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3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测绘学   388篇
大气科学   502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1526篇
海洋学   445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229篇
自然地理   26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3年   7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介绍了一种对2台步进电机相互间采取等差角同步旋转的控制方案.根据这个方案设计和制作的机电控制电路实现了同步旋转快门功能,最终的同步精度控制在步进电机的性能1.8度/步的范围内,应用在激光测距系统中起到了安全保护单光子探测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北方夏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1951-2004年中国北方各气象台站夏半年逐日降水资料,建立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时间序列,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求出该序列的本征模态函数(IMF),分析原序列内在的多尺度振荡变化.用小波分析原序列的突变.结果表明,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主要是由IMF1、IMF2和IMF3这3个本征模态构成,3-4 a、8-10 a尺度的振荡对整个变化起主要作用.近50年来,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呈线性增加趋势;显著增加的年份在1960年和1994年前后,与干旱现象的发生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3.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2008年1月中、下旬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的极端异常气象灾害(简称"0801冰雪灾害").其降水性质属于隆冬季节华南准静止锋产生的持续性降水.以1月28日的锋面为例,用经典天气学分析方法从等压面图、垂直剖面图和单站探空曲线,讨论了华南准静止锋的三维空间配合.  相似文献   
954.
台风变性加强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登陆的Winnie台风经历了变性重新加强的过程,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等熵位涡分析显示重新加强过程经历了2个阶段:(1)高层扰动加强期,北上的变性气旋在其高层维持了小的位涡区,使上游东移的位涡槽加强;(2)气旋斜压发展期,低层气旋上的斜压带与高层加强的扰动耦合,气旋获得斜压发展.该过程伴随着高层风速的加强并发展为急流,这是动力平衡和低层斜压动能输送的结果.高层扰动和急流演变过程说明了变性气旋自身对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热带气旋分离的方法,利用数值试验对变性气旋以及与气旋相关的物理因子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层变性的气旋Winnie首先通过潜热过程加强了高层的扰动,然后在其北移过程中和高层的扰动位相锁定而得到斜压发展,演变过程说明了登陆台风自身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初始气旋的涡旋环流足最主要的,其次是水汽,而斜压性影响最少.斜压性影响最少是由于在气旋环流和高湿度的环境下,斜压带得到重建,使气旋仍然可以和高层的扰动相互作用而得到斜压发展.所以,斜压性仍是变性气旋再度发展的直接原因.综观台风Winnie的变性以及重新加强过程,气旋中斜压性的产生以及维持都和与降水相关的潜热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55.
应用东营地面观测站和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9月—2008年8月的酸雨、环境资料,分析了东营市的空气状况,并讨论了酸雨与空气污染物浓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有关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营市酸雨频率为55.3%,11月最多,12月最少;酸雨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即秋季>夏季>冬季>春季;酸雨的变化趋势与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空气中SO2对酸雨的形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酸雨频率与雨量大小有密切关系,雨量越大,降水的酸性越强;酸雨出现时,风向多在第一象限,风速大都低于3m·s-1;同时,空气中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与酸雨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呈正相关,SO2浓度与降水PH值、酸雨频率之间的相关概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956.
鄂尔多斯市近48年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鄂尔多斯市11个站点48年(1961--2007年)气温、降水、日照、蒸发量等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近48年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逐年减少,但进入本世纪后有所增多。日照时数年代际变化不明显:蒸发量70年代后呈逐年减少趋势等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95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加密雨量站、卫星云图等资料,对湖北省荆门市2007年7月12—13日连续暴雨或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或大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受中尺度低涡和切变线影响由3个对流云团产生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演变与强降水落区及持续时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西南涡东南侧西南暖湿气流和北侧东风气流共同提供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对流层中低层强辐合和上升运动提供了较好的动力条件;"万宜"台风外围东风气流对西南涡的作用及其对西南涡的阻挡,是西南涡得以发展加强且长时间影响荆门并导致连续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8.
Based on reconstructions of precipitation events from the rain and snowfall archives of the Qing Dynasty (1736–1911),the drought/flood index data mainly derived from Chinese local gazettes from 1736–2000, and the observational data gathered since 1951,the spatial patterns of monsoon rainbands are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me scales.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nsoon rainfall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ave significant inter-annual(e.g.,5–7-yr and 2–4-yr)as well as inter-de...  相似文献   
959.
应用Sr指示古环境的方法很多,其中以Sr的含量和与Sr配对的相应的元素比值作为指示剂,具有典型代表性。本文以北京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分析技术测试了49件样品中Sr、Ba、Cu的含量。以Sr的含量、Sr/Ba、Sr/Cu比值作为地化指标,深入探讨了Sr的地球化学特征。系统的分析了Sr含量,Sr/Ba、Sr/Cu比值对不同的沉积环境的地质响应。指出从浅海环境到深海环境Sr含量及其相应的元素比值增加趋势明显,对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并且,Sr的分布还受到不同沉积旋回的影响,研究沉积作用对Sr分布的影响时,应在同一沉积旋回中进行。此外还深入研究了不同岩性、不同沉积旋回中Sr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Sr分布的不同因素。归纳了Sr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作用。就成岩作用对碳酸盐岩中Sr分布的影响,结合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0.
洮河水电开发对河流热状态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洮河干流站实测水温、冰情资料为依据,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水电站建设前上下游站水温年序列关系和冰情发生和消失之间的对应规律,进而研究水电站建设后河流水温及冰情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热状况的影响明显,引蓄水大坝下游各站的年平均水温升高了0.5℃,上半年冰情提前结束,下半年冰情推后出现,封冻现象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