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219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189篇
大气科学   251篇
地球物理   150篇
地质学   539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和管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是反映中国矿产资源成矿特点、展现全国矿产勘查与科技工作水平的实物地质资料。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由国家实物库永久收藏管理,因此实物地质资料需要筛选。筛选包含2层含义,一是矿床的筛选,即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矿床;二是钻孔实物的筛选,即入选矿床最具有代表性的钻孔岩矿心。笔者对2层含义的筛选分别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筛选依据和工作方法,使国家级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有章可循,具可操作性。最后,对全国矿产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比色法测定农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碘,本方法检出限为0.5×10-6,精密度达到2.4%.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3.
西安地区地热水和渭北岩溶水同位素特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采自西安地区300到3000米深地热井中地热水的水化学成分和同位素成分,确定出地热水的主要补给源和循环路径。地热水δ~(18)O 值变化于-11.8‰~-3.1‰VSMOW 之间,而δD 值变化幅度很小,在-87~-80‰VSMOW 之间,与西安市区现代大气降水的δD 值(~-60‰VSMOW)明显不同。在δ~(18)O~δD 关系图上,浅层地热水(〈1500米〉落在大气降水线上,而深层地热水(>1500米)向右侧偏离了大气降水线,呈现显著的氧同位素正向漂移现象。氧同位素由秦岭山前向盆地内部逐渐富集,在盆地内部随井深成正相关。据此判断,西安地热水的补给区位于秦岭山区。~(14)C 值表现为与氧同位素相反的变化趋势,~(14)C 年龄值在6,000~30,000年之间,表明地热水的地下循环时间很长。由井间~(14)C 年龄差异估算出从南到北地热水平均流速为1.7米/年,从西到东为2.5米/年。这些特征与渭北岩溶水截然不同,表明西安地区地热水与渭北岩溶水之间,虽然在空间上有密切联系,但分属于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有各自独立的补径排系统。  相似文献   
994.
在1.0~4.0GPa 和1073~1373K 及控制氧分压条件下,借助于 YJ-3000t 紧装式六面顶固体高压设备和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就位测定了沿着不同晶轴方向的透辉石的电导率。氧逸度控制是由 Ni+NiO 固体缓冲剂完成的。实验结果表明:(1)在选择的频率范围,无论从复阻抗的模与频率还是从相角与频率关系上,部可以看出复阻抗对频率具有很强的依赖性;(2)随着温度升高,阻抗降低,电导率增大,Logo 与1/T 之间符合 Arrenhius 线性关系式;(3)随着压力升高,[001]方向的透辉石电导率降低,活化焓和指前因子亦随之减小,并首次获得了透辉石中主要载流子的活化能和活化体积分别为1.80±0.04eV 和0.035±0.015cm~3/mol;(4)在2.0GPa 下按照[001]、[100]、[010]的顺序,样品的电导率和指前因子降低,活化焓依次升高,高压下的透辉石电学性质存在各向异性;(5)小极化子导电机制可为透辉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导电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5.
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光纤应变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砂箱中埋设光纤模拟脆性挤压变形,运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对光纤应变分布进行测量,并与模型变形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纤应变传感技术可以用来测量构造模拟实验中的应变大小,模型中的应变是由挤压部位逐渐向挤压前方传递的,应变量剧增的部位是断裂或褶皱构造发育的位置,从而可以运用光纤传感技术预测模型潜在的变形位置,为进一步进行模型内部应变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柴宿东  王绪春  张勇 《地下水》2007,29(3):124-125
刘桥矿送料孔终孔落点距最近的巷道仅4.0 m,受矿区构造和地下采动的影响地层中裂隙发育,基岩钻进过程中 68 % 以上的地层严重漏水、掉块,给钻探安全施工带来了威胁.钻进过程中改用清水钻进,在孔内加强研磨,使岩粉细化流入裂隙,再用水泥封井堵漏,保证了孔壁的稳定并节约了施工成本;使用合理的钻具组合和钻进压力,有效地控制了钻孔的偏斜,积累了施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997.
对海南岛万泉河口沙美内海柱样K3和K4沉积物进行生物地球化学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有机碳同位素(δ13 C)、氮同位素(δ15 N)的分析,以及210 Pb定年了解其近代变化特征,追踪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的变化,提取沉积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的信息。K3中TOC的变化介于0.51 % ~1.12 % ,K4变化介于0.43 % ~1.49 % ,而其随时间的变化反映了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历史。17世纪TOC含量明显增加记录了明末清初开始流域内广泛种植农作物的活动,19世纪以来TOC含量逐渐增加,至现代达最高值,对应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的增强。K3和K4的δ13 C值变化分别在-24.38 ‰ ~-21.02 ‰ 之间和-24.74 ‰ ~-20.17 ‰ 之间,δ15 N值变化分别在2.20 ‰ ~4.62 ‰ 之间和2.39 ‰ ~5.02 ‰ 之间,映证了本区沉积物有机质是陆源物质和海洋物质混合的特点。明末清初开始流域内广泛种植玉米等农作物造成δ13 C值增加和δ15 N值减少; 自19世纪以来至现在,该区的经济活动增加,人口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近50年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陆源输入的有机碳含量大幅增加,使δ13 C值减少和δ15 N比值增加。 δ13 C值自19世纪以来就逐渐变轻,说明陆源和海洋有机碳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较轻的陆源有机碳比例相对增加,较重的海洋有机碳比例相对减少,反映了玉带滩沙坝的增长、沙美内海封闭、海水交换作用减少的状况。C/N比值分别从底部的16.19和17.36到顶部减小为11左右,自19世纪以来呈明显减小的趋势也反映了沙美内海泻湖自生的藻类有机质供应越来越多,也说明了其逐渐封闭、水动力条件越来越弱,与外海的交换作用逐渐减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   
998.
浅析如何减小防雷接地电阻测试值的偏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防雷检测工作中经常出现的接地电阻值读数值不稳定、以及检测值出现偏差等情况的现状,从接地电阻测试仪原理出发,总结归纳了造成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量值偏差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或减小接地电阻值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首先对新疆的沙尘暴日数和前期气候要素统计分析,然后通过相关分析提取南疆和北疆春季沙尘暴影响因子,根据沙尘暴天气的特点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在解决小样本学习问题中的优势,提出并实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沙尘暴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沙尘暴影响因子和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处理沙尘暴预测问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周浩  温之平  蓝光东 《大气科学》2007,31(5):950-962
利用ECMWF和NCEP(1958~1999年)的再分析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与前期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当年2月份赤道印度洋地区的纬向风存在高层(200~100 hPa)为正、低层(1000~700 hPa)为负的显著相关分布,类似于偶极子的分布特征;而在赤道中太平洋地区(160°E~160°W)则存在高层为负、低层为正的另一个显著相关“偶极子”。分析这种相关特征的持续性,发现上述形势从2月份到5月份一直存在,且赤道印度洋地区高低层相反的相关分布从3月份开始逐渐东移,到5月份维持在印度洋东部至南海一带。从5月份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可发现,南海地区低层为负相关,高层为正相关,说明低层西风异常、高层东风异常的赤道纬向风分布有利于南海夏季风早爆发。针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赤道地区(10°S~10°N平均)纬向风的“偶极子”型相关分布特征,定义了一个用于诊断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前期因子。该因子与大部分学者定义的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说明该因子对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有一定的反映能力和预测作用。根据Gill(1980年)理论分析发现,上述2月份赤道地区纬向风异常是同期赤道印度洋-大陆桥地区异常强对流活动造成热带赤道大气环流显著异常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