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218篇
海洋学   86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在电子电气系统接地领域,地电位抬升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基于触发闪电技术,开展了地网地电位抬升冲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的观测试验,重点分析了触发闪电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对SPD的冲击和损坏效应。结果发现,触发闪电注入地网后,闪电的初始长连续电流和继后回击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造成额定通流量的SPD损坏,当流经SPD的能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仅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也会损坏SPD;冲击SPD的效应与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的不同的波形密切相关,当长连续电流过程叠加上升沿较快幅值较大的初始连续电流脉冲(ICCP,initial continuous current pulse)时,流经SPD的能量会迅速增加,是长连续电流过程中SPD损坏的最为关键因子。个例分析发现,当初始长连续电流过程持续时间和平均电流量级达到100 ms和200 A左右,泄放电量为25 C,流经SPD的能量达1000 J左右,易造成标称放电电流20 kA甚至更高的SPD损坏。  相似文献   
542.
利用1995—2016年广东省雷电灾害伤亡数据,对广东省雷电灾害中因雷击引起死亡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5—1998年为雷灾死亡人数的上升期,1998—2016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04年雷灾死亡人数突增出现奇点。2008年前后雷灾死亡人数变化明显,1995—2008年每年雷灾死亡人数波动较大,年平均死亡人数为66人;2009年后雷灾死亡人数波动平缓,年平均死亡人数为12人,同比减少了81.8%。对比分析五类拟合曲线后,得到广东省1998—2016年雷灾死亡人数年际动态变化预测模型的最佳拟合曲线是负指数曲线。为减少数据样本波动大和瞬间毛刺多的问题,通过百分位分析法,得到了2017年和2018年的预测值分别为11和10。t分布假设检验给出了2017年和2018年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上下限分别为24、6和25、6。  相似文献   
543.
冀东峪耳崖金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峪耳崖金矿床是冀东地区重要的金矿之一,位于华北板块燕山造山带东段,马兰峪复背斜北翼。金矿体赋存于峪耳崖花岗岩及其与灰质白云岩接触带中,矿化类型包括石英脉型和细脉浸染型,属中温热液型矿床。本次工作采用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精确定年,获得模式年龄为(168.4±2.5)Ma~(171.7±3.0)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9.84±0.95)Ma,等时线年龄为(171.9±2.7)Ma,表明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与成矿花岗岩侵位时间基本一致。辉钼矿的铼含量为50.63×10-6~116.1×10-6,平均84.61×10-6,指示成矿物质可能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资料分析,峪耳崖金矿是冀东地区燕山早期区域性强烈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44.
利用NCEP FNL 1°×1°再分析、地面观测、FY-2G卫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广西防城港沿海地区2020年6月16日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以及触发维持机制探讨。(1)此次极端降雨过程是一次暖区暴雨过程,降雨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具有局地性强,雨势猛,强度大,降水难预报和突发性等特点。(2)暴雨在弱环流背景条件下发生,暴雨区有深厚的水汽和较强的不稳定能量,但天气尺度系统上升运动不深厚强度也不强,因而预报难度大。(3)初始对流在防城港南部近海海面触发,靠近海岸线时迅速发展加强,在防城港沿海地区演变成一个较大尺度的MβCS,其西侧和南侧出现一连串强度45~55 dBZ γ中尺度对流系统,不断经过暴雨区上空,形成列车效应最终导致极端降雨的发生。(4)天气尺度背景为北部湾近海海面出现对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低空急流的显著加强触发防城港市近海海面初始对流生成;不同性质下垫面的热力差异和MβCS冷池出流造成防城港沿海地区出现中尺度低压及中尺度辐合线,致使对流在防城港沿海地区增强和长时间维持。(5)高温高湿环境中尺度扰动可能处于暖湿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545.
546.
江苏近海海域是具有数十年历史的鸟类学研究地区,对于海洋性鸟类繁殖、保护以及江苏省鸟类名录的修订具有重要地位。本研究首次系统调查、整理了近40年间江苏近海海域鸟类多样性,分析了鸟类多样性的群落结构及与风电、养殖的关系特征。通过对连云港、盐城和南通近海海域以及少数离岸岛屿4个季度的野外调查,共计发现鸟类69种2 393只,隶属于11目27科。其中,雀形目和鸻形目是近海海域鸟类的重要组成类群,鹱形目、鲣鸟目和潜鸟目在江苏近海海域稳定存在。本研究将江苏近海海域记录鸟类丰富至182种。2020年调查发现的鸟类物种占总记录鸟种数的37.91%,首次记录到的鸟种有27种。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风电建设与鸟类多样性在距离尺度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筏式养殖与鸟类多样性在距离尺度上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江苏近海海域鸟类对风电场具有明显的规避倾向,而对筏式养殖区域具有明显的依赖倾向。针对当前江苏近海海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较低、人为干扰严峻的背景下,本文研提了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建议,为近海海域空间优化和保护地体系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