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264篇
地球物理   168篇
地质学   428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7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14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19篇
  1956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采自川西高原热基沟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1506—2008年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年表与川西高原色达和壤塘气象站前一年10月至当年9月的气候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年表与色达气象站7月平均最高气温相关较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63。利用该年表重建了该地区1506年以来的7月平均最高气温序列,通过“逐一剔除法”进行交叉检验,发现重建方程稳定可靠,方差解释量为39.7%。重建序列显示:暖期时段有5个,为1512—1548、1577—1590、1612—1660、1670—1687年和1704—1784年;冷期时段有7个,为1549—1579、1591—1611、1688—1703、1785—1828、1837—1856、1863—1902年和1962—1998年。同时,利用功率谱和小波分析法进行周期信号检测,发现重建序列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振荡,主要有80~130年、24~33年、7~16年和2~3年左右的振荡周期。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2010年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散射辐射变化特征和散射辐射与晴空指数、大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散射辐射年曝辐量为3 628.5 MJ·m-2,占年总辐射曝辐量的59.5%,高于全国平均值;散射辐射夏季大(468.3 MJ·m-2)、冬季小(120 MJ·m-2),日最高值基本出现在正午,夏季最高辐照度达719.2 W·m-2。与晴空指数大于0.7时相比,晴空指数小于0.7时,秋、冬季散射辐射增加。晴空指数>0.3时,散射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随晴空指数的增加而呈线性递减;晴空指数<0.3时,散射辐射与天文辐射的比值随晴空指数的增加基本呈直线增加。散射辐射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呈指数递增。散射辐射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大气质量小于5的范围内且随大气质量的增加而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993.
采用提纯后的蒙脱石在不同浓度硫酸铬溶液中进行交换吸附制备了含铬蒙脱石,并利用包括粉末X射线衍射术 (XRD)、电子自旋共振谱术(ESR) 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术(FTIR) 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铬在蒙脱石中的吸附位置进 行了探索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铬离子不仅置换了层间域中的Ca2+,K+和Na+等,而且置换了位于八面体位的Mn2+ 和少量 Al3+,并较大量的进入硅氧四面体的六边形孔洞、甚至有可能置换极少量的四面体位的Al3+和Fe3+等。此外,根据X射线衍 射分析可知,在0.2 mol/L硫酸铬溶液中充分交换吸附后的蒙脱石存在两层水型和单层水型两种含铬蒙脱石,其水合阳离子 分别为[Cr(H2O)6]3+和[Cr(H2O)3O3]3+,当吸附量增大至一定程度后水合铬离子借助TOT结构片的硅氧四面体的底氧形成配位多 面体。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南天山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南天山地区2010~2013年间的10期流动重力观测资料,以相邻两期流动重力值作为单元,计算出监测区重力场变化量,分析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地震孕育和发生与重力场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重力场总的变化趋势具有以巴楚、麦盖提为界西边重力场增强,东边重力场减弱的特征,区域内重力变化极值区多出现在南天山与西昆仑交汇区,重力场变化梯度也较大,塔里木盆地重力场变化梯度较小,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95.
新疆南天山西段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的方法得到了新疆南天山西段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各台站中小地震的震源谱,进而计算149次ML≥2.0地震的应力降、地震矩、震源破裂半径、拐角频率等震源参数,并分析南天山西段地区震源参数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南天山西段地区震级与地震矩(M0)、矩震级(MW)、震源尺度(R)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与地震的拐角频率之间成负相关。地震矩(M0)随着震源破裂尺度逐渐变大,成正相关的一次函数关系。初步分析后认为,震级在ML2.5~3.6范围内的地震更适合于研究南天山西段地区有关应力降特征的跟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从农业气候干旱的敏感性和恢复力2个角度选取10个指标,对该区2001-2010年的农业气候干旱脆弱性进行评价。通过计算新疆各地(州)农业气候干旱脆弱度并绘制新疆农业气候干旱脆弱性区划图,分析该区农业气候干旱脆弱性的年际变化和地域分布特点及规律,初步探讨了其成因,提出缓解新疆农业气候干旱脆弱性的科学对策。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区农业气候干旱脆弱度在时间尺度存在差异性变化,并存在显著地域性差异,总体呈现出 “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主要原因不仅有地形、水文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差异,还包括经济产业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灌溉设施、全民意识和政策管理等社会经济因素,可以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措施、根据气候采取种植结构格局和方式、合理开采高效利用水资源、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等措施,缓解干旱影响、降低区域干旱脆弱性。  相似文献   
997.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_2SiO_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并在298,150和95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结果表明,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在此基础上,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_2SiO_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此外,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_2SiO_4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8.
对3个合成的含Fe3+的铁硅酸盐尖晶石γ-Fe2SiO4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并在298, 150和95 K的温度下对它们进行了M(o)ssbauer谱的测试. 每个温度下的M(o)ssbauer谱均由两个双峰组成. 这两个双峰分别被指派给八面体位置上的Fe2+和四面体位置上的Fe3+, 并且根据M(o)ssbauer吸收面积给出了占位. 结果表明, Fe3+和少量的Si4+分别占据在四面体和八面体位置上. 根据M(o)ssbauer分析所得到的占位, 使用经过修正的公式, 计算了八面体和四面体位置的平均键长. 在此基础上, 八面体和四面体的平均键长进而被用来计算含Fe3+的γ-Fe2SiO4的晶胞参数和氧参数. 此外, 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含Fe3+的γ-Fe2SiO4 M(o)ssbauer谱的Fe3+谱线的宽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9.
本区金矿床的成因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分布范围广泛,分为3种类型:矽卡岩型、云英岩型及稀有金属石英脉型.矿体以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块状等多种形式出现.在矿石中早期金多与铁、镍、钴的硫砷化物、砷化物紧密共生,晚期金则与含铋矿物共生(自然铋、辉铋矿、脆硫铋矿、碲化物和硫碲化物).矿石中金为细粒金和次显微金:在矽卡岩型及云英岩型金矿石中,粒径小于0.1 mm的金占总量的90%,而在稀有金属石英脉型金矿石中则占总量的60%,成色介于400~950之间.矿石中金分布不均匀,特别是在脉型矿石中,有时形成矿囊,单一矿床金属储量不大(1~30 t),平均品位7×10-6~15×10-6.在温度360~200℃,压力2000~500 Pa条件下,金-稀有金属矿化形成于还原环境中,溶液中氯化物浓度相对较高,砷具有高位能.地质学、矿物地球化学及温压数据表明,金-稀有金属矿化与大陆边缘岩浆岩弧及碰撞环境中形成的Ⅰ型钛铁矿和磁铁矿系列的花岗岩类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新疆棉花生产的适度规模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选取了反映生产优势、空间集聚、扩种潜力规模潜力、饱和程度和生产潜力六项指标和合理的粮棉比例预测出新疆棉花生产规模,同时结合市场需求确定了新疆棉花生产的适度规模。认为合理布局棉花生产是基础,真优质高产低成本种植之路是关键,科学制定和运用棉花市场价格是前提,改革棉花流通体制和转变经营机制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