传播过程中的电子分布函数演化.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北京宽频带闪电网(Beijing Broadband Lightning Network,简称BLNet)获得的全闪三维定位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详细分析了2015~2017年北京暖季7次强飑线过程的闪电活动与雷达回波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闪电主要发生于前部线状对流云区内且集中分布在30 dBZ以上的强回波区域,少部分的闪电分布在后部的层状云区域内。从闪电辐射源三维分布结构可以发现,闪电活动大部分处在6~11 km的高度范围。将能够同时反映强回波深度和面积的0~?30°C温度区域内大于30 dBZ雷达回波体积(V30dBZ)作为强回波指标,并与闪电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在7次飑线过程中,总闪频数和V30dBZ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5次过程的闪电频数峰值同时或提前于V30dBZ的峰值出现,二者的时滞相关系数超过0.61,提前时间为0~96 min。另外两次过程中闪电峰值落后于V30dBZ峰值,落后时间分别为30 min和60 min。研究结果不仅对认识闪电与对流活动的关系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可为闪电资料在数值模式中的同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最近,我国天津海洋测绘研究所某测绘大队,在对美国引进的海道测量自动化系统试验中,根据测量基本理论,探索出了一个用简便的穿基线代替现代化的校准设备校准定位系统,得到准确的起始数据的办法。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巨额外汇。按美国技术人员的要求,要想校准定位系统,得到准确的起始数据,非得有一套高精度的校准设备不可。那么,除这套昂贵的现代化校准设备外,是不是就再没有别的可行手段了?试验组的同志们说得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大家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工程师何进求提出了用简便的穿  相似文献   
108.
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和南海分局联合研制的FSS1-1型浅海潜标系统于1992年12月1日在天津由国家海洋局科技司主持通过成果鉴定。浅海潜标系统是一种在浅海海洋环境下使用的挂接自容式测量仪器或试验装置的单点锚定绷紧串连式载体。将观测试验装置挂接在系统不同深度层次上即可实现海洋环境的长期、连续、全天候多要素同步立体观测,因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海洋调查监测试验装置。随着沿海  相似文献   
109.
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淳安县委县政府2016年深化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12月31日,淳安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正式启动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在深化改革工作中,淳安县国土资源局以"四抓四建四促"为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稳步推动全县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现了2016年8月1日颁发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的目标,成为杭州下属县市除了试点桐庐以外最早颁发证书的城市,顺利挺进全省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10.
潮汐作用下的滩面干湿交替是影响风沙运动的重要过程之一。从潮汐作用干湿交替影响下的海滩表层湿度时空变化及其对滩面风沙运动的影响、潮汐作用干湿交替影响下的海滩风区长度变化及其对滩面风沙运动的影响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关于潮汐作用下海滩风沙运动过程的研究进展和主要成果。主要结论为:(1)表层湿度与潮汐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存在地下水和毛细作用双重的滞后效应;(2)海滩临界起沙风速随表层湿度的变化关系在低于临界表层湿度时正相关,超过临界表层湿度则滩面风沙活动近乎停滞;(3)海滩风沙输送量随风区长度的变化关系按达到平衡状态前、中、后,可分为正相关、不相关和负相关3个不同的阶段。最后,针对当前国内外潮汐-海滩风沙作用模式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未来急需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