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8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虚拟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基于地理研究并提供地学分析的三维可视化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需要解决物理存储分散、数据格式多样的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本文研究了虚拟地理环境下的空间信息及其元数据的组织管理方式,定义面向对象思想定义简单的空间信息对象实体,通过对其进行迭代和组合来表达复杂空间信息对象,设计出具有元数据信息的空间信息对象XML描述方案。研究了如何构建集中式的空间信息对象管理与分布式的空间信息服务相结合的空间信息共享体系架构,通过提供对空间信息对象的浏览、分析、操作的Web服务,使得虚拟地理环境在网络中进行资源交换、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以及提供决策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2.
基于一体化数据模型的城市管线GIS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管线管理部门数据共享的需求,在分析传统数据共享方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一体化模型的数据共享的新方法.通过分析对比综合管线与专业管线GIS数据模型的异同点,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了分层架构的一体化管线GIS数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详细的阐述;结合浙江丽水管线GIS共享平台系统的建设实例,给出一体化管线GIS数据模型在数据共享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对其他城市同类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3.
基于XQuery的GML查询语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GML规范的不断完善及GIS软件厂商的广泛支持,越来越多的空间数据以GML格式存储,GML空间数据的查询已成为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查询语言SQL是针对平面的二维关系数据而设计的,并不适合XML/GML半结构化数据的查询;商品化GIS软件的查询系统只能查询自身的空间数据而无法查询其它GIS系统的空间数据;XML查询的研究为GML查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先针对GML查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展XQuery是GML查询语言实现的最佳选择;结合XML查询语言和空间数据查询语言,提出了GML查询语言的特征和GML查询语言系统框架;并根据GML空间数据的特点,以XML标准查询语言XQuery为基础,提出了XQuery空间扩展的内容;开发了GML空间数据查询语言GMLXQL,实现了GML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114.
利用ArcIMS设计与实现WebGIS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rcIMS是当前最常用的WebGIS开发软件,以往利用ArcIMS实现WebGIS都是利用其提供的几种定制方式,配置比较烦琐,在二次开发上支持不是很好。该文在分析了现有几种ArcIMS开发方式的优缺点基础上。在.NET环境下对ArcXML的生成进行了封装,并利用ASP.NET技术,以通用的GIS控件的形式,实现了.NET环境下的基于控件和ArclMS Image Services的WebGIS开发。  相似文献   
115.
GIS不仅关心空间目标自身的时间、空间和属性特征,还必须能够处理其与所处环境间的关系。体/体拓扑关系计算是三维空间目标之间拓扑关系计算的难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体/体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点集拓扑理论,利用维度扩展的9交模型(DE-9IM)对体/体之间存在着的8种有意义的拓扑关系进行描述;通过比较空间目标各部分(内部、边界和外部)的交集,从而判断空间目标之间的拓扑关系;设计了一个体/体拓扑关系计算算例,对算法进行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了体/体拓扑关系计算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  相似文献   
116.
地理分析导向的虚拟地理环境:框架、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虚拟地理环境侧重表达、忽略地理分析的现状,从现代地理学研究与发展前沿需求出发,探讨了可支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虚拟地理环境的框架、结构与功能.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的构建理论和实现技术,分析了面向地理分析的虚拟地理环境的建设目标,构建了虚拟地理环境整体框架;将虚拟地理环境分为数据环境、建模环境、表达环境与协同环境四个子环境,深入解析了各子环境的功能、关键技术与研究思路,为虚拟地理环境进一步发展及虚拟地理环境平台研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国内外地理类高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千程  闾国年 《地图》1997,(3):27-30
自从Tomlison60年代提出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念以来,GIS已成为当今地理学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因素。GIS作为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科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迫切需要一批有扎实地理知识,熟悉计算机,并掌握基本软件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加人,并推动它的发展。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理所当然应担负起这一责任。我国自80年代以来,各高校的地理系依托原有的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相继增加了(ifs专业方向或建立了GIS专业。尽管各自的称谓有所不同,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  相似文献   
118.
在现实世界的复杂地理场景中进行日照分析模拟,必须考虑众多真三维地形/地物的遮挡因素,传统的日照分析方法难以得出高效、准确的结果。该文面向复杂地理场景的真三维地形/地物要素,设计了相应的日照遮挡分析算法,并以太阳光线的空间局限性为基础,构建了均匀格网-AABB-kd-树的场景组织方式,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出日照时数,有效地实现了算法加速。  相似文献   
119.
基于地理特征的地理空间建模方式是为了解决传统分层模式存在一系列不足而提出的。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地理特征语义单元的地理空间建模方式,它是完全建立在地理空间认知之上的,能够实现地理空间认知与表达的一致性,能够比较完备地保持地理空间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可认知性;并提出了3种特征语义对象用于承载特征语义单元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通过实践证明:这3种特征语义对象能够实现任何复杂地理实体的对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120.
Languag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sharing an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mong human beings. Geographical languages are essential for understanding, investigating, representing and propagati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Geographical languages have developed and evolved gradually with improvement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cognitive levels. Concerning the theoretical progress from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ontology, epistemology and linguistic theory, this paper firstly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 GIS language and discusses i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changes in the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ical languages. This GIS language can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of synthetic digital symbols. It is a comprehensive representation of geographical objects, phenomena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dynamic processes. This representation helps us generate a universal perception of geographical space using geographical scenarios or symbols with geometry, statuses, processes, spatio-temporal relationships, semantics and attribute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states that the GIS language represents a new generation of geographical language due to its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systematic content.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pivotal status and contributions of the GIS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ers. The language of GIS is a new geographical language designed for the current era, with features including spatio-temporal multi-dimension representation, 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 virtual geographical scenarios, multi-sensor perception and expedient broadcasting via the web. The GIS language is the highest-level geographical language developed to date, integrating semantic definitions, feature extraction, geographical dynamic representation and spatio-temporal factors and unifying the computation of geographical phenomena and objects. The GIS language possesses fiv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abstraction, systematicness, strictness, precision and hierarchy. In summary, the GIS language provides a new means forpeople to recognize, understand and simulate entire geo-environments. Therefore, exploration of the GIS language’s functions in contemporary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imilarly,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ual model and scientific systems of the GIS language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s of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Therefo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spects of the GIS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gital technology, geographical norms, geographical modeling and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