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78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华北北部洪水庄组黑色页岩是中元古代的富有机质沉积,它可能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通过对洪水庄组页岩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洪水庄组的物源及其风化作用。高Th/Sc、Al2O3/TiO2、La/Sc、La/Cr、La/Co、Th/Cr和Th/Co值,低Cr/Zr和TiO2/Zr比值,Euan值、Co/Y Ti/Zr关系和La Th Sc组成表明洪水庄组页岩物源主要为上地壳中的长英质花岗闪长岩。洪水庄组页岩的Al、Ca、Na和K组成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同时,元素组成的化学风化作用轨迹反映了洪水庄组页岩受到钾交代作用的影响,可能导致CIA值被低估,其原始CIA值应在90以上。高的原始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表明洪水庄组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强度以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揭示了中元古代洪水庄组沉积时期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这与中元古代时期大气高CO2浓度以及华北板块古大陆当时位于低纬度地区重建的结果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32.
冀北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北岔沟门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具有大型超大型远景的矿床,其成矿系统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以斑岩型Mo矿体为中心,向外或向上依次为细脉浸染型Cu-Pb-Zn矿体、爆破角砾岩型Pb-Zn矿体、浅成低温热液型(高硫型或低硫型)Cu-Ag-Pb-Zn或Ag-Mn-Pb-Zn矿体。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矿体是在不同阶段形成的,与不同类型岩浆作用有关。其中,钼成矿作用发生最早,与石英二长岩岩浆作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其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接近于典型的岩浆流体,成矿流体含盐度高,成矿温度为中高温;铅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晚于钼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物质来源于被深熔和流体渗滤的古元古代岩石,成矿流体具有演化天水或岩浆水与天水混合的特点,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浅成低温热液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形成最晚,与早白垩世粗面质浅成岩浆活动(正长斑岩或石英正长斑岩)有关,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元混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3.
世界上油气分布与超压有着密切关系,超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的1/3左右.但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和油气运聚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全球很多地区已经发现了低压(也称负压)油气田的存在,这种油气田中作用于孔隙流体上的地层压力低于静水压力.……  相似文献   
134.
中建南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建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末南海中南部的一次张性构造运动──礼乐运动作用下开始形成的。盆地的发育经历了中、晚始新世之间的西卫运动造成区域抬升,使中建南盆地的下伏地层遭受变形、隆升和剥蚀;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的南海中央海盆扩张──南海运动;中中新世末期的万安运动和中新世末期南海整体沉降作用。共划分了6个层序组,8个层序,即A层序组(含A层序)、B层序组(含B层序)、C层序组(含C1层序和C2层序)、D层序组(含D层序)、E层序组(含E1层序和E2层序)和F层序组(含F层序)。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用电子探针对岩浆和变质重结晶锆石进行了成份分带的研究,结果表明,变质重结晶锆石具有从晶体中心至边缘P2O5含量增大的特点,可作为它们的成因标型特征,岩浆锆石则P2O5含量变化不稳定,本文论述了它们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6.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油气勘探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预测有效储层的分布,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酸盐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以及储层物性等数据, 研究了惠民凹陷古近系砂岩次生孔隙的纵向分布规律.在小于1400m的深度, 砂岩的孔隙主要为压实和胶结之后的原生粒间孔隙; 在埋深超过1400m以后开始出现少量次生孔隙, 在1400~1500m深度范围形成原生孔隙与次生孔隙并存的混合孔隙带; 超过1500m, 大量的次生孔隙出现在1500~2300m和2700~4000m的2个深度段.所收集的砂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在纵向上的变化关系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次生孔隙主要为长石溶蚀成因, 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是次要的.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内, 惠民凹陷烃源岩演化产生大量有机酸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迅速脱水是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7.
泥岩/页岩: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主要烃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体系中,碳酸盐岩是最主要的沉积岩类型,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也一直是碳酸盐岩,对海相泥岩/页岩的关注比较少,并且认为碳酸盐岩是海相沉积盆地中主要的烃源岩。对中国南方上、中、下扬子地区、滇黔桂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地区等147条剖面、289口探井及浅井约11200余个样品有机碳含量的分析与统计表明,泥岩/页岩有机质丰度高,是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中主要的烃源岩类型,而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普遍较低,仅仅是次要的烃源岩类型。海相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含量与碳酸盐含量呈现弱的负相关性,泥质输入有利于形成高有机质丰度的碳酸盐岩烃源岩,但并不是高有机质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发育的必要条件,决定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的生产率、有机质的沉积与保存环境。中国元古宙—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中并不缺乏高有机质丰度泥岩/页岩类好烃源岩,上、中、下扬子地区主要发育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上二叠统;华南地区主要发育于中、下泥盆统;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于下寒武统、下奥陶统及中上奥陶统;华北地区为中新元古界洪水庄组、下马岭组。泥灰岩类碳酸盐岩烃源岩在塔里木盆地相对比较发育,在中国南方地区只有下二叠统相对发育。  相似文献   
138.
东海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生烃组分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结合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剖析了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早第三纪烃源岩。该烃源岩富镜质组,贫惰性组,含一定数量的壳质组和腐泥组(10%~30%)。壳质组+腐泥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有效碳等参数密切正相关;树脂体和孢子体+藻类体分别是早期生烃和晚期生烃的重要组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湖凹陷烃源岩的生烃模式。  相似文献   
139.
中国琼雷地区玻璃陨石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Qionglei tektites from South China a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12 samples of Qionglei tektite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major and minor elements such as A1; Ba, Ce, Co, Cr, Cs, Eu, Fe, Gd, Hf, La, Mg,Na, O, Rb, Sb, Sc, Si, Sin, Ta, Tb, Th, U, Yb, etc. by NAA techniques. The family to which the tektites belong correlations between main oxides and SiO2, relative REE abundances,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U ratios,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genesis of Qionglei tektit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0.
安徽池州许桥银矿地质特征及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桥银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安庆-贵池矿集区东南部,矿床银储量达到中型规模,成矿岩体为分水岭石英闪长岩,矿体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分水岭岩体北东侧奥陶系仑山组、汤山组地层层间裂隙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黝铜矿、黄铜矿、辉银矿、自然银,脉石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组构以自形-他形晶结构、交代结构、稀疏浸染状构造和网脉状构造为主;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等;许桥银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热液期又可分为三个成矿阶段,即为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碳酸盐-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的流体演化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地层贡献了部分矿质;成矿温度为中低温(208~259℃),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银多金属矿床,并指明了矿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