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6篇
  193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本文从统计物理学角度分析了气象学基本问题。指出气象学中的大气微团等元量可与统计物理中的基本研究对象粒子相对应。因而统计物理中的概念、方法和规律可以移植到气象学中来。文中定义了大气分布函数和大气的H函数,还研究了大气能量分布律和大气熵。文中综述了熵极值原理在气象上的应用并提出大气熵守恒猜想。最后指出如这一猜想被证实,则可以使中短期的数值天气预告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从田间实验资料入手,逐一分析了土壤、植物、大气因子对蒸散计算的影响。通过对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方法的修正和简化,确定了计算潜在蒸散和作物系数的模式。经验证,说明所建模式的效果是好的。从而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的作物需水量和实际蒸散量的计算方法,并对潜在蒸散和作物系数等概念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3.
五家维灌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建最早的现代化灌区之一,建于1952年,总控制面积90万亩,现有耕地40万亩。灌区主要引用乌鲁木齐河和头屯河的地面水和灌区内的地下水进行灌溉,总引用水量约2×10~8m~3。灌区骨于水利工程有猛进、八一和沙山子三座水库。主要引水干渠为和平渠、猛进干渠和八一东、西干渠,全长约100km;渠道上有各种类型建筑物70多座。灌区位干乌鲁木齐市北约50km的天山北麓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冲积平原上,海拔450—550m,南北长80km,东西宽20km。灌区年平均气温4.6—6.2℃,极端最高气温为43.8℃(7月),极端最底气温为-41.6℃(1月),地面平均  相似文献   
44.
高耸天山的腹部有一个平坦的尤尔都斯草原.1966年4月中旬的一天,我在那里照料一群母羊夜间的产羔.比及天明日出沿地平望去,我突然发现草地上有一条彩色的光弧从近处伸向远方.这是一夜劳累造成的错觉吗?我再细看,那左右对称的弧形彩带仍在那里.最后我只得相信它确实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奇景.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降水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广义湿绝热过程”。这种过程中可以存在过饱和空气。文中证明了比湿与热力学路径的准无关性,并利用这种过程作了某些湿度特征量的计算。最后建立了一个新的降水方程。  相似文献   
46.
王秀清  李志隆 《山西气象》2001,(2):20-21,63
本文就朔州市2000年降水不多而粮食获得丰收,分析了年内4-9月光、热、水对农作物的利弊影响,提出了预报服务中应重视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天气预报,以利于农业生产巧用天时,趋利避害,夺取丰收。  相似文献   
47.
从地震的续发性和迁移性入手,对1941~1990年间日本内陆发生的M≥6.5的13个地震,及其震中周边广阔范围内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该区域的地震前兆活动与平静状态;获得了对日本内陆地震活动一些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8.
根据物理学中非均匀的混合气体的理论,本文得出了一个水汽相对运动方程和一个比湿方程。前者显示自由大气中的水汽会由于比湿、气压、温度分布的空晨不均匀和受力不等而产生相对于干空气的运动。这个方程还可以说明大气中层状云多,锋面附近、低压区、台风区多雨和台风眼中无雨等现象。比湿方程可用于计算由上述相对运动导致的空气比湿的变化。而承认本文提出的物理模型也就要求对已有的大气水分环流和降水机制作重要修正。  相似文献   
49.
钩状褶皱又称无根钩状褶皱,是区域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的特有构造形态之一,与面状构造置换密切相关。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恢复大型褶皱形态和变质岩原岩产状。本文初步探讨了四川汶川─理县志留系茂县群中广泛发育的无根钩状褶皱的形态、产状、成因和与大型褶皱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华北陆块、秦岭地块和扬子陆块构造演化的古地磁证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河北井陉和湖北宜昌、兴山的39个采样点、392个样品进行的古地磁测试,以及7个采样点、71个样品中的原生剩磁以及笔者前期研究结果,系统分析了三大块体的古地磁极位置、古地磁偏角以及古纬度自寒武纪以来的变化特征,并进行了古地理复原。研究表明,三块体为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寒武纪时,华北陆块、秦岭地块以及扬子陆块自北到南顺序排列于北纬2.9°、南纬5.5°以及南纬17.0°。秦岭地块北侧和南侧分别存在一古洋盆,此时华北陆块和扬子陆块相距约1400Km左右;三块体向北漂移的过程中伴随着旋转运动;三块体开始拼合的时间为晚二叠纪至早三叠纪之间,华北陆块和秦岭地块完全拼合的时间为早三叠纪至中三叠纪之间,三块体完全拼合的时间为中三叠纪至晚白垩纪之间;晚白垩纪以后,一体化的三块体继续向北漂移,并于第四纪到达现今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