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闽东南晚中生代壳幔作用地球化学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周金城  陈荣 《地球化学》2001,30(6):547-558
对闽东南永泰和永定火山-沉积盆地中的中生代拉斑玄武岩和流纹岩以及泉州和同安晚中生代复合的角闪辉长岩、花岗岩选择地进行了单矿物^40Ar-^39Ar年龄及全岩-单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并对这些得合的基性-酸性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闽东南晚中生代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弧”玄武岩的性质,微量元素的协变图解证实了复合基性-酸性岩浆之间存在的混合关系,解释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流纹岩及花岗岩普遍兼有I型和S型花岗岩的某些特征的原因。LILE/LILE、LILE/HFSE、LILE/REE以及HFSE/HFSE等微量元素比以及它们与Sr、Nd和Pb同位素的相关关系证实,两个盆地中的拉斑玄武岩浆分别来自岩石圈和流圈地幔。幔源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这是活动大陆边缘“壳幔作用”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Ba/La)N-(La/Sm)N)图解,把“源区富集”与“地壳组分混染”两者各自的贡献区分开来。通过永和永定两个盆地火山岩的对比,阐明了壳幔作用随地质时代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62.
对大豆的5种密植方式的生育状况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下,宽台密植的3种处理比其它处理方法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和光照强度有明显的增加,改善了大豆冠层中、下部的透光性能,提高了大豆产量。建议宽台密植可在三江平原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3.
64.
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过程及其相应的岩浆作用是当前研究热点。福建是华南中生代多期次火山活动发育最齐全的地区之一,锆石SHRIMP UPb法测年表明:福建分布最广的晚中生代“南园组”火山岩形成时代可明显分为两期,分别为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162.3~149.8Ma)和早白垩世(142.3~130.1Ma)。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对比表明,该两期火山岩形成于不同的火山活动旋回和构造背景,不能归入同一地层组中。与华北燕山地区相比较,前者层位相当于髫髻山组,后者层位相当于张家口组,推断它们分别形成于华南构造体制转折最终结束前后。据此提出华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结束于晚侏罗世(149.8~142.3Ma),也即华南与华北的构造体制转折基本同时结束。  相似文献   
65.
基于灾害影响分析的业务路线,建立智能化广东省气象灾害风险研判系统,通过构建台风、暴雨等灾害天气场景概念模型,对决策辅助系统原有的气象数据和下垫面承灾体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引入新的部门数据,继承并发展了相关专业模型产品,并应用到海上航行安全等场景。基于模块化可配置原则,系统后台还可以自定义配置场景数据及各类致灾临界阈值,实现任意点任意要素预警提醒,系统为基层防灾减灾提供高效研判支撑。  相似文献   
66.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A mRNA和肝CYP1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  相似文献   
67.
熔岩隧道是全球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区常见的火山活动产物,主要发育在绳状和块状熔岩分布区,是地表玄武质岩浆输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分布大量的第四纪玄武质火山岩,前人针对其熔岩地貌、岩浆成因及演化过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其中的熔岩隧道却关注较少。而熔岩隧道的研究对于理解熔岩流的运移过程及地表熔岩构造地貌的演化均具有重要意义,尤为有意义的是,近年来在月球和火星上的玄武质熔岩区发现了大量的疑似熔岩隧道的熔岩地貌,这些巨大的管状地下空间是人类未来在地外岩石星球上建立稳定庇护基地的优选对象,因此开展地球熔岩隧道的比较行星学研究可以为地外熔岩隧道的探索工作提供重要线索。为此,本文通过对琼北地区的熔岩隧道群开展详细的形态学和比较行星学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月球和火星熔岩隧道特征和规模大小提供形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68.
近两年,在青海省大柴旦鱼卡煤田外围实施的多个1500 m深度的煤层气参数井,按地质设计均要求采用绳索取心钻进工艺进行施工。从施工情况看,普遍存在孔内事故多、工期长和成孔率低的问题。本文对JLSZK2钻孔在施工中出现的钻孔超径、孔壁间隙、岩心过度磨损等3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另外结合该矿区其他钻孔施工问题,总结出了如何运用绳索取心技术在陆相沉积岩地层进行高效、高质量施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9.
江西大桥幅(H50E023002)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1∶50 000 矿产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 (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结合 Spot、ETM等多种遥感影像对构造及岩性边界不断验证和完善,最终绘制成图。图件运用造山带填图理论详细填绘了测区新元古代地层单位,图面表达以构造建造为单位,对新元古代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并对内部沉积序列进行了重新厘定,限定了宜丰岩组沉积时代和沉积环境。解体了九岭南缘新元古代花岗岩侵入体,查明了各侵入体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等,识别出测区新元古代、晚志留世、早白垩世3期岩浆事件,建立了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图幅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包含有11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7个变质岩岩层单位和3期岩浆事件,以及12 个样品的锆石 U–Pb 年龄数据,数据量为198 MB。该图幅充分反映了九岭南缘地区造山带结构和地质演化过程,是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最新示范性成果,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对后续该区域的地质调查工作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浙东象山石浦附近出露1套火山-沉积岩系,前人称为石浦组,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泥岩、砂岩与叠层石-虫管生物礁灰岩互层;上段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特征。长期以来,关于石浦组层位归属和生物礁石灰岩的时代存在争议。文章对在象山石浦组上段流纹岩和下段沉积岩中新发现的玄武岩夹层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测得它们的年龄分别为(117.8±2.2) Ma和(116.1±1.0) Ma,表明象山地区石浦组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经区域地层对比研究,确定石浦组与馆头组层位相当,属于同期异相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