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01.
陈玲 《福建地理》2013,(3):85-88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各项土地管理业务的数据基础.本研究结合福建省规划数据库审查的实际经验,从规划指标提取方法、关键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利用GIS手段辅助进行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指标核查,为规划审批提供数据参考和规划合理性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山东省济宁市煤矿矿集区地面沉陷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济宁地区煤矿资源丰富,但煤矿资源的开采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地面沉陷。本文旨在调查济宁市煤矿矿集区地面沉陷的现状。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用最新获取的GeoEye-1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研究区内地面沉陷造成的危害。通过遥感调查发现研究区内有地面沉陷积水坑47个,积水面积达2828hm2。地面沉陷已造成了20个村庄的搬迁,破坏土地约2667hm2,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本文使用遥感手段开展地面沉陷调查工作,充分反映了研究区地面沉陷灾害的实际情况,也充分体现了遥感技术快速、宏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安装在东莞市气象局综合探测基地的新旧2台颗粒物监测仪,以2012年1月的同步观测数据为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新旧仪器之间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的差异。结果发现:新旧仪器质量浓度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旧仪器测得的数值约为新仪器测得数值的48%,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97,并且有着良好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和量值对应。新旧仪器的数浓度较细粒子的相对误差为-0.26~-0.55,较粗粒子的相对误差值为-0.73~-0.84;PM10、PM2.5、PM1粒径中,相对误差值约为-0.30。新旧仪器C1、C2通道相对误差逐时变化平稳,相对误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0.03;31个粒径通道在清洁和灰霾状况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80、-0.79,差别很小。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分析该城市的地质条件背景特征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5.
舟山群岛军事旅游资源状况 地处东海海防前哨的舟山群岛,承载着无数战火硝烟的历史熏陶。自明朝起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战船商船不断见于这片重要海域,直至发生著名的定海保卫战。干百年来,遍布群岛上的军事遗迹构成了一幅宏伟画卷。  相似文献   
106.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夏季降水云物理特性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  周筠珺 《高原气象》2015,(3):621-632
利用2008 2010年7、8月的Cloud Sat资料,统计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四川盆地及其过渡区域夏季降水云的宏微观物理特性和差异,并结合FY-2D的TBB和台站降水资料进行个例分析,深入探讨研究区域云物理特性的差异及其导致的降水差异。结果表明:(1)云宏观特性差异:在7、8月,高原降水云以Cu和Ci主,低云所占比例大于中云和高云,过渡区和四川盆地降水云主要为Ns和Ci,与四川盆地相比较,高原云底高、云顶低,云的厚度薄,对流较浅薄时便可降水。(2)云微观物理特性差异:高原降水云以冰云为主,混合相云次之,水云最少,四川盆地混合相云降水比例最大。统计时段多为云发展初期,高原已有比四川盆地和过渡区云中的冰相粒子有效半径大、谱宽较宽的趋势,而数浓度相近,利于冷云过程的发展,四川盆地冷云降水过程启动较慢。  相似文献   
107.
在研究红层砂岩铜矿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过程中,常会遇到构成岩石紫色和浅色的物质成分、岩石颜色的成因,以及其所代表的地质意义.通过几年的工作,我们把形成红层的紫色物质称为红铁尘.它分布广泛而普遍,在沉积成岩、成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其地质过程有助于砂岩铜矿成因问题的解决和成矿规律的认识. 长期以来,人们都对红层的紫色给予一定的注意.在沉积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和砂岩铜矿的研究中,认为形成红层的红色取决于其中所含的赤铁矿、褐铁矿和氢氧化铁等成分.例如,苏联普列奥勃拉任斯基等著的《沉积岩矿物》一书中指出:“形成于海底,含于盐矿层的红色夹层中;海成红色淤泥和粘土的红色取决于赤铁矿”.“杂  相似文献   
108.
哈夫纳根据均匀介质中不同应力的分布,得出断裂分布的各种规律.最简单的情况是:剪切应力轨迹(即断层所在位置)按等距离重复,也就是按等距离分布.瓦尼斯根据冯迈塞斯的简单应变塑性理论,成功地推测出科罗拉多某具体地区的一组剪切应力轨迹,并证明推想的断层与实际断层的分布极为吻合.1967年,库奇纳-波柯尼-维斯拉证明,根据已知矿脉分布的规律性,可绘出经验的剪切应力轨迹网络,并以捷克的伊赫拉瓦矿  相似文献   
109.
所有岩石均或多或少具有磁性.一部份是在现在地磁场感应磁化下获得的,这种磁性称为感应磁性.一部份是在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场作用下获得的,其磁化强度向量方向与它形成时的地磁场一致,因为是把从前地磁场的情况作为"化石"保存下来,所以称为"化石磁性",或者称为天然剩余磁性(NRM).由于岩石天然剩余磁化强度与岩石形成时的地磁  相似文献   
110.
麻江古油藏原生水晶中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麻江古油藏坝固地区,产于下奥陶统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储层晶洞中的大部分水晶中均含有固体沥青包裹体,其中一类为水晶生长过程中捕获白云岩晶洞中的储层沥青,可能代表了传统上认为的在加里东期被破坏的麻江古油藏。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该类固体沥青包裹体与白云岩晶洞中的储层沥青都具有较高的演化程度。根据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和埋藏史分析,认为麻江古油藏存在印支期成藏的油气,结合流体包裹体与水晶中原生固体沥青包裹体的共生关系,为传统认为的麻江古油藏在加里东期被破坏提供了新证据,此外,还对印支期成藏油气的来源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