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玉米抗低温促早熟药剂及使用技术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低温冷害是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严重的低温冷害年,造成的农作物受害面积大,减产幅度也大。近三十年来,全区性的几个严重低温冷害年,减产幅度都达20%以上。因而,低温冷害成为影响该区域粮食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本项试验研究在总结近年来已有玉米抗低温助长剂应用情况基础上,通过新型药剂的研究和田间对比试验,研制出新型的,抗低温、助长、促早熟效果更好的更新换代产品。采用分期播种和药剂施用大田对比试验,对药剂的抗低温、助长、促早熟性能做出评价,并总结出有效的和低成本的施用技术。2药剂成份及性能与中…  相似文献   
42.
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991—2020年越冬期灾害调查、历史灾情查阅和专家评估,初步建立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症状及对应指标的3级评价标准。基于对美味系猕猴桃陕西及河南4个主栽县28例灾害个例致灾因子的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构建了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的综合指标及分级标准,并用3个主栽县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的低温指标(TD)分别为-12.0℃ < TD≤-8.0℃,-15.0℃ < TD≤-12.0℃,TD≤-15.0℃;综合气候致灾因子包括过程极端最低气温(X1)、-8.0℃以下低温持续日数(X2)、-8.0℃以下负积温的绝对值(X3)、-8.0℃以下过程有害积寒(X4);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轻度、中度、重度发生的综合指标(Ih)分别为-2.08 < Ih≤0.82,0.82 < Ih≤2.15,Ih>2.15;美味系猕猴桃越冬冻害低温指标及综合指标等级划分在3个县验证应用结果均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美味系猕猴桃越冬期冻害的防御和评价、产业布局优化、引种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CO2浓度与土壤水分胁迫对红松和云杉苗木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导致的气温升高和土壤干旱化对植物的影响。文中利用人工气候室试验研究了高CO2 浓度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红松和云杉的影响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使红松和云杉生长量的增长率提高 ,土壤水分胁迫使树木生长量的增长率下降 ,且CO2 浓度升高的正效应要小于土壤水分胁迫的负效应。CO2 浓度升高使树木叶水势增大 ,土壤水分胁迫使树木叶水势减小 ,这从植物生理的角度说明了CO2 浓度变化和土壤水分胁迫对树木的影响机理 ,且在轻度干旱的情况下 ,高CO2 浓度使树木叶水势增大 ,但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重 ,树木的叶水势逐渐减小。同时 ,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 ,虽然大气中CO2 浓度和土壤湿度变化对苗木的影响显著存在 ,但与农作物和牧草等植物相比 ,这种影响仍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44.
The long-term height-resolved wind trend in China under global warming still needs to be discovered. To fill this gap,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d the climatology and long-term(1979–2021) trends of the wintertime wind speed at the near-surface and upper atmosphere in China based on long-term radiosonde measurements. At 700, 500, and 400 hPa,much higher wind speed was found over eastern China, compared with western China. At 300, 200, and 100 hPa,maximum wind speed was observed in the latitude zone...  相似文献   
45.
未来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求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的影响,基于玉米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利用率,结合区域气候模式输出的2011—2099年RCP_4.5,RCP_8.5两种气候背景气象资料和1961—2010年我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情况下,东北玉米品种布局、生产潜力、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未来东北地区玉米可种植边界北移东扩,南部为晚熟品种,新扩展区域以早熟品种为主,不能种植区域减少。未来玉米生产潜力为南高北低,增加速率均高于历史情景,水分适宜度最低,而历史情景下温度是胁迫玉米生产的关键因子。未来东北玉米对气候资源利用率整体下降,其中RCP8.5情景利用率最低。  相似文献   
4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被动微波遥感和地面测站数据融合技术的雪深动态反演方法.这种新方法不再依赖单一的地面测站数据或卫星遥感数据,而是利用它们联合建立雪盖可信度指数,共同确定雪盖分布;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时空距离权重法设定反演系数动态参数化方案,反演雪深.这种雪深反演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针对不同时空条件下反演系数的动态差异问题,提出利用实时测站观测雪深,灵活调整雪深反演系数的解决方案,使反演系数具备随时空动态调整的能力,这是与静态反演方法最大的区别;充分利用了被动微波遥感数据时空连续性好的优势,能够在测站稀少的西部高山地区反演出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的雪深数据,这是地面观测无法做到的.初步检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较明显地提高了中国西部高原地区和东部雪盖南缘区的反演精度,并克服了原有融合方法在中国西部雪盖面积偏小的问题,有效避免了静态反演方法在高山地区严重高估而平原地区低估雪深的问题,实现了被动微波遥感和地面观测数据的有效融合,扩大了雪深监测的有效范围  相似文献   
47.
近60年中国南方早稻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南方早稻种植区10个省211个气象站点195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生育期尺度的气候适宜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方早稻气候适宜度偏低,但基本上能满足早稻的生理需求,除云南省外,光照是限制南方早稻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降水是限制云南省早稻生长的关键气候因子。1980年作为气候适宜度变化趋势的转折点,1951—1980年与1981—2010年2个时段内各气候因子适宜度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8.
厂房后边坡山体地形呈凸出山脊,三面临空,为基岩陡崖,坡度65~80°,临江坡高195~300m,地形坡度下陡上缓,强卸荷带水平深深度一般30m,弱卸荷深度约80m坡面多随机分布危岩体,且该区地震烈度为Ⅷ度,在地震及暴雨工况下,可导致边坡崩塌滚石,影响下部厂房正常运行,故需采取边坡防护和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9.
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GPS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以及利用GPS的PTK技术进行勘测定界放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分析。指出GPS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50.
新疆棉花热量指数的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M(1,1)是开展时间序列环境要素变化趋势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新疆不同棉区棉花热量指数的分析,建立了热量指数时间变化趋势的GM(1,1)预测模型,各模型的平均回代精度都在90%以上,试报精度比回代精度要低,但也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可以应用该模型的预测结果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