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篇 |
大气科学 | 7篇 |
地球物理 | 7篇 |
地质学 | 142篇 |
海洋学 | 2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野外构造解析和地震遗址的构造应力分析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对应于当时的南东—北西主压应力场,发育了北北东向的左旋走滑构造体系,其后才被具有右旋兼具逆冲的龙门山断裂带叠加改造,对应的近东西向构造主压应力场一直延续至今,是区内地震构造的应力场机制。龙门山断裂带河流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显示,龙门山断裂带在走向上位移量有显著的差别,呈现正态分布的整体趋势。依照龙门山隆起剥蚀单调冷却的热史特征,判定前述两期变形的转换时限是40 Ma前后。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地层厚度和变形时的深度模型,认为现今龙门山断裂带是一个宽达数十千米的大型走滑断裂带,剖面上呈现花状构造特征。近地表的逆冲构造是薄皮构造,并由此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走滑变形的深度变形样式模型。 相似文献
92.
93.
94.
文章在概述大洋钻探计划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洋钻探计划的管理、运作和科学咨询方式,介绍了有关国家参加大洋钻探计划和组织机构与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5.
俄中两国钻探最优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钻探过程最优化技术的内容、研究方法,对这一国际钻探界的前沿课题在俄罗斯和中国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目前俄中两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俄中两国在钻探过程最优化方面已有一批处于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很好的学术储备;就如何面对国际钻探界的新形势深化钻探过程最优化技术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6.
InSAR大气水汽改正模型的比较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基于GPS数据的大气水汽扰动模型(GPS topography-dependent turbulence model,GTTM)和GPS/MODIS集成的大气水汽改正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证明,GTTM模型和GPS/MODIS集成模型的改正方法都可以大大降低大气水汽对InSAR测量地面形变量精度的影响。另外,当两种模型都用于改正InSAR观测值时,它们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97.
98.
99.
在介绍永久散射体与短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运用两种方法研究了其市区地表形变特征。对比升降轨永久散射体方法与短基线方法所得到的形变平均速率和时序分析可知,两种方法所得的研究区域的地表形变趋势较为可靠,且以垂直沉降为主,新城区是最大沉降区域,最大下沉速率达20 mm/a,其他区域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00.
DDW钻探微机多功能监测系统在野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鄢泰宁(执笔)钻探(井)是地勘工作中耗资巨大的工程。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应用微机监测钻进过程的技术。在1987年休斯顿钻井学术会议上,专家们指出:“钻探承包商和施工者要大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