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92篇
地质学   473篇
海洋学   86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传统上将阿拉善地块东部变质基底"阿拉善岩群"之上的一套以石英岩、浅粒岩、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的浅变质地层称为诺尔公群,并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及叠层石化石将其归为"长城纪"。为进一步限定地层时代,对诺尔公群底部3件石英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 530~2 500 Ma和1 950~1 850 Ma两个年龄段内,另外还获得少量年龄为~1.69 Ga、~2.0 Ga、~2.15 Ga、~2.35 Ga、~2.7 Ga和~3.4 Ga的锆石。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了诺尔公群底部石英岩的沉积时代晚于1.69 Ga,结合上覆地层的年龄数据将诺尔公群的沉积时代大致限定为1.69~1.29 Ga,肯定了阿拉善地块存在中元古代地层。石英岩中~2.5 Ga和~1.95 Ga两个显著的碎屑锆石年龄峰符合典型的华北克拉通物源区特征,因此认为,阿拉善地块在太古代-中元古代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2.
构家河金矿床位于南秦岭武当山西缘,产于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和变石英砂岩之中,受韧性滑脱剪切构造带控制。矿化类型主要有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其中前者形成了破碎带蚀变岩型主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分布于近南北向断裂中,次矿体分布在北西和北东向次级断裂中,为石英脉型矿体。成矿作用包括3个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对主矿体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测温,同时对不同阶段的石英和方解石、白云石等进行了D、O、C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包裹体以原生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且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0~270℃,峰值为22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1.40%~14.46%和0.60~0.97g/cm~3;石英-碳酸盐阶段均一温度峰值为170℃,盐度和密度分别为1.34%~7.31%和0.86~0.96g/cm~3;石英-硫化物-金银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的δD_(v-SMOW)值分别为-93.3%~70.9‰和-91.6%‰~-67.2‰,δ~(18)O_(v-SMOW)值为12.9‰~14.5‰和11.9‰~13.8‰;方解石和白云石的δ~(13)C_(V.PDB)值为-12.4‰~-12.0‰,δ~(18)O_(v-PDB)值为-18.4‰~-18.1‰。成矿流体特征显示该矿床初始成矿流体为中温、低盐度的变质热液,再结合区域成矿地质与成矿构造背景,认为构家河金矿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3.
本文针对房山区典型泥石流沟主要物源类型进行分析讨论,崩滑堆积物源、坡面物源以及沟床堆积物源是本区泥石流物源的主要类型。崩滑堆积物源及坡面物源参与泥石流活动的量占其总量相对较少,沟床堆积物源相对较大,并且多为泥石流沟的主要物源。区内佛子庄乡北窖沟泥石流沟床堆积物分析显示,沟道冲淤特征表现出以冲为主的特点,沟床物质是参与泥石流活动的重要物源。并依据北窖沟泥石流物源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泥石流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图像镶嵌是遥感图像处理中的重要内容,在跨区域遥感图像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决传统遥感图像并行算法中存在的计算节点利用率低、频繁数据I/O等问题,本文根据Spark分布式内存计算框架,充分利用Spark利于迭代数据处理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k自定义RDD(弹性分布式数据集)的并行镶嵌方法。该方法首先在集群的多个节点上通过相位相关法执行图像重叠区域估计操作,从而提高了图像重叠区域估计的多节点并行计算;然后,通过重写Spark中RDD的compute和getPartitions方法,自定义针对遥感图像处理的RDD,并将图像镶嵌中的重叠区域估计、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3个关键步骤作为自定义RDD的Transformation类型的操作算子;最后,通过隐式转换创建自定义RDD,并调用自定义RDD的操作算子实现图像镶嵌的并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MPI的并行镶嵌算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图像镶嵌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大数据量的图像镶嵌效率。  相似文献   
155.
基于地磁对电离层的影响,尝试利用GPS信号和Klobuchar模型估计地磁北极在地理坐标系中的位置,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如果进行Klobuchar模型的区域化改进和算法的完善,将更有利于地磁北极估计的可靠性和估计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6.
王涛  王宗起  闫臻  闫全人  张英利  向忠金 《岩石学报》2009,25(12):3241-3250
秦岭造山带以商-丹构造带为界分为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大堡组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由灰色-深灰色的泥岩、粉砂岩和炭硅板岩,以及夹含炭硅质岩、灰岩和基性火山岩块体组成.在大堡组中出露的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夹于黑色的泥岩之中,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iO_2含量为41.53%~53.59%,富TiO_2为2.14%~3.58%,REE的总量为∑REE=282.3×10~(-6),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La/Yb)_N=8.34],略显Eu正异常(Eu~*=1.13~1.25),具有较高的Ti/Y(300~622)和Zr/Y(3.8~7.4)比值.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K相对富集,无明显的Nb和Ta异常,其Nb和Ta值为N-MORB标准值的10~20倍,为典型洋岛玄武岩(OIB)地球化学特征.锆石SHRIMP Ⅱ U-Pb测年获得能干上和蚂蝗峡基性岩块体分别形成于446Ma和455Ma.这些资料进一步表明,奥陶纪时期南秦岭存在着古洋盆.  相似文献   
157.
顾士坦  程卫国  李文  郭英  任振群 《探矿工程》2009,36(10):71-72,77
自嵌式景观挡土墙具有施工工艺简单、稳定性好、造价低、美观、环保等特点。针对自嵌式景观挡土墙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8.
陕西汉南三花石群和西乡群的时代仍存很大争议。在陕西西乡地区三花石群白勉峡组灰色、灰黑色砂板岩中发现较丰富并具有时代特征的陆生植物孢子(spores)22属,40余种。其化石组合大致可与中国华南、西南和西秦岭中泥盆世孢子带比较,亦可以与欧洲、北美老红砂岩大陆及其邻区中泥盆世早期孢子带比较,时代为中泥盆世,并可能为中泥盆世早期,大致相当于西欧中泥盆世早期艾菲尔期。  相似文献   
159.
黄晓明  丁尚起  王润华 《地下水》2009,31(1):135-137
通过30多年的监测数据,对地下水开采量、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塘沽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和采取控制措施的实质性效果,对于超量开采地下水而造成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的控制,要采取外调节器水源替代地下水积极支持工农业兴建节水工程、企业节水、其它节水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0.
刘焕起 《地球》2013,(10):88-89
正天珠,又称"天眼珠",为藏密七宝之一,是一种稀有宝石,史书记载为"九眼石天珠"。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不是人间之物,而是上天遗落在人间的珍宝。天珠的主要产地在西藏、藏东、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西藏昌都旧名察木多,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谷地中。昌都作为康巴地区的腹心,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