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4篇 |
免费 | 189篇 |
国内免费 | 2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篇 |
大气科学 | 234篇 |
地球物理 | 169篇 |
地质学 | 663篇 |
海洋学 | 156篇 |
天文学 | 10篇 |
综合类 | 72篇 |
自然地理 | 1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49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56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3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本文主要根据野外露头资料、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运用平衡剖面法、地震地层法、地层对比法、邻近厚度比值法及沉积速率比值法计算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剥蚀厚度,在残余地层厚度的基础上,恢复哈密坳陷二叠系-三叠系原始地层厚度,进而对哈密坳陷二叠纪-三叠纪原型盆地进行恢复,探讨其沉积中心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72.
崂山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与成因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崂山花岗岩是中国东部晚中生代较典型的由钙碱性岩碱和碱性岩套构成的复合花岗岩体,可划分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同夺四个单元,结晶年龄分别为146.8、126.2、113.0和110.8Ma。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钙碱性岩套自石英二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 呈现向富硅、富碱、低铝、低钙、低镁方向的演化特征;碱性花岗岩总体呈现出高硅、高碱、低铝、低钙、低镁的特征,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Ga、Nb、Hf、Zr、Y及Ga/Al、F/Cl比值等明显偏高,与国内外典型的A型花岗岩成分相当。同位泰示踪及成岩机理研究揭示出崂山花岗岩起源于下地壳基底变质岩的部分熔融。两套岩石分别与两次熔融事件有关,钙碱性岩套各单元是岩浆不同分离结晶程度的产物,而碱性花岗岩可能起源于经先前熔融事件(形成钙碱性岩套)萃取过的残留源岩,其形成与AFC过程有关。基于一系列地球化学图解的判别,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指出崂山花岗岩是胶北地体-胶南地体陆-陆碰撞剪切造山带构造发展演化至特定阶段的产物,钙碱性岩套形成于造山晚期压性或压性向张性转化的应力环境,而碱性花岗岩则形成千造山期后的剪切张性(transtension)构造环境.后者成为苏北-胶南地区燕山晚期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73.
本文对四川盆地北部长兴组礁和飞仙关组滩特征和分布及其控制因素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生物礁为海平面上升过程中形成的海侵礁,其在纵向上的分布主要位于长兴期中晚期;鲕粒滩主要是在区域海平面下降过程中形成的海退滩,其在纵向上位于飞一—飞三。礁、滩在平面上主要在广元—梁平海槽两侧呈带状分布。长兴期随着海平面的上升生物礁向海侵的方向迁移,并且其层位逐渐抬升。飞仙关期随着海平面的下降,滩向海槽中迁移,其分布层位也有逐渐抬高的趋势。控制这套地层礁、滩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海平面升降、大地构造、同生断裂及古气候。 相似文献
974.
EC细网格温度预报在贵阳地区的释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贵阳8个站点02时、14时整点气温对EC细网格2013年7—11月的2 m温度不同时效的预报分别进行检验,并对升温、降温、平缓天气3种不同天气背景下预报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EC细网格对贵阳地区的2 m温度预报质量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预报时次及预报时间一定时,预报质量随预报时效的延长而降低;预报时效相同时,对夜间的气温预报质量比对白天气温预报质量高,两者准确率相差达10%以上,EC细网格对贵阳地区修文、白云的预报质量最好,对花溪、乌当预报质量最差。当本地出现升温时,EC细网格预报质量较好,出现降温时,EC细网格预报质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75.
SLY3-1型海流计使用单片机和静态 CMOS RAM 半导体存贮器组成8位32K字节的记录单元,它按使用者所要求的时间间隔,自动测量海流,记录测量数据。测量完毕,取回海流计,用水上机即可将所测数据打印出来,或输入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它是一种适用于深海长期使用的海流计。本文着重介绍此种海流计的特点、主要技术性能乖基本原理、给出现场使用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7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岛难显缓解之势,有关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城市规模、城市形态对城市热岛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尚缺少气候背景对我国城市昼夜地表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本文通过长时序的MODIS地表温度数据,从年均、季节和昼夜3个时间尺度,从全国、气候带、城市3个空间尺度探讨了我国347个城市昼夜地表热岛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昼夜差异:我国城市年均地表热岛强度白天(1.25±0.81℃)高于夜晚(0.79±0.43℃);(2)季节差异:昼夜地表热岛强度在不同季节表现不同,白天表现为夏季高,冬季弱,夜晚四个季节差异不大;(3)气候带差异:昼夜地表热岛强度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白天地表热岛强度表现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及高原地区,其中南亚热带表现为最强,高原气候区最弱;夜晚则表现为温带高于亚热带、热带及高原地区,其中中温带最强,北亚热带最弱;(4)时空变化:白天地表热岛强度年际呈非显著下降趋势(|Z|<1.96),而夜晚呈显著上升趋势(|Z|>1.96);昼夜地表热岛强度年际变化存在季节差异,白天地表热岛强度夏季上升趋势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977.
978.
文章通过地球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压汞实验和等温吸附等多种实验分析方法,对沁水盆地古县区块煤系泥页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古县地区煤系泥页岩累计厚度较大,而单层厚度较小,一般小于30m,页岩层最大埋深在800-1100m之间,埋深较浅。有机碳(TOC)含量较高,介于0.14%-31.66%之间,平均为2.58%;有机质成熟度R介于1.32%-2.89%之间,平均为2.05%,处于热裂0解生凝析油阶段或生干气阶段;脆性矿物含量较丰富,介于36.20%-71.97%之间,平均为46.90%;多种孔隙类型3 3发育;页岩气总含气量介于0.43-1.04m~3/之间,平均为0.75m~3/t,含气饱和度较低。综合研究认为,页岩有一定的储集条件,具有一定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本区泥页岩埋深较浅,含气饱和度较低。 相似文献
979.
980.
剑叶金鸡菊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叶金鸡菊(Coreopsis lanceolata)原产北美,19世纪德国占领青岛时作为花卉植物带入.现在已经逸生为青岛常见外来杂草.本文调查了剑叶金鸡菊入侵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剑叶金鸡菊与群落中其它伴生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1)入侵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剑叶金鸡菊重要值的增加而下降;(2)7、8月份,与剑叶金鸡菊生态位重叠值较大的物种有野青茅,画眉草,鸭跖草,狗尾草,美洲商陆;(3)剑叶金鸡菊有很强的竞争生存能力,其扩散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