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3篇 |
免费 | 387篇 |
国内免费 | 36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32篇 |
大气科学 | 334篇 |
地球物理 | 417篇 |
地质学 | 1056篇 |
海洋学 | 206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218篇 |
自然地理 |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48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89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7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条带开采广泛应用于深部煤层,合理的条带煤柱尺寸对提高煤炭采出率和保护地表地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平面应变状态下Wilson准则、Mohr-Coulomb(M-C)准则、广义Matsuoka-Nakai(M-N)准则、广义Lade-Duncan(L-D)准则和外接圆Drucker-Prager(D-P)准则等5种强度准则的统一表达式,进而建立条带煤柱的极限强度、屈服宽度和留设宽度的统一计算公式,探究条带煤柱设计的强度准则效应,并得出煤层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统一计算式涵盖文献已有解,且应用非常方便;条带煤柱设计的强度准则效应显著,Wilson准则和M-C准则的结果过于保守,外接圆D-P准则应用需谨慎,应优先选用广义M-N准则或广义L-D准则;煤层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对条带煤柱设计的影响明显,应充分考虑煤层的强度参数变化。该研究结果可为条带煤柱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地震信息反馈系统的原理和功能,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对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的功能做了具体描述。在应用上也做了具体阐述,该系统能有效、快速地传送地震三要素信息。 相似文献
993.
994.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物理相变技术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在地下成层性较好的某煤田地震测区,开展了利用二氧化碳相变技术激发地震波的野外人工震源激发-接收实验.并与传统炸药震源进行了对比.地震数据利用Aries2.66型垂直分量反射地震仪和PDS-2型三分量地震仪接收.根据实测地震数据,从野外地震记录震相识别,初至波传播距离分析,震源近场地震信号时频分析,CO2相变激发震源子波提取和基于CO2震源子波的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关于CO2相变激发技术能否产生地震波信号以及能否将其应用于新型震源研发的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O2物理相变膨胀能够产生能量集中的地震波信号;在实验区地质条件和激发参量下地震记录中初至波的可识别的传播距离约为1 km;震源近场地震信号的主频集中在8~13 Hz;利用震源近场数据提取了CO2震源子波;通过地震初至波波形反演实验认为这种震源子波能够应用于波形反演等方面的研究.因为CO2相变激发具有绿色、环保、安全等方面的优点,若能进一步在激发能量、激发—延迟时间一致性等方面加以改进,该技术有望在城市隐伏活动断层探测、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煤矿高瓦斯环境人工地震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995.
众所周知 ,对地震破裂过程的研究不仅会深化对地震发生过程的认识 ,同时也有助于攻克地震预测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 .对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震学家的重视 .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 ,他们开始着眼于研究主震发生过程中的主破裂时空过程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通常是利用数字化地震观测波形资料 ,借助于反演方法 ,反演出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通过对地震破裂时空进程成像 ,发现了地震破裂过程的复杂性 .地震破裂不但在空间上是非均匀的 ,而且在时间上也是错综变化的 ,这些成果使我们对地震的发生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Chen etal.,1 996;… 相似文献
996.
如何在低勘探程度地区提取地层速度一直是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难题,由于低勘探程度地区钻井资料十分稀少,需要借助地震资料才能够实现全区地层速度提取,而地震资料具有一定的频带,直接通过地震资料反演获取的地层速度缺失低频分量,必须进行低频速度补偿.本文提出一种以地震资料为主、测井资料为辅的地层速度提取方法.首先,通过有色反演方法提取地震资料的相对速度分量;然后,利用地震速度谱资料构建低频速度模型,低频速度模型构建受层序地层格架约束;最后,将低频和相对速度分量合成为宽频带的地层速度.应用该方法提取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地层速度,结果表明提取的地震绝对速度精度较高,可作为该地区地层速度提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获得的高精度地层速度剖面在中央峡谷水道砂体的速度-岩性识别和地层压力预测方面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科里奥利力效应及对强余震预报方法的研究(二)——预报方法的验证、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报强余震的方法验证了中国及邻区自1900年以来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震例68个,以主余震震级之差为1作为标准,大于1判定为余震弱,小于等于1为余震强,验证的准确率为81.4%。 相似文献
998.
两次相似环流背景所产生的不同天气状况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713雷达资料,分析2006年8月22、25日在相似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巴彦淖尔市出现不同天气状况的成因.结果表明(1)在相似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可以激发不同的中小天气尺度系统,产生不同的天气状况.(2)两日的500hPa高空形势、地面形势、不稳定层结相似,700hPa切变形成的辐合是产生冰雹天气的根本原因.(3)高低层的散度、涡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场数值的大小及在空间上的配置与冰雹天气的发生有比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北京顺义县实验资料的分析,探讨了晚播丰产小麦光能利用率,净同化率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并通过1991,1992年小麦不同发育地段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产量构成以及光能利用率的观测和计算,分析了光能利用率,净同化率与产量的关系;同时认为由于晚播丰产小麦播种量大,苗情偏旺,在田间的肥水管理上采取前控后促的手段,适当将拔节水推迟到拔节末期即春五叶期进行,可以争取到较多穗粒数,达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闪电辐射场的宽带频谱测量及地闪首次回击放电参数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我们用一台自制宽带电场接收机和四台窄带电场接收机对同一闪电的辐射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从2kHz到80MHz频段内云闪和地闪的绝对振幅谱。云闪和地闪的谱峰值分别出现在4kHz到10kHz和20kHz到80kHz频段内。在10kHz到2.8MHz内,地闪的平均谱按1/f衰减,2.8MHz到80MHz内,按1/f~(1·4)衰减。在40kHz以上,云闪的平均谱按1/f~(1·4)衰减。40kHz以下,地闪是主要的辐射源,40kHz以上,云闪和地闪有几乎相等的辐射强度。50km距离上,地闪首次回击辐射电场峰值的平均值为15.16V/m,标准差为8.38V/m。1MHz以下,地闪首次回击辐射总能量为0.84×10~5J,标准差为1.57×10~5J。峰值功率为0.85×10~(10)W,标准差为0.98×10~(10)W。峰值电流为27.80kA,标准差为17.12kA。电流时间变化率峰值为109.30kA/μs,标准差为91.53 kA/μs。我们对观测到的一些特殊的闪电现象也做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