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71.
根据溃变原理[1],利用"→ν-3θ"图对2002年12月桂北出现的冰雹及暴雨天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3θ"图在确定强对流天气类型及降水量级上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实用有效的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972.
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的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96,自引:20,他引:96  
文中利用位于安徽合肥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 2 0 0 2年 5月 2 7日 1 4~ 2 0时发生在皖北地区的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此次超级单体南边出现两条明显的出流边界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西南 ,一条位于钩状回波的东南。超级单体左前方的低层反射率因子呈现明显的倒“V”字型结构 ,这也是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之一。沿入流方向穿过最强回波位置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典型的有界弱回波区 (穹隆 )、强大的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的回波强度出现在沿着回波墙的一个竖直的狭长区域 ,其值超过 70dBz。相应的中低层径向速度图呈现一个强烈的中气旋 ,旋转速度达到 2 2m/s。风暴顶为强烈辐散 ,正负速度差值达 6 3m/s。相应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分别超过 70kg/m2 和 5 g/m3 。因此 ,该风暴具有强烈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 30°,属于右移风暴  相似文献   
973.
~~Shapefile文件转换为GML文件的方法@张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陆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吴健平$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974.
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是以美国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 WSR-88D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的。由于NEXRAD雷达只支持体积扫描工作方式,需要对CINRAD/SA雷达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RHI/PPI扫描工作方式。对CINRAD/SA雷达RHI/PPI扫描模式的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5.
景丽  陆汉城  朱民 《气象科学》2004,24(1):35-44
应用MM5V2数值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在复杂地形和锋面系统共同作用下台湾暴雨发生的水汽、垂直速度、低空急流等物理量场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表明地形是使锋面降水加强.最终形成暴雨的主要原因。在地形作用下,速度场、湿度场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局地特征,台湾岛迎风区保持着比背风区大的湿度场,流场表现为一个地形性中尺度环流。随着锋面系统的不断靠近,局地特征表现为加强和减弱两个阶段。发现迎风坡的低空急流主要是由地形引起的,它的南北向分布不均使空气发生了辐合上升运动,与地形和锋面引起的上升运动叠加,在地形迎风坡形成了一个垂直速度的大值区。有地形比无地形的降水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976.
通过建立包含扰动和基流方程组的数值模式,全面讨论了扰动与对称不稳定纬向基流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扰动与基流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扰动改变了基流,而改变了的基流又对扰动有反馈作用;(2)扰动的平均输送同时也改变扰动自身的结构,从而影响扰动的发展。由对称不稳定基流激发的扰动倾斜环流使基流环境场发生的改变不利于对称不稳定的进一步发展;而由扰动的平均输送所产生的影响则有利于对称不稳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后者的作用强于前者。  相似文献   
977.
本文介绍一种在未知点P上设测站,观测两已知点A、B间的水平角θ及垂直角α、β(图1),按解析法求得未知点P的平面座标及高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8.
五十年代初期联邦德国就已开始了系统的农业气象研究工作。30多年来,他们在农业气象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现就农田蒸散、农林小气候、物候学、农业气象预报方法及新技术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的应用等诸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79.
魏垚陆 《气象》1976,2(9):17-17
我是一个参加工作才两年多的年轻气象员。两年多来,在老同志的帮助下,我坚持天天连续看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指导看天,用矛盾分析方法去认识天气变化的规律。实践使我认识到,分析好,大有益。我从完全  相似文献   
980.
伏尔柯夫教授的计算地面面积的方法在地面上要测定地表面的面积,在我国所有的各种文献中,以苏联的伏尔柯夫教授(H.M.Boлков)的“量图原理和方法”(nwHoHn。HMHTOAN KOPTOMn则H,1950年)一书中介绍得相当具体和详细。伏尔柯夫教授计算山地面积的方法是:命∑l代表要算面积区域内等高线的长度的总和。P代表该地区在地图上的面积。△h表示两等高线间的高程差。这样,他用下式决定地面平均倾斜角A的正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